日本戰國十大名將:日本戰國時期十大名將有哪些
日本戰國時代之十大名將
一、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Oda Nobunaga,1534年7月2日-1582年6月21日)出生於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勝幡城(一說那古野城 ,是活躍於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
「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另外兩個為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將日本的戰國亂世徹底打破。原本是尾張國的小大名,後於桶狹間擊破今川義元的大軍而名震日本,後通過擁護足利義昭上洛(割據地方的勢力率軍前往京都)逐漸控制京都,將各個有力敵對大名逐個擊破,掌握了一大半的日本領土。他施行大量使用火槍的戰術,實行兵農分離,鼓勵自由貿易,整頓交通路線等等革新政策,開拓了日本通向近代的道路,他成功控制以近畿地方為主的日本政治文化核心地帶,使織田氏成為日本戰國時代中晚期最強大的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年的室町幕府,並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戰國亂世步向終結。但在即將一統全倭前夕,於京都本能寺被心腹家臣明智光秀謀反而自殺,結束了輝煌的一生。但人們始終無法找到他的屍體,這使其更加富有傳奇色彩。
織田信長被日本民眾評選為「2014年日本人最喜愛的歷史人物第一名」。
織田信長
曾用名:織田吉法師(幼年),織田信長(成年)
反名:三郎,上總守,上總介
外號:第六天魔王(自封),尾張大うつけ(尾張大傻瓜)、赤鬼、雨將軍
二、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生於1521年12月1日(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卒於1573年5月13日(元龜四年四月十二日 ),日本戰國時期名將,日本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從四位下大膳大夫,信濃守,甲斐守,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原名武田晴信,幼名勝千代,通稱太郎,出家後法號德榮軒信玄,清和源氏源義光之後,武田信虎嫡長子 。因任甲斐守,並且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被稱為「甲斐之虎」。有「戰國第一名將」之稱,也被譽為「戰國第一兵法家」。
全名:源朝臣武田大膳大夫晴信入道德榮軒信玄;
乳名:勝千代;通稱:太郎 原名:晴信;別名:「甲斐之虎」 、 「戰神」
武田信玄
織田信長
曾用名:織田吉法師(幼年),織田信長(成年)
反名:三郎,上總守,上總介
外號:第六天魔王(自封),尾張大うつけ(尾張大傻瓜)、赤鬼、雨將軍
二、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生於1521年12月1日(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卒於1573年5月13日(元龜四年四月十二日 ),日本戰國時期名將,日本戰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從四位下大膳大夫,信濃守,甲斐守,甲斐武田氏第十七代家督。原名武田晴信,幼名勝千代,通稱太郎,出家後法號德榮軒信玄,清和源氏源義光之後,武田信虎嫡長子 。因任甲斐守,並且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被稱為「甲斐之虎」。有「戰國第一名將」之稱,也被譽為「戰國第一兵法家」。
全名:源朝臣武田大膳大夫晴信入道德榮軒信玄;
乳名:勝千代;通稱:太郎 原名:晴信;別名:「甲斐之虎」 、 「戰神」
武田信玄
三、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享祿3年1月21日(1530年2月18日)—天正6年3月13日(1578年4月19日)),日本戰國時代名將。越後國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由於繼承了關東管領「上杉」姓氏,並先後得到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和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賜名,故又稱上杉政虎、上杉輝虎。篤信佛教,出家後法號不識庵謙信。自稱毘沙門天轉世。因擁有很高的軍事才能,被稱為「越後之龍(虎)」,一般通稱為「軍神」。謙信雖然被譽為「戰國最強」的武將,但是卻信奉佛教,曾一度因此非常矛盾。由於崇尚「義」,其行為在戰國亂世顯得很特別。一生49年中和關東北條氏康、甲信武田信玄、畿內織田信長、越中神保長職、椎名康胤、一向一揆、能登町山氏、會津蘆名盛氏、出羽莊內大寶寺氏、下野佐野昌綱、等均有合戰。晚年將領地擴大到越中國、能登國。官位為「從五位下彈正少弼」,死後由明治天皇追贈從二位。
別名:虎千代、長尾景虎、上杉政/輝虎,軍神
法名:不識院殿真光謙信
上杉謙信
四、德川家康
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將、戰國大名,江戶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將軍,日本戰國三英傑(另外兩位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一。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生於名古屋附近的岡崎城,父為岡崎城主松平廣忠,母為廣忠正室於大之方(傳通院)。原姓松平,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桶狹間之戰後與織田信長結為同盟,本能寺之變後先與羽柴秀吉(即豐臣秀吉)敵對,後又迫於形勢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戰後被秀吉移封關東,雖失去長年的根據地,但得到豐臣政權下外樣大名中最大的領地。擔任五大老的筆頭。豐臣秀吉死後,在關原之戰中率領東軍戰勝西軍,確定了霸權。自此一步步摧毀了豐臣家勢力。慶長19年(1614年)至慶長20年(1615年)經大阪冬、夏之陣滅豐臣氏,江戶幕府統治體制從此堅如磐石。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後,日本進入暫時的和平。元和2年(1616年),在駿府城死去。享年74歲。遺體埋葬在駿府的久能山,1年後被改葬到下野國日光。被日本朝廷賜封「東照大權現」,成為江戶幕府之神,在日本東照宮中供奉,被後人稱為「東照神君」。
別名:松平元康,竹千代,大御所,東照神君,松平家康
德川家康
上杉謙信
四、德川家康
日本戰國時代末期、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的武將、戰國大名,江戶幕府第一代征夷大將軍,日本戰國三英傑(另外兩位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一。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生於名古屋附近的岡崎城,父為岡崎城主松平廣忠,母為廣忠正室於大之方(傳通院)。原姓松平,1567年奉敕改姓德川。桶狹間之戰後與織田信長結為同盟,本能寺之變後先與羽柴秀吉(即豐臣秀吉)敵對,後又迫於形勢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戰後被秀吉移封關東,雖失去長年的根據地,但得到豐臣政權下外樣大名中最大的領地。擔任五大老的筆頭。豐臣秀吉死後,在關原之戰中率領東軍戰勝西軍,確定了霸權。自此一步步摧毀了豐臣家勢力。慶長19年(1614年)至慶長20年(1615年)經大阪冬、夏之陣滅豐臣氏,江戶幕府統治體制從此堅如磐石。德川家康建立了德川幕府後,日本進入暫時的和平。元和2年(1616年),在駿府城死去。享年74歲。遺體埋葬在駿府的久能山,1年後被改葬到下野國日光。被日本朝廷賜封「東照大權現」,成為江戶幕府之神,在日本東照宮中供奉,被後人稱為「東照神君」。
別名:松平元康,竹千代,大御所,東照神君,松平家康
德川家康
五、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天文6年2月6日- 慶長3年8月18日,即1537年3月17日- 1598年9月18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大名、封建領主,繼室町幕府之後,近代首次統一日本的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農民家庭出身 ,本是一足輕(下級步兵),後因侍奉織田信長而崛起。富有才幹而逐漸發跡,織田信長死後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
他是1590-1598年期間日本的實際統治者,擔任關白,後擔任太政大臣,獲賜氏姓豐臣,被稱為「太閣」。在位時實行的刀狩令、太閣檢地等政策具有劃時代意義,對日本社會由中世紀封建社會向近代封建社會轉化有一定成就。在位後期逐漸變得昏庸多疑,並發動文祿慶長之役,後病逝。
別名:籐吉郎、木下秀吉、羽柴秀吉
豐臣秀吉
六、真田幸村
真田幸村(1567年-1615年6月3日),本名真田信繁。以真田幸村、真田左衛門佐之名聞名於世 。是日本戰國末期名將,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真田幸隆之孫,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之之弟。
關原合戰與父親同在西軍,戰後被流放於紀伊九度山,逃脫後,投奔到大阪城。因其在大阪之戰以寡擊眾的英勇表現,被江戶幕府和諸國大名記錄下來, 後來以這些史料為腳本的小說將真田幸村以及虛構人物真田十勇士描繪成與德川家康大軍對抗的武將,而聞名於現世。島津忠恆稱譽他為「日本第一兵」。與源平合戰的源義經、南北朝時代的楠木正成並列為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劇英雄」。
別名:真田信繁(本名),日本戰國第一兵
真田幸村
豐臣秀吉
六、真田幸村
真田幸村(1567年-1615年6月3日),本名真田信繁。以真田幸村、真田左衛門佐之名聞名於世 。是日本戰國末期名將,戰國亂世最後的英雄。真田幸隆之孫,真田昌幸之次子,真田信之之弟。
關原合戰與父親同在西軍,戰後被流放於紀伊九度山,逃脫後,投奔到大阪城。因其在大阪之戰以寡擊眾的英勇表現,被江戶幕府和諸國大名記錄下來, 後來以這些史料為腳本的小說將真田幸村以及虛構人物真田十勇士描繪成與德川家康大軍對抗的武將,而聞名於現世。島津忠恆稱譽他為「日本第一兵」。與源平合戰的源義經、南北朝時代的楠木正成並列為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劇英雄」。
別名:真田信繁(本名),日本戰國第一兵
真田幸村
七、毛利元就
毛利元就(假名:もうりもとなり;1497年4月16日(明應6年3月14日)-1571年7月6日(元龜2年6月14日)[1] ,是日本戰國時代雄踞山陽山陰地區的超強大名,為毛利弘元次子,幼名松壽丸。原姓大江,家系以大江廣元四男毛利季光為祖先,家紋為一文字三星紋。毛利氏僅在元就一代的治下,就成功地從安藝國的一個小豪族躋身為統治十國的西日本第一大勢力,領國石高超過120萬石,人稱「西國第一智將」。
在永正14年(1517)的有田中井手之戰中,初次上陣的毛利元就以區區千餘眾擊殺武田元繁,由此名震日本,日本史學界稱此役為「西國桶狹間」。此後,毛利家東克尼子,西破大內,勢力急劇擴張。最終於「嚴島合戰」中一舉擊敗大內家權臣陶晴賢,繼而攻滅尼子氏,威震關西,並一度染指北九州。安藝毛利氏的西國霸主地位一舉奠定,而作為毛利家霸業開創者的毛利元就,也被日本民眾視為「戰國謀神」而久久傳頌。
毛利元就
八、本多忠勝
本多忠勝,日本戰國時期名將,時稱"戰國第一強將"、"鬼之平八",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及柛原康政),德川十六神將、德川三傑及日本七柱槍之一。德川氏家臣。上總國大多喜藩初代藩主、伊勢國桑名藩初代藩主。忠勝系本多家宗家初代,本姓籐原氏。更被織田信長稱讚為「日本之張飛」。
本多忠勝被後世稱「東國唯一猛將本多平八、西國唯一猛將立花宗茂」。史家都認為他以勇猛而聞名,連同族本多正信也曾認為他有勇少謀。
他每次的出陣都使敵人聞風喪膽。敵人看到他載著的鹿角兜、手持的蜻蛉切和他的鍾馗馬印都聞風而遁。生平出入五十六場戰役未曾受傷,故有人稱其為「八幡大菩薩」的化身。
和家康一起爭戰後期時認為自己體力走下坡,將自己的愛槍槍柄砍掉一尺,但卻使槍發揮的空間卻更廣。
他一身獨特的武裝是其代表之一,武裝包括:
頭盔:鹿角脅立兜
甲冑:黑糸威胴丸具足
刀槍:蜻蛉切(槍)、野太刀鍔、稻剪りの太刀(似割稻用的鐮刀,其常將之掛於肩)。
坐騎:三國黑(名馬)、一本杉鐙、牛人形鞍。
馬標:鍾馗馬印
家徽:立葵紋
本多忠勝
毛利元就
八、本多忠勝
本多忠勝,日本戰國時期名將,時稱"戰國第一強將"、"鬼之平八",德川四天王(酒井忠次、井伊直政及柛原康政),德川十六神將、德川三傑及日本七柱槍之一。德川氏家臣。上總國大多喜藩初代藩主、伊勢國桑名藩初代藩主。忠勝系本多家宗家初代,本姓籐原氏。更被織田信長稱讚為「日本之張飛」。
本多忠勝被後世稱「東國唯一猛將本多平八、西國唯一猛將立花宗茂」。史家都認為他以勇猛而聞名,連同族本多正信也曾認為他有勇少謀。
他每次的出陣都使敵人聞風喪膽。敵人看到他載著的鹿角兜、手持的蜻蛉切和他的鍾馗馬印都聞風而遁。生平出入五十六場戰役未曾受傷,故有人稱其為「八幡大菩薩」的化身。
和家康一起爭戰後期時認為自己體力走下坡,將自己的愛槍槍柄砍掉一尺,但卻使槍發揮的空間卻更廣。
他一身獨特的武裝是其代表之一,武裝包括:
頭盔:鹿角脅立兜
甲冑:黑糸威胴丸具足
刀槍:蜻蛉切(槍)、野太刀鍔、稻剪りの太刀(似割稻用的鐮刀,其常將之掛於肩)。
坐騎:三國黑(名馬)、一本杉鐙、牛人形鞍。
馬標:鍾馗馬印
家徽:立葵紋
本多忠勝
九、直江兼續
日本戰國時期名將,上杉氏家老。人稱文武兼備、內外皆能之才將。父親是長尾政景家老、上田執事通口兼豐,母親是上杉家重臣直江景綱的妹妹,兼續後來繼承直江氏,與伊達家臣片倉景綱並稱為「天下第一陪臣」。除了擅長使用重錘作為武器之外,更是日本七柱槍之一。
兼續的頭盔上裝飾有一個很大的「愛」字,這副盔甲保存在米澤市上杉神社的稽照殿。這個「愛」字是「仁愛」和「愛民」的意思。上杉謙信信仰毗沙門天因此旗幟上印了一個大大的「毗」字。當時把神佛的名字印在旗幟和盔甲上十分盛行。也有說愛代表軍神「愛染明王」和「愛宕權現」的意思。
直江兼續
十、伊達政宗
伊達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時代奧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戶時代仙台藩始祖,人稱「獨眼龍政宗」。幼名梵天丸,元服後字籐次郎。其名政宗(與九代家督政宗同名,九代家督政宗有中興之祖之稱)即意味能達成霸業。小時候因為罹患皰瘡(天花),而右眼失明。官位為美作守、左京大夫、待從、越前守、右近衛權少將、陸奧守、權中納言,死後贈從二位。別名: 籐次郎(俗稱)、羽柴伊達侍從、松平陸奧守、伊達美作守、伊達右京大夫、羽柴陸奧侍從、羽柴長井侍從、羽柴大崎侍從、大崎侍從、大崎少將、羽柴越前守、仙台宰相、仙台中納言、仙台卿、仙台黃門、梵天丸、政宗
謚號 貞山
神號 武振彥命
戒名 瑞巖寺殿貞山禪利大居士
伊達政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