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賈誼為何深受文帝賞識卻不被文帝重用? | 陽光歷史

 

A-A+

解密:賈誼為何深受文帝賞識卻不被文帝重用?

2017年09月07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07 次

  根據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的記載,賈誼不僅少年才俊,文辭高妙,而且韜略縱橫,堪稱棟樑之材。但他至死不能得到重用。後世文人多為此歎息。不過一般都把責任推到漢文帝身上,認為那是皇帝的失策。唐詩人李商隱「可憐半生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就是明明白白批評漢文帝了是一個糊塗蛋了。

  老實說,這些不過是中國文人的天真的想法。

  賈誼是個人才,這沒錯。讀過《新書》,甚至只上過中學的人對賈誼都比較容易有很好的印象。文采好,學問好——這都沒錯。《史記》裡就說他十八歲出名,二十歲做朝廷博士,雄辯滔滔,老博士們都不是他的敵手。但大家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東西,這就是——賈誼所表現和他所獲得的所有東西(名聲、官位、皇帝的喜愛、治國的見解等)——都是「紙上談兵」。這倒不是說他的看法不對,而是說他的看法僅僅只是理論,與現實還有一定的距離。這倒很像現在的許多學者的論政,只求完美而不管現實操作層面的問題,聽起來不錯,卻一點也不管用。

  按司馬遷的說法,漢文帝其實曾經嘗試著提拔賈誼作國家重要領導人——擔任公卿之職,但這一提議受到周勃、灌嬰等朝廷重臣的極力反對而最終失敗。我相信這事可能發生過,但漢文帝絕對不可能堅持自己的主張。

  因為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漢文帝應該最清楚,他所做出的每一個決策只有在沒有阻力或者阻力不大的情況下才可能變成現實的政策,而可行性與有效性是他必須堅持的原則——因為他首先要考慮的是不能失去國家。但他偏偏繼承的是一個處於內憂外患都沒有消除的國家:外寇環伺,內亂初定,朝臣恃功而驕,天下瘡痍未平,自身威望不高。在這樣的形勢下,他縱有宏圖大志,還不得不學會忍耐、妥協,甚至聽之任之。因為——

  他應該比所有人都明白「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道理。他應該比所有人都明白「前功盡棄」的後果的嚴重性。

  而賈誼最多不過冷眼旁觀,看到了問題。然後就急不可耐,以為他的皇帝老闆應該趕緊聽他的、按他說的辦——這難道不是中國文人的自命不凡的通病?

  漢文帝當然明白賈誼。但他更清楚自己的責任。他不可能跟賈誼一樣天真到以為正確的便是現實的,以為靠理想與熱情便可以解決冷峻與殘酷的問題。所以——

  在漢文帝的世界裡,賈誼最多只配做一個參謀——一個開啟智慧,討論形而上學問題的教授專家。事實上他與賈誼討論鬼神之事以及讓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做他最喜愛的孩子的老師(長沙王太傅)已經是知人善任了。當然,賈誼如果能夠理解皇帝的一片苦心,而經得起歲月與時世的磨煉,未嘗不能成就一番「治國匡世」的大業。可惜的是文人終究是文人,自比屈原,鬱鬱而死,只為後世文人留下一些同病相憐、顧影自憐的哀怨話題——罷了。

  司馬遷倒還比較客觀——不過已經有點過譽。而他把賈誼沒有被重用的責任有意無意地推到周勃等人身上多多少少是值得懷疑的——因為這樣一來就等於讓我們相信漢文帝打算用一個至少是既沒有背景支持又很少經驗的年輕人來管理一個龐大的國家,這恐怕把享有「文景之治」美名的漢文帝看得有點小、有點輕率。按我的看法,這事兒該是真的,但更多地應該是皇帝明知行不通而故意玩的一個鼓勵與安慰年輕人的姿態,而且從中也可以檢驗一下自身權力得到重臣重視的程度,而結果應該早已在他的預料之中。而李商隱簡直就是胡說了。當然文人而如李商隱,除了自命不凡與顧影自憐,還能會有什麼呢?不過在文學卻是妙絕的東西——但已經與本文無關了。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