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教育改革:八旗子弟讀中學為何用美國教科書 | 陽光歷史

 

A-A+

晚清教育改革:八旗子弟讀中學為何用美國教科書

2018年01月10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168 次

  八旗子弟中學用的竟是美國教科書

  清末的洋務派大員、湖廣總督張之洞曾和京師大學堂7監督張百熙聯合上書,敦促清廷建立新式教育體系。他們在奏折中建議,在各省省會建立大學堂以及配套的預科學堂和中小學堂,實際上張之洞和張百熙是想在省會城市建立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包括小學、中學,大學的預科學校、學院、大學。他們設想的整個教育體系以京師大學堂為核心。所有學校既教授西方藝術和科學,也教授傳統的儒家經典。

  他們對於現代教育制度的推崇和改革建議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視。1905年,清政府設立學部。1908年,清朝皇帝頒布的一道有關教育的上諭中說:凡男童年逾八歲者應入學,違者責其父母親屬。無父母親屬者,由本地官員負責其教育。各省總督應敦促屬下興建學校。以此聖諭廣佈天下。

  由於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提倡,新式學堂在中國大地上迅速結出果實。舉個例子,僅僅是教授工程學課程的較為有名的學府就有:上海工業專門學校8,太原府的山西大學堂、唐山路礦學堂和天津的北洋大學堂。學生數目也是爆炸式的膨脹,僅僅在奉天9就有50所新式學堂,接受新式教育的學生總數大約有7500名。

  現代教育也已經深入到滿清貴族子弟之中。我曾造訪過北京的八旗子弟中學,感到非常震撼,因為我看到滿清貴胄子弟手中拿的竟是美國的教科書。我還參觀過幾所公辦學堂,雖然他們的教學質量難以令人滿意,但教學設備相當精良。

  天津警政長官把獻祭資金存為教育基金

  他們的教學質量止步不前,主要是因為沒有稱職的老師和教材。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東方國家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這一點在中國人身上尤其突出,求學的目的是為了做官。這一宗旨在中國的學堂教育中仍未改變,學堂設立的目標,還是更傾向於培養優秀的官員。這對於一個急需現代科學啟蒙的國家來說,是一個誤區。我認為,處於現代教育事業發展初期的中國,應該培養更多的教師,而不是官員。

  對於新知識的崇拜讓舊的偶像崇拜土崩瓦解。在龐莊附近的一個村子,人們為了讓孩子們學習讀書寫字,把廟裡的神像扔到一個大坑裡,將廟宇充做校舍。北京附近的一位耆宿積攢了一筆錢準備修繕廟宇,結果因「鼓勵迷信」遭到當地官員申斥。天津警政的長官曾頒發禁令,禁止老百姓在中元節10獻祭,他要求人們將用於獻祭的錢存為教育基金。

  留學生成為晚清政府精英或革命領軍人物

  成千上萬的中國人正在學習英語。許多高等學府,如上海的聖·約翰大學和廣東的基督教大學的管理者都認為,既然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如此高漲,完全可以用英語做課堂作業。赫伯特·斯賓塞、約翰·斯圖亞特·穆勒和許多西方的哲學家及政治經濟學、文學家現在在中國都有了自己的忠實讀者。英文也滲入到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清政府在1910年下發敕令,允許在科技說明中使用英文,現在中國的火車票和列車時刻表通常用中英雙語印刷。

  中國有一些胸懷大志的年輕人,或是曾在教會學校中接受早期教育,或是受到傳教士掀起的知識熱潮的影響,他們遠赴歐洲或美國最優秀的高等學府完成學業。

  受這批留學風潮的影響,許多地方督撫,甚至清朝中央政府也開始遴選優秀的年輕人出國留學。這些留學生最初學成回國時面對的是懷疑與厭惡,有些人甚至被扣上對朝廷不忠的帽子飽受牢獄之災。不過,他們很快憑借過人的才華嶄露頭角,並逐漸受到重用。

  我總結了一個名單,上面列舉著赴美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回國後擔任的職務:在辛亥革命爆發前,他們當中有人擔任了清政府的內閣高官、地方的道台,有人出任了駐英國、美國、德國、墨西哥、秘魯和西班牙的公使、參贊及總領事,有人擔任了諸如海關總稅務司、中央政府六部的侍郎、鐵路的總工程師、設計師和總監,有人擔任了國家電報局的正職或副職主管、國際鴉片大會的清廷代表、清朝港口和重大工程的監理、清廷陸海軍的各種要職以及其他許多要職。

  現代教育也已經深入到滿清貴族子弟之中。我曾造訪過北京的八旗子弟中學,感到非常震撼,因為我看到滿清貴胄子弟手中拿的竟是美國的教科書。我還參觀過幾所公辦學堂,雖然他們的教學質量難以令人滿意,但教學設備相當精良。

  預科學校田徑隊

  美國總統塔夫脫111908年在康涅狄格州紐黑文的演講中提到,他訪問中國時發現耶魯大學畢業的中國留學生不是成了地方督撫,就是成了那些想方設法追求中華帝國振興的領導精英的秘書或者參謀。

  美國政府將超出自己在義和團運動中實際遭受損失的大部分庚子賠款歸還中國後,清政府與美國國務院達成了用退還的庚款培養中國留學生的協議:前4年每年送100名學生,後29年每年送50名學生赴美留學,每名學生須修習7年美國的課程。為了保證這些中國留學生是百里挑一的,並接受過必要的預科培訓,北京成立清華學堂作為留美預備學校,負責從各省遴選優秀學生。辛亥革命爆發時,清華共有350名學生,各系都有經驗豐富的外籍教師任教。現在,總共有約700名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留學。越來越多的從美國高校畢業的學生成為中國革命的領軍人物。

  學習了現代知識的中國學生多數擁護革命。據統計,95%的曾在國外接受教育的中國學生後來成為了革命思想的擁護者、傳播者,甚至領軍者。

  慈禧下令將一座大型藏傳佛教的寺院改建成女子學校

  囑咐赴美考察團關注美國女子教育

  新的生活方式不僅影響著中國的男性,也影響著中國的女性。現在中國有許多女校開門授課。慈禧太后下令將一座大型藏傳佛教的寺院改建成女子學校,她還專門囑咐1906年赴美國考察的高級代表團特別關注美國的女子教育。清朝政府的學部下令,各地政府嚴加監督,只有沒有裹腳的女子才能進入女子學校上學。

  某位香港報紙的作者寫道:

  20年前,即便最樂觀的革命者也無法預見,現在中國的社會和政治生活會產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在這些變化當中,沒有比婦女解放來得更迅猛,取得的成就更加鼓舞人心的了。政府和官方組織領導的、重視婦女社會地位的運動,對於推動社會變革起到了重大作用。中國傳統的東方女性形象在現今的婦女身上已經一去不復返。中國女性越來越西方化,她們追求展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她們已然將自己看做新世界的重要一員。誇張一點說,在中國不管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思想,只要佔據了婦女的陣地,就將立於不敗之地。

  1908年,廣東省舉行了一次引人注目的婦女大會。《東方雜誌》的一位記者如此描述這場大會:

  這次史無前例的會議的召開與中日關係緊張息息相關。會議的議程安排堪稱完美,原本緊湊的會議安排,卻因為有太多與會者要求發表激動人心的演講,而持續了4個小時。當天天氣簡直糟透了,但是近萬名女性還是冒著瓢潑大雨趕到會場,整個會議過程中,她們秩序井然,毫不理會一直在下著的滂沱大雨。在廣州這個巨大的商業中心的歷史上,警察們放下手中的事情,第一次為婦女們佇立在各個交通要道口,對他們而言,當天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參加大會的婦女們清理道路,以確保市民們的妻子、女兒們能順利參會。這些婦女參加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抗議日本的侵略行徑,她們發表了嚴正聲明,表達她們對於侵略的憤慨。

  當時很少有人能夠讀懂《東方雜誌》編輯刊載這篇文章的深刻用意,而聯想到1912年的中國女權主義者衝進南京議會(編者註:即咨議局,下文同),毫不留情地砸碎了議會大廈的所有玻璃,鬧了個天翻地覆,人們才會理解其背後的深層含義。——以前,這種事情,只有在倫敦這樣的城市會不時出現。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