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烈項英:皖南事變壯烈犧牲的新四軍副軍長
項英(1898—1941),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工人運動的著名活動家,黨和紅軍早期的領導人之一,新四軍的創建人和主要領導人之一,抗日名將。項英原名德隆。化名江俊、江鈞。湖北江夏(今武漢市江夏區)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三大、六大上分別被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26-1930年期間,曾任湖北省總工會黨團書記、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兼上海總工會黨團書記。1931年後,任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副主席等職。紅軍主力長征後,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書記,中央蘇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在贛粵邊堅持遊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新四軍副軍長兼政委。1941年1月,在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皖南事變中,被叛徒殺害。 後移葬雨花台烈士陵園。
項英(1898.5─1941),原名德隆。化名江俊、江鈞。湖北武昌縣(今武漢市江夏區)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共三大、六大上分別被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26-1930年期間,曾任湖北省總工會黨團書記、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兼上海總工會黨團書記。1931年後,任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副主席等職。紅軍主力長征後,任中共中央江西分局書記,中央蘇區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在贛粵邊堅持遊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新四軍副軍長兼政委。1941年1月,在國民黨反動派發動的皖南事變中,被叛徒殺害。
項英同志主要著述有《三年來堅持的遊擊戰爭》、《南方三年遊擊戰爭經驗對於當前抗戰的教訓》(1937)、《項英將軍言論集》(1939)等。
早年經歷
項英(1898年5月—1941年3月14日),湖北武昌縣(今武漢市江夏區)人,原名項德隆,化名江鈞、江俊、張成;出生於湖北武昌縣(今武漢市江夏區)。他在武昌涵三宮的日新預備學堂讀完初中後,15歲便進入武昌模範大工廠當工人。他白天做工,晚上還堅持讀書。工作的磨礪和社會的淬煉塑造出他求識自強的不屈性格;俄國十月革命與五四運動的爆發,又堅定了他追求真理的執著信念。在和包惠僧的會面時項英說:「我自從讀了《勞動週刊》,知道中國工人也要組織起來,我願意從這方面來努力。」其決心溢於言表;1920年曾在武漢組織過紡織工人罷工;1921年12月起在武漢江岸籌建鐵路工人俱樂部。
工人領袖
項英同志192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湖北最早的產業工人黨員。1922年10月,項英領導漢口揚子江機器廠罷工,並向廠方提出增加工資、改善待遇等條件。廠方對工人提出的要求拒絕採納,還關閉了廠門,企圖「厄工友於困苦之境」。項英鼓勵工人們「要提起精神,努力奮鬥,爭回人格,寧死不屈,為揚子工人爭口氣,為天下工友爭口氣」。經過細緻的組織宣傳和思想工作,工友們團結一心,意志堅定,最終取得罷工鬥爭的勝利。項英很快成為武漢工人階級公認的領袖之一,深孚眾望。
項英同志長期在武漢、上海等地從事工人運動和黨的工作,曾任平漢鐵路(今北京—漢口)總工會總幹事、湖北省工團聯合會組織主任、中共中央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為反對資本家的剝削和壓迫、改善工人的政治地位和生活進行了堅決鬥爭。他參與領導的1923年平漢鐵路「二七」大罷工和1925年滬西日商紗廠工人二月罷工,推動了全國工人運動的發展。
1926年秋起,在武漢組織工人糾察隊,任總隊長,配合北伐軍作戰,維持社會秩序,參與收回漢口英租界和反夏斗寅叛變的鬥爭。在中共第三至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均當選為中央委員。
領導蘇區
大革命失敗後到上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28年2月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中華全國總工會副委員長,同年7月在中共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務委員。後又參加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當選為共產國際監察委員會委員。1929年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委員長兼中共黨團書記。
1930年8月任中共中央長江局書記。1931年1月起任中共蘇區中央局委員、代理書記兼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副主席朱德、毛澤東一起,決定建立紅軍總政治部,明確其職責以及政治委員與政治機關之間的關係。對江西紅軍和蘇區的「肅反」擴大化進行嚴肅批評,提出以教育為主來解決黨內矛盾的正確主張,但受到錯誤的批評。4月被撤銷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改任軍委副主席。1933年5~12月,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代理主席。發佈命令,確定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之日為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積極領導擴建紅軍,編組新的師和軍團。主持制定《中國工農紅軍誓詞》,建立紅軍中的獎勵制度。動員和組織群眾發展生產,籌措給養,保證前線供應。
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曾主持籌備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和成立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並兩次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副主席。
南方遊擊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根據中共中央決定,任中共蘇區中央分局書記、中央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軍委分會主席,與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陳毅等一起,率留在蘇區的紅24師和地方武裝1.6萬餘人,掩護紅軍主力進行戰略轉移。11月底鑒於形勢惡化,逐步作出獨立自主堅持鬥爭的部署。 1935年2月後,根據遵義會議後中共中央的指示,組織紅軍和遊擊隊分路突圍,轉入分散的遊擊戰。在與中央失掉聯繫、國民黨軍持續「清剿」的極端困難條件下,緊緊依靠群眾,恢復黨的基層組織,及時調整策略,變換鬥爭方式,領導贛粵邊遊擊區軍民作殊死鬥爭。曾將遊擊戰術編成歌訣,教育紅軍遊擊隊提高鬥爭藝術,巧妙地與敵周旋,靈活地打擊敵人。和各遊擊區指戰員共同努力,保持了南方遊擊區革命支點,保存了革命骨幹。1937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對於南方遊擊區工作的決議》,對項英和南方各遊擊區軍民的鬥爭給予高度評價。
抗日戰場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和陳毅一起,按照中共中央關於國共合作團結抗日的精神,先後在贛州、南昌與國民黨地方當局進行停止衝突、合作抗日的談判。同年12月起,任新四軍副軍長、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後改為東南局)書記、中央軍委新四軍分會書記。依據中共中央指示,代表中國共產黨到武漢同國民黨當局談判,就新四軍的具體編組達成協議。
1938年春,向各遊擊區傳達中共中央指示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用很短時間將分散在南方8省14個地區的紅軍和遊擊隊編組為新四軍。接著,派出先遣隊赴敵後作戰略偵察,陸續組織部隊向蘇南、皖南、皖中敵後挺進,開展遊擊戰爭。抓緊東南各省中共地方組織的恢復、建立和發展,在長江南北地區創建抗日民主根據地。重視部隊建設,強調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大力培養幹部,努力提高軍政素質。
1940年4月在皖南指揮春季反「掃蕩」,10月參與指揮秋季反「掃蕩」,共殲日偽軍3000餘人。但他對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原則認識不足,對向敵後發展的措施不力,對付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陰謀準備不充分,對新四軍軍部和皖南部隊的轉移未能抓住有利時機,在1941年1月轉移途中猶豫動搖,處置失當,對新四軍在皖南事變中遭受嚴重損失負有一定的責任。
皖南事變後,項英、周子昆等率軍部10餘人隱蔽於附近山區,在涇縣蜜蜂洞被叛徒劉厚總殺害;
項英同志遺骸於1955年6月19日移葬於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1990年,在武昌為項英立了銅像,鐫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楊尚昆題詞:「項英同志浩氣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