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與德國斷交秘聞:因其承認汪偽而成型
南京陷落前後,德國大使陶德曼應日方要求,出面調停中日戰爭,為蔣介石否決。此後,希特勒政權企圖繼續調停,拉攏中國。1940年10月1日,桂永清電告蔣介石,聽說德國擬妥中日和議方案,要中國承認偽滿,日方擬撤退華中、華南日軍,與中國經濟合作。6日,納粹第二號頭子戈林自前線返回柏林,密約桂永清談話。戈林盛讚「日本優點」,指出中國軍事、政治、經濟弱點及蔣介石困難情形,認為「如日本集中全力,專向中國主力及所在地不斷攻擊,則早已收效」。桂永清當即告以中國「抗戰必勝之原因」。戈林稱:「日本為我同盟國,中國為我好友。德、義勝英後,中國必更困難。中國絕少戰勝希望。況日本只欲得一部分生存土地,不如合理言和。」桂永清答稱:「中國為祖宗、歷史、子孫生存而戰,現已握住敵國弱點,必待日本根本崩潰,放棄其大陸政策而後已。」戈林繼稱,中國決無力驅除日軍出境。桂永清答稱:委員長「為革命黨領袖,從鬥爭中所造成意志堅定之三十萬軍官,五百萬戰士,亦非任何勢力所能壓倒」。二人對談約兩個半小時。戈林最後表示「希望中日和平」。事後,桂永清向蔣介石匯報,請求指示要點,「俾便應付,以維邦交」。11日,蔣介石指示桂永清:「最好暫不直接表示態度。如其不再來問訊,更不必直接答覆,但可間接使戈知我國之意,如領土、主權、行政不能完整,則無和平可談之意也。」
11月11日,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約中國駐德大使陳介談話,聲稱日本新內閣成立,急圖解決中日問題,擬於近日內承認汪精衛在南京成立的政府,德國與義大利因與日本結盟,將隨之承認,其他國家或將繼起,中國抗戰必將更加困難。裡賓特洛甫稱:如閣下認為有和解可能,則請轉告蔣介石及中國政府,「切勿誤此最後時機」。《戰時外交》(三),第699頁。20日,蔣介石將陳介來電大意電告在美國的宋子文和駐美大使胡適,並且特別增加了一些原電所沒有的內容,如:借裡賓特洛甫之口批評英美所稱援助:「口惠而實不至」,德宣稱「中國若與日本議和,或竟加入軸心,則德國可保證,必忠實履行其和平條款,決不至違約」。蔣介石增加這些內容,意在通過宋、胡二人催促美國政府對中國提出的兩國合作方案做出響應,早日予以確切答覆。《事略稿本》,1940年11月20日。21日,蔣介石復電陳介:聲稱「我國堅決抗戰,實為保持我主權之獨立與領土主權之完整。不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化,我只求達到抗戰目的」。「日本果欲言和,自應將其侵入我國領土之陸、海、空軍全部撤退」。蔣介石這時仍然希望維持中德關係,分化日、德聯盟,叮囑陳介轉告德方:「當知日本控制中國後,對德終屬無利而且有害;反之,中國之獨立與主權仍能維持,則將來德國對華之經濟與發展,自屬無可限量。」《戰時外交》(三),第673-674頁。
德國調停中日戰爭的意圖持續到1941年。當年1月,法肯豪森將軍的副官長格魯(Krummasher)密告譚伯羽:德方逐漸注意中日問題,外交部有出面調停可能,意謂英國無力調停,美因對日關係,不便調停,以德國出面調停最為相宜,於德也有利。格魯徵詢譚的意見,譚答「以日退兵為前提」。
中國幅員廣大,資源,特別是人力資源豐富,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在同盟國和軸心國的對壘中,中國顯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德國之所以一再勸中國與日本議和,目的在於加強軸心國的力量。
蔣介石艷羨德國的軍火、科技和統治手段,對盧溝橋事變以來德國外交的親日政策長期持忍耐態度。1941年7月1日,德國承認汪偽政權。蔣介石認為已到忍無可忍階段。當日日記云:「德國太無理性,應斷然與之絕交也。」次日日記抨擊希特勒近年來的「侮華」政策,「可謂極矣」,「若不再與絕交,則國格將有所損。」《蔣介石日記》(手稿本)。當日,中國政府宣佈對德絕交,關閉駐德使館,召回商務專員譚伯羽。12月9日,宣佈與德、意兩國處於交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