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考試中的趣聞軼事:李賀因避諱無法科考 | 陽光歷史

 

A-A+

中國古代考試中的趣聞軼事:李賀因避諱無法科考

2017年07月28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96 次

  中國科舉考試,是古代帝王用以選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科舉考試始於隋煬帝,而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學校教育而告終。一千多年以來,科考為歷代皇朝招攬選拔了難以數計的優秀人才,同時也流傳著許多有趣的故事。

  古時沒有發明照相技術,科考時對考生身份的查驗,是靠文字描繪的。清代有一姓胡的考官督學監考,他做事認真,監考時按照名冊,對考生的年齡相貌等,查核非常嚴格。名冊中將考生有須卻不濃密者描寫為微鬚,因此,他便把那些長著鬍鬚的考生通通都拒之門外。一考生不服據理力爭,胡考官怒斥道:你難道不懂得朱熹注微「無也」的意思嗎?該考生並不示弱,也反唇相譏說:照大人的說法,《論語》中孔子微服過宋豈不是說老夫子一絲不掛、赤身裸體經過宋國了!

  清末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政策論後,命題多涉歷史,據說有位考官出題要求考生比較中西史事,題曰:項羽拿破侖論。諸考生雖皆熟讀四書五經,卻均不知拿破侖為何物。

  有一考生的文章開頭即破題云:夫項羽力能拔山,豈一破輪而不能拿夫?接著便論證說:夫車輪已破,其量必輕,一凡夫即能拿之,安用項羽?以項羽而拿破輪是大材小用,英雄無用武之地,其力難施,其效不著,豈非知人善用之舉哉!

  滿洲鑲紅旗人烏爾恭額,任浙江巡撫時,有一年科考,他親蒞書院視考。正值諸生用飯時間,見大家爭先恐後、你搶我奪,感覺斯文掃地,烏巡撫不禁皺眉說道:好一群老鼠!眾生一聽,面面相覷,其中一生即擬聯相譏曰:鼠無大小皆稱老;龜有雌雄都姓烏。

  前清時,為了表示對人才的重視,曾規定,童生考試,每縣至少要錄取三名。某縣地處偏僻山區,教育文化非常落後,有一年全縣報考的,卻只有三人。考試完畢,主考官把試卷收上來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原來三人中一個抄了題目,只寫了且去二字;另一個只抄了試題,什麼也沒寫;第三個考生,乾脆連考題也沒抄。主考官無可奈何,只好大筆一揮,把抄了題目並寫了且去二字的那位考生,取為第一,並批道:但觀且去二字,必定滿腹經綸。又把抄了試題那位,取為第二,批道:謄寫毫無差錯,足見其才可造。再把交了白卷那位,列為第三,批曰:不輕易下筆,可見其行事慎重。

  科考趣事軼聞很多,流傳頗廣,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事,無可稽考,相信有些可能是杜撰捏造的。不過科舉考試歷經一千多年,有些趣事並不奇怪,甚至,許多歷史典籍中也不乏科舉考試中趣事軼聞的記載,現輯錄部分如下,以供博友消遣是也——

  ●唐朝人才輩出,但唐朝的選才標準卻有點怪。《選舉志》提出的標準是:一曰身,就是體貌豐偉;二曰言,就是言辭辯正;三曰書,就是楷法遒美;四曰判,就是文理優長。這四條標準,第一是看長相,第二是看語言表達能力,第三是看書法,最後才是看文章。詩人羅隱就為此吃了虧,他詩寫得不錯,但長相卻讓人不敢恭維,因此屢試不第。

  ●唐朝人趙悰,多次參加考試都考不上,家裡人討厭他,也討厭他老婆。有次岳父家搞聚會,請了戲班子來表演,人人都有座,唯獨不給趙悰老婆設座。演出看到一半時,有人來報,說趙悰中進士了,家裡人一聽,迅速把趙悰老婆請進來,給她披上衣服,換好凳子,然後繼續看演出。

  ●唐朝末期,舉子包誼文采不錯,他但得罪了主考官劉太真,劉太真曾發誓不讓包誼考中。第一場考試過後,劉太真想緩緩,第二場考試再將包黜退,讓他多高興會兒。第二場考試後,劉太真又放他到第三場,想讓他再高興會兒。第三場考試後劉太真沒錄取包,拿著名單去找丞相,當時正值朱泚之亂不久,名單中有個姓朱的,宰相很不高興,讓劉太真換人。驚惶之下,劉太真已經想不起其他舉子的名字,只記得包誼,結果包誼高中。

  ●賀知章做主考官,錄取的進士和舉子們的期望不符,引起公憤,舉人們圍攻賀府。賀知章架起梯子爬上牆頭,趴在牆上回答舉子們的質問。

  ●韓愈19歲參加進士考試,連考三次,次次不中,到第四次才考中。別以為這下光明了,要成為公務員,吏部那裡還要考一次。韓愈又考三次,次次不中。考不上就走後門,給宰相寫信,連續三封石沉大海。又登門拜訪,三次上門次次被轟回來,走後門不行,回來接著考。32歲時,考上了。

  ●王維參加科考,想走後門無門,聽說公主喜歡音樂,於是穿上花花綠綠的衣服,打扮成樂師,抱著琵琶去見公主,被公主相中,一舉而登第了。

  ●唐朝詩人李賀的老爸叫李晉肅,這「晉肅」和「進士」諧音,犯了家諱。就因為這,李賀一輩子不能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

  滿洲鑲紅旗人烏爾恭額,任浙江巡撫時,有一年科考,他親蒞書院視考。正值諸生用飯時間,見大家爭先恐後、你搶我奪,感覺斯文掃地,烏巡撫不禁皺眉說道:好一群老鼠!眾生一聽,面面相覷,其中一生即擬聯相譏曰:鼠無大小皆稱老;龜有雌雄都姓烏。

  前清時,為了表示對人才的重視,曾規定,童生考試,每縣至少要錄取三名。某縣地處偏僻山區,教育文化非常落後,有一年全縣報考的,卻只有三人。考試完畢,主考官把試卷收上來一看,不禁目瞪口呆,原來三人中一個抄了題目,只寫了且去二字;另一個只抄了試題,什麼也沒寫;第三個考生,乾脆連考題也沒抄。主考官無可奈何,只好大筆一揮,把抄了題目並寫了且去二字的那位考生,取為第一,並批道:但觀且去二字,必定滿腹經綸。又把抄了試題那位,取為第二,批道:謄寫毫無差錯,足見其才可造。再把交了白卷那位,列為第三,批曰:不輕易下筆,可見其行事慎重。

  科考趣事軼聞很多,流傳頗廣,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事,無可稽考,相信有些可能是杜撰捏造的。不過科舉考試歷經一千多年,有些趣事並不奇怪,甚至,許多歷史典籍中也不乏科舉考試中趣事軼聞的記載,現輯錄部分如下,以供博友消遣是也——

  ●唐朝人才輩出,但唐朝的選才標準卻有點怪。《選舉志》提出的標準是:一曰身,就是體貌豐偉;二曰言,就是言辭辯正;三曰書,就是楷法遒美;四曰判,就是文理優長。這四條標準,第一是看長相,第二是看語言表達能力,第三是看書法,最後才是看文章。詩人羅隱就為此吃了虧,他詩寫得不錯,但長相卻讓人不敢恭維,因此屢試不第。

  ●唐朝人趙悰,多次參加考試都考不上,家裡人討厭他,也討厭他老婆。有次岳父家搞聚會,請了戲班子來表演,人人都有座,唯獨不給趙悰老婆設座。演出看到一半時,有人來報,說趙悰中進士了,家裡人一聽,迅速把趙悰老婆請進來,給她披上衣服,換好凳子,然後繼續看演出。

  ●唐朝末期,舉子包誼文采不錯,他但得罪了主考官劉太真,劉太真曾發誓不讓包誼考中。第一場考試過後,劉太真想緩緩,第二場考試再將包黜退,讓他多高興會兒。第二場考試後,劉太真又放他到第三場,想讓他再高興會兒。第三場考試後劉太真沒錄取包,拿著名單去找丞相,當時正值朱泚之亂不久,名單中有個姓朱的,宰相很不高興,讓劉太真換人。驚惶之下,劉太真已經想不起其他舉子的名字,只記得包誼,結果包誼高中。

  ●賀知章做主考官,錄取的進士和舉子們的期望不符,引起公憤,舉人們圍攻賀府。賀知章架起梯子爬上牆頭,趴在牆上回答舉子們的質問。

  ●韓愈19歲參加進士考試,連考三次,次次不中,到第四次才考中。別以為這下光明了,要成為公務員,吏部那裡還要考一次。韓愈又考三次,次次不中。考不上就走後門,給宰相寫信,連續三封石沉大海。又登門拜訪,三次上門次次被轟回來,走後門不行,回來接著考。32歲時,考上了。

  ●王維參加科考,想走後門無門,聽說公主喜歡音樂,於是穿上花花綠綠的衣服,打扮成樂師,抱著琵琶去見公主,被公主相中,一舉而登第了。

  ●唐朝詩人李賀的老爸叫李晉肅,這「晉肅」和「進士」諧音,犯了家諱。就因為這,李賀一輩子不能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

  ●北宋宰相寇准不喜歡南方人,他當公務員考試主考官的時候,曾在一次考試中因為第一名是南方人,不滿,便把第二名的北方人提為第一,並自豪地說,又為中原爭得了一個狀元!

  ●歐陽修國考那天,有個姓李的考生生病,趴在桌子上不動。歐陽修就把李考生拽起來,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同時還把自己的試卷傳給那位考生看,讓他參考。李考生就抄襲了歐陽修試卷的一半,結果李考生和歐陽修一起考中。李考生後來成為官員,找人專門雕塑了歐陽修的塑像,放在家裡供著。這北宋的國考監考怎麼這麼松啊!

  ●宋真宗時期的宰相晏殊天資聰慧,從小就以神童的身份被推薦到政府。後來被推薦去見宋真宗,恰好宋真宗在面試進士,就讓他也參加。晏殊一見試題,就說:「這題目我幾天前做過,您還是換個題目吧。」宋真宗這個歡喜啊,誠實不僅是美德,還是能力。晏殊就這樣進入了政府高層。

  ●柳永參加科考,落第兩次,管不住自己的舌頭,說了點對中央不利的話,宋仁宗決定永不錄用他。沒官做的柳永只好天天泡妓院,幸好他歌詞寫得不錯,妓女們搶著跟他交往。

  ●宋朝秀才柳冕超級看重忌諱,考科舉時從來聽不得「落」或是與「落」同音的字,怕弄成「落第」。他自己也常把「安樂」說成「安康」,僕人們都跟著他這樣說。考試完了後,老柳打發僕人去看榜,僕人回來後,老柳急忙問自己中了沒有,僕人就回了一句:「秀才康了也。」

  ●北宋宣和六年(1124年),各地到開封參加國考的人有幾萬人,政府任命60位考官,但考試時,簽名簿上卻有61個人名。主考官查來查去,發現不知怎麼的多了個叫宋應辰的人名,於是交代說:「宋,是我大宋國號,又叫應辰,就是順應良辰吉日之意,這是老天爺提醒我們,這一屆考試中有傑出人才呀,大家評卷時一定要注意。」結果,考官們對任何考生都不敢敷衍,所以這一年錄取的進士多。

  ●關漢卿一生不得志,大部分時間是在青樓中和妓女廝混過來的,他的作品,他既是編劇,也是導演,牛逼死了。

  ●明朝江南四才子之一的徐渭,考科舉連戰連敗,鬱悶之下自殺了九次,用利斧擊破腦袋,用利錐刺破雙耳,均自殺未遂。後來發狂要殺老婆,被逮進監牢關了七年。老了後沒錢,只有一隻狗做伴。

  ●明朝人鮑無雄一生潦倒,懷才不遇,常常夢想能金榜題名。一天他在西湖喝醉酒後,忽然低頭照見水中自己的身影,大聲慟哭道:「大丈夫三十歲了還是這樣的腦袋嗎?」(指沒有官帽戴)

  ●明末人邢昉很狂,他考試時的文章就寫得超級狂。考官先是在試卷上批「太狂」,後來越看越窩火,批道:「更狂」,直接把邢昉的試卷給扔垃圾桶裡去了。邢昉不以為意,戲曰:「當官有什麼好,人生在世,得一狂名就夠了。」

  ●明朝成化年間,浙江學政李賢在省試時微服私訪,看到有兩名考生在下棋,一考生甚至大言不慚地說:「用不著複習,上榜沒問題。他李賢總不能出道含有100個人名的怪題來刁難我們吧?」李賢無名火起,回去後真出了一個含有100個人名的怪題,即:「孔門七十二賢,賢賢何德?雲台二十八將,將將何功?」結果沒人能全部說明,李賢因此一個都不錄取。

  ●明末張獻忠在四川開科取士,得了一個姓張的狀元。狀元長得挺帥,張獻忠對他非常寵愛,二十四小時形影不離。這一天張忽然對隨從說:「我喜歡這個狀元,一刻也捨不得他離開,整天牽腸掛肚。不如殺了他吧!」

  ●福建同安縣的劉望齡,在明朝末年參加公務員考試,中了福建省鄉試第34名,後因故被革。進入清朝後,再次參加福建的鄉試,又是中了第34名。隔朝兩中舉人,名次相同,這個概率比中500萬彩票還低。

  ●清時陝西鄉試,一位主考大人赴西安做考官,臨行前拜訪官至尚書的恩師。兩人談話間尚書想放屁,但又不好意思,移了移屁股,主考官以為有玄機,立馬問有啥吩咐。尚書說:「無他,下氣通耳!」意思是說:「沒啥,只是放了個屁。」主考官理解錯了,以為要錄取一個叫夏器通的。結果在西安,真有一名叫夏器通的考生,陰差陽錯下這夏器通得了個第一名。

  ●清嘉慶年間,公務員考試完畢後,皇宮舉行接見新科進士的大典,結果新科狀元徐開業、探花梅萬清,因故沒能趕到,嘉慶大怒,把二人的名字從金榜上抹掉,煮熟的鴨子就這樣飛走了。

  ●清人武某是個文盲,因左宗棠保舉做了松江縣令,主持縣考時,他把槍手列的試題放在靴筒裡,等到要公佈考題時,卻忘了考題在哪。秘書問他知不知道考題的內容,武某稱只記得開頭是個「馬」字,秘書遍訪《四書》中「馬」字句,武某皆說不像,後來突然想到在靴了,便錄取為進士;如是白玉的,則對不起,只好和這份卷子的主人說拜拜了!取足了名額,下面的考卷再好,也都一律作廢紙處理。

  ●清道光某年,原擬定的狀元是史求。道光帝一看名字,史求不就是「死囚」麼,很不吉利,因此勾去不取。後看到二甲第九名戴長芬時,心頭頓時一陣狂喜,立即提筆點為狀元。因為大清朝天長第九(天長地久),戴戴(代代)蘭芬,真是大吉大利。

  ●寫《聊齋誌異》的作家蒲松齡,有次參加公務員考試,拿到考題時,覺得這題太簡單了嘛,奮筆疾書,書完一看,「越幅」了,就是第一頁做完後,直接翻到了第三頁做,這是沒法補救的。糟了,又考不上啦。筒,拿出一看,原來考題是——「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