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能否統一三國?受制於國力軍力的一場幻夢 | 陽光歷史

 

A-A+

諸葛亮能否統一三國?受制於國力軍力的一場幻夢

2017年06月23日 歷史紀事 暫無評論 閱讀 233 次

  作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以一布衣書生,開創了蜀漢50年的歷史,以區區兩川之地,與強大的魏、吳兩國爭雄40餘年,譜寫了千古流傳的軍事和政治史詩,從而奠定了其神話般的歷史地位。作為神話般的三國英雄人物,以三顧始,以六出終,一生以統一中國、恢復漢室為已任,最後英年魂歸五丈原,上影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千古憾劇。歷史就是歷史,其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諸葛亮再活二十年,他能統一中國嗎?

  一,小國寡民的政治舞台使其才能不可能獲得充分施展

  首先,歷史給諸葛亮的政治舞台是一個偏安西南的小國----蜀漢。蜀漢全盛時期擁有三十多萬戶(未失荊州時),人口約一百萬,為三國中最少。至263年蜀亡時,有二十八萬戶,人口九十四萬,當中蜀郡擁有戶口最多。其面積只相當於魏國的1/5,吳國的1/2,人口只有魏國人口的1/8,吳國人口的1/4,這就決定了諸葛亮統一中國的基本條件----軍隊、人才和物資始終處於以弱敵強的局面中。在國家綜合實力遠遠落後的形勢下,要想統一他國,是完全不可能的。關於這一點,諸葛亮其實也十分清楚,其在《出師表》中就明確指出:「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這種憂心忡忡的心理真實地再現了諸葛亮對北伐的無奈。

  其次,後方的不穩定,使諸葛亮時刻處於心顧兩頭的境地。一方面,出於國家穩定的需要,諸葛亮不得不「六月渡瀘,深入不毛之地。」七擒孟獲,平定南中。孟獲雖然心服,但蜀漢國力並沒有從中獲得什麼提高,南中幾乎還是獨立王國。再加上歷史條件的限制,蜀漢也沒有拿出什麼有效的措施來發展南中,除了每年賜其以豐厚的物資外,還不得不加強邊防,防其生變,其生存條件仍然處於不毛狀態。以至諸葛亮北伐時,國內一有什麼風吹草動,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中是否出事。以致後來鄅政有「南人心浮不定,不能往投」的說法。另一方面,後主的昏庸無能,使蜀國國家政權基本掌握在諸葛亮的手中,以致其他大臣都不敢大膽行使管理權,大事小事都得向諸葛亮匯報同意,致其在北伐中,即要關心軍事,雙要心繫國中,極大地拖了北伐的後腿。而魏、吳兩國主賢將能,後方穩固,人人用命。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沒有穩定後方的國家要想統一全國,是完全不可能的。

  第三,連年的戰爭,使國家元氣大傷,國民生活和生存環境不斷惡化,國內出現極大的反戰情緒導致民心不穩。縱觀蜀漢立國50年,從劉備平定兩川,到營燒七百里,諸葛亮南征,六出祁山,姜維九次伐魏,最長相隔不過4年,最短的是一年兩次。兩川百姓在蜀漢統治期間,幾乎都是在戰爭中渡過,加上蜀國國小力弱,戰端一開,幾乎是盡傾國之力,從蜀漢每次戰爭所動用的人力來看,最大的是虎亭之戰,陸遜營燒七百里,蜀國10多萬大軍灰飛煙滅,這對國家的影響是非同小可的。諸葛亮為繼承劉備遺志,接二連三地發動一系列戰爭,每次死亡人數都以萬記,這對人口不過百萬的蜀國來說,不能不說是沉重的打擊和削弱。百姓產生反戰情緒也就不足為奇了。而魏吳兩國在三國時期基本上沒有主動發動過戰爭,所面對的幾乎都是對抗外來侵略,使統治者在道義上處於自衛地位而未受國民怨恨,甚至還有得道多助的趨勢。在這樣揭然兩樣的人心面前,不要說諸葛亮再活二十年,就是再活一百年也無法統一中國。

  二,諸葛亮只信自己、不信他人的用人心理,決定其不可能彙集集體智慧來形成科學決策,不可能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來完成統一大業。

  從隆中出仕到五丈原歸魂,諸葛隨時都以智慧超群自居,在重大問題上很難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對軍國大事,事無具細,務必躬親,從不放心他人。劉備死後,蜀國的大小權力都集中在他的掌握之中,從人才任用,軍隊調遣,到經濟建設,都離不開他的決策,從他《前出師表》中所列的一些人可以看出,蔣宛、費褘、向寵.....等在蜀國中的歷史作用遠遠不如趙雲、魏延、李嚴、王平等,為什麼作為重臣特意提出來,首先是因為這些人是蜀漢的忠臣,在治國上有一定的經驗,屬定國之臣,另一方面是因為這些人是諸葛亮路線的最大支持者,他們在諸葛亮出征時,可以保證其既定方針的貫徹落實,保證後方對前方的供應,從而保證北伐的勝利。而趙雲等武將,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物,他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發表自己的觀點,改變既定的做法,而這是諸葛亮最不放心的,所以每次出征都將這些人帶在身邊,作為其政策措施的執行者,從而使這些人的個人建議永遠屬於建議。這一狹隘的用人思想,嚴重限制了群眾智慧的充分發揮,進而也就使統一大業成了諸葛亮的個人大業。十數萬大軍在諸葛亮的親率下在祁山六進六出,成了費力不收效的耗國工程。後來姜維繼承諸葛亮的傳統,九次伐魏,都是無功而返,最後終因國力耗盡而亡國。這不能不說是諸葛亮用人方面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三,阿斗的無能,決定了諸葛亮的統一大業只能是畫餅充飢

  首先,無能的主子與聰明的臣子共事只有兩種結果,一是主子或成為傀儡,或被臣子取而代之;二是臣子永遠實現不了自身的奮鬥目標而抱恨終身。阿斗的無能在中國帝王歷史上可以說是前無古人。諸葛亮儘管智慧超群,但由於主子的昏庸無能,使其智慧的潛能得不到有效發揮。相反還在關鍵時刻來一個反制約,幹出些敵人幹不了的事情。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除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讓阿斗爭氣,更無法讓他變得聰明。歷史就是這樣殘酷,一個聰明過頂的英雄豪傑,偏偏讓他扶助一個木偶式的主子,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中,諸葛亮要能完成劉備交給的歷史任務也真的是史無前例了。

  其次,無能的主子不可能判決臣子建議、決策的正確與否,更無法制約和糾正臣子不正確的主張,導致臣子的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而鑄成大錯。阿斗的無能,決定他不可能判決諸葛亮建議和決策的正確與否,更不可能糾正諸葛亮的錯誤,以致在國力嚴重不足,民生艱難,蔣琬、費瑋等強烈反對北伐的情況下,仍支持諸葛亮出祁山的錯誤決策。最終導致國力耗盡,民怨高漲,在魏軍進攻下,頃刻亡國。

  鑒於以上原因,諸葛亮要想統一中國就只能是一廂情願、畫餅充飢。他的失敗,給後人留下的只能是教訓和遺恨。

  相關閱讀

  諸葛亮北伐

  諸葛亮北伐:發生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乃是蜀漢丞相諸葛亮,率領蜀軍先後對曹魏發動的五次戰爭。

  五次北伐,雖然蜀軍戰果頗豐,但終因各種原因而退軍;而曹魏也曾在諸葛亮第三次北伐結束後,向蜀漢發動過反擊戰,但因受蜀漢地形、氣候影響而退軍。其中的五次北伐可分為:兩次大型全面戰爭(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區域戰爭(第四次北伐);兩次小型局部戰爭(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公元234年,諸葛亮率領蜀軍第五次北伐。在渭水五丈原,與曹魏大將司馬懿率領的魏軍僵持不下。

  諸葛亮正欲屯田久戰,怎奈因長期積勞成疾,心力交瘁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諸葛亮死後,蜀軍全軍退回漢中,至此歷時6年之久的諸葛北伐結束。

  日後姜維也曾經數次北伐,但也以失敗告終。

  第一:為報先帝,以完遺願

  諸葛亮在《出師表》所說:「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出於《三國誌·蜀志·諸葛亮傳》)可看出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先帝對他的知遇之恩,完成先帝光復漢室的遺願。

  第二:不攻曹魏,蜀漢必亡

  自從曹魏皇帝曹睿同意大臣孫資的建議,對蜀國採取據守要塞,大力恢復魏國實力後。

  諸葛亮已經意識到,如果讓曹魏有時間發展國力,那麼蜀魏兩國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一旦等到曹魏國力強大,蜀國只能坐以待斃。只有出蜀,佔領雍州、涼州,一來可以獲得秦川駿馬,組織騎兵、二來作戰之時有迂迴空間,發動大規模作戰。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對於蜀國來說,山峻之險無疑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可是這有相對性!別人攻不進來,但你也殺不出去!

  用一句話來形容蜀地:「天下大亂,勝天堂、天下一統,死牢房」。

  天下大亂,佔據蜀地。可以發展自己的經濟,擴充自己的軍隊,意圖天下。

  但是天下將要一統,那麼蜀地絕對是一個死牢房,因為你自己打不出去。而且險山峻嶺不適合大規模作戰。不能大規模作戰,別人傷不了你,你也傷不了別人。

  兩軍只有僵持,但是你的後方絕對會被活活拖死。最終結局是你無兵源、無財力、無民心只有投降一條路可以走。

  第三:北伐中原,轉移矛盾  蜀國是劉備依靠荊州集團(以諸葛亮為代表,劉備入蜀帶領的文臣武將)在蜀地建立的政權。

  所以在蜀國第一階級是荊州集團、第二階級是東州集團(以李嚴為代表,劉璋以前帶領的文臣武將)、第三階級才是蜀地集團(以譙周為代表,蜀地本土勢力)。

  在蜀國,該執政掌權的是荊州集團(蜀漢四相全是荊州人)、受聯合拉攏的是東州集團、被排擠打壓的是蜀地集團。

  由於蜀國建國之初,擁有荊州與益州,三方勢力的矛盾並不明顯。但是自從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夷陵大慘敗後,荊州集團在經歷失荊州、敗夷陵,可謂是元氣大傷,三方矛盾日漸突出。劉備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托孤之時,除了任命諸葛亮為「正托孤大臣」還任命李嚴為「副托孤大臣」。一來可以使雙方互相監督,二來可以藉機拉攏東州集團。況且李嚴也算是半個荊州集團,不與劉備定下的基本國策相衝突。

  諸葛亮發動北伐,可以將蜀國的內部矛盾轉移至對曹魏的外部矛盾。一旦打下雍州、涼州,那麼荊州、東州、蜀地三大集團的矛盾會大大縮減。而且可以使蜀國有了問鼎中原的機會。

  多角度對諸葛亮軍事能力的分析

  蜀漢在諸葛亮的率領下,屢屢以弱攻強,屢屢以步卒攻鐵騎。

  在國力、兵力、運力都遠遠不及魏國的情況下,在糧草難以為繼的困境中,卻能與「據天下十倍之地,仗兼併之眾,據牢城,擁精銳」的司馬懿、曹真、張郃等當世之名將在相鬥之中屢佔上風。

  不僅如此,諸葛亮「提步卒數萬,長驅祁山」卻能夠在敵國境內:來去自如、想攻就攻、想退就退。以蜀軍徒步之士卒攻曹魏飛馳之鐵騎。

  而魏國統帥卻在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等有利條件下,表現得「無禦敵之意」,只能夠「務自保全」,以擋住弱敵「瘋狂」地進犯。

  不得不讓人感慨,魏國太「謙虛」了吧?更有人提出,假如諸葛亮不亡,「終其志意,連年運思,刻日興謀」,那麼則會使魏國雍涼士卒不得解甲,中原鐵騎不可釋鞍,廟堂群臣不敢忘「守土抗戰」之責,三軍將士不敢廢「枕戈待旦」之令;則每日如臨大敵,惶惶不可安生,勝負之勢,亦已決矣。

  如此,則誰是強者,誰為弱者,還能分得清嗎?蜀相(諸葛亮)以一州之土,率巴蜀之民,對抗中原百萬之眾。這與昔日子產治理鄭國,諸侯不敢加兵,不是很像嗎?

  以魏軍軍備之強悍,本土作戰之熟悉,再無後方之憂慮,又有糧草之充足。所有優勢皆比諸葛亮更勝一籌,若真能擊敗諸葛亮率領的蜀軍,又何必消極防禦呢?大可鐵騎四出,猛士陷陣,一舉蕩平敵寇,解魏國之憂。從來都是強國入侵,弱國防禦,但曹魏除一次主動進攻外,六年之中,曹真和司馬懿卻不厭其煩、小心翼翼地在誓死抗擊蜀漢諸葛亮的入侵。

  如果認為這是司馬懿等人不戰而勝之良策,那麼太小看戰爭了,兵法中「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云云之言,猶在耳啊!而且自古以來,守城的將領是不被人看得起的,就算戰爭勝利,最後論功行賞時,守城的將領基本上名字是排在最後,賞賜是排在最小,功績幾乎沒有。何況魏軍之兵力乃是蜀軍5倍之多。

  在對諸葛亮的戰爭中,「戰術大師」司馬懿失去了往昔「剋日擒孟達」的果斷沉著,也沒有後來平定遼東的「指揮如意」,以及「賺曹爽奪兵權」時的詭詐權謀;在諸葛亮面前,他完全發揮失常,似乎難以找到諸葛亮的一絲破綻,也沒有想出哪怕一條可以在理論上消滅蜀軍的奇謀妙計,司馬懿做的一切都變得循規蹈矩、如履薄冰、處處謹慎、波瀾不驚。

  張郃提出要出奇兵包抄諸葛亮的後路,以善用偷襲著稱的司馬懿連想都不想就拒絕了;後來不知怎麼司馬懿又鬼使神差地、不顧一切要張郃追擊諸葛亮,卻不想卻中了諸葛亮的埋伏,害死了張郃。

  因為忍不住諸位將領對他「畏蜀如虎」的諷刺,他終於決定出擊了。但事實證明他這一生唯一的一次與諸葛亮的正面交鋒在理論乃至於實踐上都是錯誤的,在倉皇丟下三千多具魏軍屍首,和八千多件武器裝備後,司馬懿又退回營中堅守了。

  從此之後"堅守不出"取代了「三十六計與孫子兵法」變成了他司馬懿的唯一選擇,似乎對戰諸葛亮只有堅守才是王道,主動出擊就是滅亡。

  什麼兵法韜略都不管用,抵禦諸葛亮的最好辦法就是:烏龜縮頭,打死都不出來。不管諸葛亮如何地威逼、利誘、嘲諷、邀請,司馬懿咬定了絕對不進攻的真理,這時他又是多麼地明智啊。因為諸葛亮為了騙他出戰幾乎絞盡了腦汁。弱小的蜀國居然要想盡辦法去與強國交戰,而強大的魏國卻在不顧一切地拒絕戰鬥,這種戰爭簡直是亙古乃至日後都不會有。

  如果將這一段弱國屢屢入侵強國的不可思議的歷史放在現代,那麼有人可能就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了。

  戰爭中從來都只是弱的一方堅守,「先為不可勝」,然後找準機會,「以待敵之可勝」,但司馬懿奇跡地打破了這條規律,諸葛亮奇跡地推翻了這種邏輯。最後,司馬懿堅守住了,無情的時間和命運戰勝了諸葛亮,當然也許有人說:是司馬懿巧妙地利用「無情的時間和命運戰勝了諸葛亮」,但不管怎麼說,都可以看到,詭詐的司馬懿只有與「無情的時間和命運」結盟的條件下,才能戰勝諸葛亮。不然的話,又能如何。所以只能感歎:方之司馬,不亦優乎!

  也有人說:司馬懿擔心擊敗諸葛亮後,魏國皇帝會將他「兔死狗烹」。那麼請讓我們翻一下歷史,司馬懿在諸葛亮逝世後,幾年之間依然備受榮寵,甚至在最關鍵時刻還是讓他率軍討伐遼東反叛,有這麼個「鳥盡弓藏」的嗎?直到魏明帝駕崩後,才被政敵曹爽剝奪實權。由此可見,魏明帝在日,根本無兔死狗烹的可能。假假地想一下,以諸葛亮之才,以諸葛亮之雄心,若是換做在魏國,一道出師表,龍驤虎視、兵戈所指、澄清宇內、一統山河也不是不可能的吧。所以,對於諸葛亮的這張戰爭,切不可用平凡的眼光去看待,因為有很多東西都是值得回味的,至少是難以用成功或失敗去簡單概括的。

  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北伐是窮兵黷武,是自取滅亡之道。其實真正瞭解歷史,懂得歷史角度的人絕對不會這麼看。我們可以從以下五次北伐的角度來還原歷史!

  諸葛亮數次北伐的規模

  諸葛亮先後5次北伐,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才真正意義稱得上是"全面大型戰爭"。其他三次只能說是"區域局部小型戰爭"。為什麼這麼說呢!

  第二次北伐

  諸葛亮率軍北伐攻打陳倉,被曹魏名將郝昭給擋住了,最後因為糧草不濟而退軍。從表面看諸葛亮這次是無功而返,勞民傷財。可是我們分析一下,當時蜀軍有多少人和傷亡多少人,歷史沒有記載!可是郝昭有多少人,歷史是有記載的!根據《三國誌·魏書》記載:郝昭當時只有1千多人,而且這次戰爭持續了多少時間呢?僅僅只有20多天!一個月都沒到!以諸葛亮之能,若是率領數萬大軍強攻陳倉,不說計策較量,就是用人命去拼,諸葛亮也能把給陳倉攻破吧!而且,戰鬥才只持續了短短20天,如果諸葛亮率領的蜀軍真的在陳倉傷亡慘重的話,那麼魏書豈能沒有記載?

  第三次北伐

  諸葛亮派了陳式率領一軍,攻佔陰平與武都二郡。當曹魏大將郭淮率領曹魏主力來救援時,諸葛亮則率軍駐紮建威,郭淮大軍不戰自退。第三次北伐就此結束,想必讀者也看出來了。這次第三次北伐,實在是"名不副實"。諸葛亮僅僅只是派出了一員普通將領(連魏延,姜維等大將都沒有派出),而且又沒有和曹魏大軍正面交鋒鏖戰(陳式攻佔陰平與武都二郡,其實二郡並沒有多少人馬守城。因為當時二郡的人馬在曹操兵敗漢中的時候,就已經被曹操全部遷往關中),所以第三次北伐根本就是一個小型戰鬥。

  第四次北伐

  堪稱"中型局部戰爭",此次戰爭,上文已經有了詳細描述,在此不作詳寫!不過我們可以看到,這第四次北伐,蜀軍可謂是戰果頗豐。第一:收服鮮卑人軻比能,獲得了大量的物資;第二:搶先收了曹魏的隴右軍糧;第三:伏殺了魏國名將張頜;第四:打敗司馬懿,獲得了戰甲五千,角弩三千。這次蜀軍北伐可謂是真正的"以戰養戰"後因李嚴謊報軍情,蜀軍退軍,第四次北伐結束。

  除了三次小型北伐外,能動搖蜀國國力的只有:第一次與第五次北伐。但是第一次北伐,蜀軍除了在街亭略損兵馬外,其他情況並沒有損傷,而且還將天水,南安,安定三座大郡的軍民全部遷往了漢中!至於第五次北伐,蜀軍的最大損失就是諸葛亮的隕落!其他的情況也沒有受到任何可以動搖國本的傷害!

  所以說這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並沒有使蜀國的國力受到傷害!

  陳壽對諸葛亮北伐的分析

  陳壽在泰始十年向晉武帝司馬炎上表時寫道:「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薦韓信,管仲舉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

  即陳壽認為北伐失敗的原因有三:1.是諸葛亮的才能擅長於治軍治國,奇謀不是他的長處。管理人民的能力比他用兵的謀略要強。2.是與之對陣之人,有的是當世的人傑,如曹真、司馬懿。諸葛亮難以輕易戰勝他們。3.是敵眾我寡,魏國國力遠勝於蜀漢,再加上以弱的一方主動進攻強者,在諸多不利條件下的確難以取勝。

  特備註意:陳壽之言語絕對有失偏頗!

  第一:因為陳壽的父親是馬謖的參軍,卻沒有勸導馬謖按照諸葛亮的部署。在街亭失守後,被諸葛亮處以髡刑(是古時候一種極其恥辱刑法:就將人的頭髮全部或部分剃掉。)。作為兒子陳壽當然會下意識認為是諸葛亮無識人之能,如果諸葛亮不派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鎮守街亭,那麼他的父親也不會受到此等奇恥大辱。

  第二:陳壽作為三國誌的編著人,在寫三國誌的時候已經是在西晉的晉武帝司馬炎時期。司馬炎是司馬懿的孫子,司馬懿縱橫二十多年的軍旅生涯,可謂是戰果輝煌。但是只有在和諸葛亮對戰這四年時間中,這司馬懿完全是窩囊至極。無論在軍事和謀略上,司馬懿都輸給諸葛亮,完全被諸葛亮死死地壓制著。如果陳壽將諸葛亮捧得很高,不正說明司馬懿無能嗎?這一點是晉武帝司馬炎所不能允許的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