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之治的歷史背景:東晉遺留的門閥積習嚴重
元嘉之治是指宋武帝 至宋文帝 東晉南北朝國力最為強盛的歷史時期,史稱「元嘉之治」。宋孝武帝 對元嘉時期制度多所改革。官制方面,他削弱東宮官屬、加強皇宮禁衛,設立御史中丞 專道制度,取消郡縣官入仕年限、縮短其任期,將服親相臨制度擴大化、制度化。政區方面,他分割荊、揚,復立南兗、兗和南豫三州。統治政策方面,他抑制宗室、重用近臣。經濟方面,他推行土斷 ,獎勵養馬,限制封山占水,改鑄錢幣,設立台使,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大興土木、奢侈無度。他的改制,除部分具有積極作用外,大多禍國殃民,從而導致"元嘉之治"局面的衰敗,加速了劉宋王朝的滅亡。
宋武帝 劉裕 吸取東晉滅亡的教訓,很注意集權於中央。他重用寒門,壓抑豪門士族,限制士族地主兼併土地。主持「立斷」,並省許多僑州郡縣 ,擴大了政府的賦役對象。宋武帝劉裕死後,長子劉義符 即位,兩年後,被輔政大臣 徐羨之 、傅亮 、謝晦 因嬉戲失德殺劉義符,立劉裕三子宜都王 劉義隆 ,史稱宋文帝 。宋文帝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宋書·良吏傳序》)宋文,是東晉南北朝國力最為強盛的歷史時期,史稱「元嘉之治」。
宋文帝第二次北伐的失敗導致「元嘉之治」衰敗。其實,作為一種政治局面,「元嘉之治」衰敗於宋孝武帝 時期。孝武帝對元嘉時期制度多所改革。他的改制除少數有積極作用外,大多禍國殃民,從而導致「元嘉之治」局面的衰敗,加速了劉宋 王朝的滅亡。
劉裕改革
宋武帝 劉裕 從他掌權時起,到他代晉做了皇帝,曾對當時積弊已久的政治、經濟狀況有所整頓。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 一、整頓吏治,他當時罷掉或處死的官吏有許多是士族 或皇族出身。他的親信、功臣中有「驕縱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嚴厲懲罰,甚之處死。 二、重用寒人。東晉時期,中央和州、郡的大權一直掌握在王、謝、庾、桓四大家族 手中,選拔官吏,主要依據門第,所謂「下品無高門,上品無賤族」。選出的官吏多是無才無識之輩。劉裕掌權後,下令改變這種狀況,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 初置時的精神選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劉穆之 、檀道濟 、王鎮惡 、趙倫之 等。 三、繼續實行「土斷 」,抑制兼併。劉裕於義熙九年(413年)再次實行「土斷」政策。除南徐 、南兗 、南青三州都在晉陵 (今江蘇鎮江、常州一帶)界內,不在土斷之列外,其餘都依界土斷。多數僑置郡、縣被合併或取消。在戶籍上,不再分土著和僑人 。對於勢家大族隱藏戶口的,嚴厲清查。還禁止豪強封錮山澤 、亂收租稅,人民可以任意樵采捕撈。 四、整頓賦役制度。劉裕 下令嚴禁地方官吏濫征租稅、徭役,規定租稅、徭役,都以現存戶口為準。凡是州、郡、縣的官吏利用官府之名,佔據屯田、園地的,一律廢除。凡宮府需要的物資,「與民和市」,照價給錢,不得徵調。還減輕雜稅、徭役等。劉裕對政治、經濟的整頓,為元嘉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奠定了南朝政治的雛形。
劉義隆再續
宋武帝 劉裕 死後,長子劉義符 即位,兩年後,大臣徐羨之 等殺劉義符,立劉裕三子劉義隆 ,史稱宋文帝 。在位二十八年(424-452)宋文帝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在東晉義熙土斷的基礎上清理戶籍,下令免除百姓欠政府的「通租宿債」,又實行勸學、興農、招賢等一系列措施,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社會生產有所發展,經濟文化日趨繁榮,由是「三十年間,氓庶蕃息,奉上供徭,止於歲賦。晨出暮歸,自事而已」,「民有所繫,吏無苟得。家給人足,即事雖難,轉死溝渠,於時可免。凡百戶之鄉,有市之邑,謠舞蹈,觸處成群,蓋宋世之極盛也。」(《宋文帝劉義隆多次下令勸課農桑,獎勵墾荒,採取減輕農民負擔的政策,發展生產。劉宋 前期20多年間,戰爭較少,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出現了「元嘉之治」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