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征軍撤退途中最悲慘一幕:上千傷病員自焚殉國 | 陽光歷史

 

A-A+

中國遠征軍撤退途中最悲慘一幕:上千傷病員自焚殉國

2016年02月03日 史海秘辛 暫無評論 閱讀 173 次

  說到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的失利,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敗退野人山,最後經過千難萬苦到達印度雷多的杜聿明部;也會提到為了部下的生命安全而抗命,從英帕爾捷徑進入印度的孫立人將軍的38師;還會提到途中受傷最後從雲南片馬進入中國的戴安瀾的200師等。卻很少提到第五軍的96師的撤退路線。

  實際上96師在撤退時,走的是一條最不為人所知,也最有爭議的路線。他們最後從緬甸北端的葡萄進入雲南福貢回國。

  在杜聿明部撤退途中,曾經有人記錄過這樣一個極為悲慘的故事:1500名傷病員無法跟隨部隊徒步撤退,又不願意被俘受辱,最後點火自焚,壯烈殉國……最近,原第五軍後人王立榮先生專門為此提供了一條老人的回憶,證明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漆老這樣回憶當時的情景:

  曼德勒大橋炸毀後,我們團是全軍的先遣隊,全部乘坐汽車,由裝甲車開路,浩浩蕩蕩沿著公路向英多、密支那前進。5月8日,我們到達卡薩,有消息說在八莫和密支那發現敵人。軍部命令我師在孟拱進入陣地,尋機攻擊密支那,掩護全軍突圍回國。後來通信員帶來的命令卻是潛入密支那以西!我們聽說軍主力已經向印度方面轉進,要我們師走另外一條路,從江心坡回國。我們只好焚燒輜重上山。在孫布拉蚌(Sumprabum),我們發現一座被英軍遺棄的倉庫,大家把盡可能多的食物馱在弄到的每一匹牲口上,有大米、肉、各種罐頭,但是卻忘記帶鹽。沿途所有和中國交界的地方都有敵情,最後我們不得不一直北上走到最偏僻的地方,即緬甸最北方的葡萄(Putao)。我帶著一個營在前面開路,到處都是砍伐樹木的聲音,有時走了半天,才發現方向錯了,或者遇到絕壁和氾濫的江河無法通行,只好在後面部隊的一片叫罵聲中原路返回。儘管非常艱苦,但是我們走在最前面,從來沒有遇到大量死人的情況,那對部隊的士氣打擊極大,那是後來我聽說的。後來我們終於到了葡萄,那可是掛在地球最邊緣的地方。英國人叫做赫茲堡(Fort Hertz),就是要塞的意思。在這裡我們得到了盟軍的補給,駐防了很長時間。葡萄土司穿著中國清朝官員的服裝,對我們很好。後來余韶老師長沒有等雨季結束,就催促我們回國。我們一路翻越一座座國界線上的高高山脈,聽到前面的歡呼聲,原來山頂石壁上刻著「民國三十一年八月×日,中國遠征軍第96師經此回國 工兵營」。然後我們從土人架設的溜索過怒江,到達了雲南省的福貢縣……

  以後,我多次去緬甸密支那,發現當地人常常說到當年中國人曾經到過一個叫做「不大哦」的地方。我努力辨認,終於發現他們說的是「Puta-o」,也就是中國人翻譯成的「葡萄」。這裡是喜瑪拉雅山脈南麓,風景異常秀美。我幾次想去葡萄都未果,一次,我到達了密支那以北的「江心坡」,從河灘上帶走了幾塊血色的鵝卵石。如果再往前,就是孫布拉蚌(Sumprabum)……

  在杜聿明部撤退途中,曾經有人記錄過這樣一個極為悲慘的故事:1500名傷病員無法跟隨部隊徒步撤退,又不願意被俘受辱,最後點火自焚,壯烈殉國……最近,原第五軍後人王立榮先生專門為此提供了一條老人的回憶,證明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96師另外一條撤退路線

  幾乎所有的中方資料都是這樣記載的,96師在隊伍的最前面開路,那時部隊準備從密支那回國。在得知密支那被日軍佔領後,他們到孟拱佈防,然後在這裡掩護大部隊撤退。這樣,96師從先鋒改成了斷後。最後和軍部以及22師分道揚鑣去了緬甸最北部的葡萄,然後向東過怒江回國。

  但是,以後我從美國的資料中有了新的發現:96師和軍部一同到達了緬甸西北的大洛(Taro),然後,軍部和第22師從這裡經過新平洋(Shingbwiyang)取道進入印度到達雷多(Ledo),而96師卻在大洛到新平洋的途中,向東轉向去了葡萄回國。

  這樣,美國的資料和中國傳統資料的96師回國路線有了矛盾。

  中國的資料說96師是從孟拱—孟關—葡萄回國。

  美軍的資料說96師是從孟拱—大洛—新平洋—葡萄—回國。

  史迪威的外孫約翰?伊斯特布魯克先生在和我討論撤退路線時,對96師也頗有微詞,他說本來在傳統的緬北通向印度的道路上有3萬多印度、緬甸難民在逃亡,對道路和沿途的食物供應壓力很大。第五軍撤退很快就趕上了難民的隊伍,這樣道路和食物的情況就更加惡化。沿途發生了96師士兵搶劫食物、打死難民和緬北克欽村民的情況,這和紀律嚴明的新38師進入印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後來我才發現,96師部分散兵遊勇迷路而發生違紀現象也在所難免,但是為此他們也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杜聿明一怒之下命令印度近在咫尺的這個部隊,「找你們的師長去!」

  美軍資料說:「然後從那裡再穿越巨大的不知名的緬北山地回中國。這樣,96師的耐久力顯示出了中國軍隊最好的品質,如同早期顯示出了他們最壞的一面(搶劫和打死人)一樣。」這支部隊用了35天,跨越了整個緬北野人山,多走了300多公里,副師長胡義賓途中遇敵埋伏陣亡,3000多人損失大半才在葡萄找到了自己的部隊。

  在杜聿明部撤退途中,曾經有人記錄過這樣一個極為悲慘的故事:1500名傷病員無法跟隨部隊徒步撤退,又不願意被俘受辱,最後點火自焚,壯烈殉國……最近,原第五軍後人王立榮先生專門為此提供了一條老人的回憶,證明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撤退途中最悲慘的一幕

  在杜聿明部撤退途中,曾經有人記錄過這樣一個極為悲慘的故事:1500名傷病員無法跟隨部隊徒步撤退,又不願意被俘受辱,最後點火自焚,壯烈殉國……

  但是,這不是出於國民政府的「正史」,在現在有記錄的許多經歷過這條路線的倖存老兵中,也僅僅有兩人回憶有此事。一時,此事真假撲朔迷離……

  最近,原第五軍後人王立榮先生專門為此提供了一條老人的回憶,證明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已故的老人董祠興原來也是96師288團的一名士兵,他們部隊因故落到了大部隊的最後面。當他們來到緬甸一個叫做曼西和莫的林的地方時,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

  在一片被汽油焚燒過的軍部傷兵救護營地上,沒有被焚燒化為灰燼的骨骸和救護車等各種設備殘骸散滿一地,路過的士兵都泣不成聲跪倒在地……

  有了這段證言,增強了我尋找這個地方的信心。

  2003年,我最後一次見到漆雲鵬老人時,他重病躺臥在滿是排泄物的床上,已經不能說話。他堅持要家人為他穿好衣服,扶他從床上坐起來。我剛一說出「野人山」三個字,老人居然像孩子一樣號啕大哭起來……出來後,我和中央電視台的編導羅魏相互沒有說話,默默地走了很長很長的一段路。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