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古時是「乞巧節」:漢代已有乞巧方式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從古到今,演繹多少美麗動人的故事,然而,在「西節東漸」的今天,傳統節日似乎正在變異抑或慢慢消逝。
其實,七夕節本名叫做「乞巧節」,源起於漢代。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靈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滿智巧。這個七夕,新民圖視繪為您擷取那些大多已不為人知的乞巧習俗,一起去回溯佳節內涵,重溫民俗傳統。
明清·【投針驗巧】
穿針風俗的變體,盛行於明清兩代。七夕前一天,取井水、雨水各半盛於碗中,先在露天過夜,再等正午暴曬,直至水面結上一層塵灰。這時,將繡花針放在水面,浮而不沉,即可觀察水底針影,「有成雲物花頭鳥獸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謂乞得巧」。
唐·【染甲應巧】
「七月七日為乞巧節,童稚以鳳仙花染指甲。」美好民俗至今延傳:取鳳仙花瓣和明礬放入碗中搗碎成糊狀,取少量覆於指甲蓋,先用透氣的樹葉包裹,再以棉線包紮。翌日拆開,指甲便是紅色。
漢·【穿針乞巧】
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東漢。七夕夜,女子手持五彩絲線,向著月光比賽穿七孔針,「先完者為得巧,遲完者謂之輸巧」。至南朝,齊武帝興建一座城樓,每逢七夕宮人登樓穿針,稱為「穿針樓」。
唐·【蘭夜斗巧】
農曆七月古稱「蘭月」,因而七夕又稱「蘭夜」。「斗巧」相傳是唐朝宮廷遊戲,巧手宮女將菱藕雕琢成各種奇花異鳥,七夕夜將這些小工藝品擺上桌角,宮女們摸黑尋找,「以多寡精粗為勝負,謂之鬥巧」。
南北朝·【喜蛛卜巧】
稍晚於穿針乞巧,約興起於南北朝。當晚,捕小蜘蛛置於盒中,次日打開,細看是否結網。至唐朝,依據網之稀密判斷巧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到宋朝,則將蛛網形狀圓滿、美觀作為巧的預兆。
清·【種生泡巧】
七夕前,將綠豆、小麥等浸於瓷碗中,新生長的豆芽即稱為「巧芽」,等待過程則稱「種生」或「泡巧」,發芽後,以紅藍絲繩紮成一束,用以拜神乞巧。而有些地區,則在七月初一泡好巧芽,七夕當日剪芽做湯。
宋·【蜜果食巧】
七夕的應節食品,隨歷史更迭不斷更變。兩漢以前多為嘗黍,唐朝則流行斫餅,至宋朝出現「巧果」,在街市有售。巧果用油、面、糖、蜜製成,款式極多,原料有麥面、米面之異,做法上有爐烤、油炸之別,形式上有圓形、稜形之分。一些糕點鋪還會製作織女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