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抗日戰場戰鬥最激烈戰績最顯著的戰役是哪次?
戰役名稱:太原會戰
戰役時間:1937年9月11日—1937年11月8日,歷時50餘天
戰役地點:山西太原等地
參戰雙方:國民政府;日本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
指揮長官:閻錫山、衛立煌;東條英機、寺內壽一、板垣征四郎
雙方兵力:中國約58萬人;日本約14萬人
傷亡情況:中國傷亡約10萬人;日本傷亡約3萬人
戰爭結果:中方戰敗,太原陷落
主要內容: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集結十幾萬兵力,與國軍在太原周邊展開兩個月的鏖戰,意圖搶佔戰略資源,從華北戰場打通侵佔全中國的通道,橫掃全國。
太原會戰是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第2戰區部隊同日軍華北方面軍,在山西省北部、東部和中部地區進行的大規模戰略性防禦戰役。它是抗戰期間華北戰場上規模最大、戰鬥最激烈、持續時間最長、戰績最顯著的會戰。它包括天鎮戰役、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等。
南口張家口戰役後,日本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獨立混成第1旅團一部共1500餘人,於1937年9月13日佔領山西大同,立即以一部向豐鎮(今屬內蒙古)進攻,主力向雁北地區進攻。日軍第5師團從河北宣化、新保安西下,連陷廣靈、靈丘、渾源等晉東北城鎮。9月下旬,日軍統帥部命板垣征四郎率第5師團及察哈爾派遣兵團主力共5萬餘人,進攻山西內長城防線,企圖向太原城發展進攻。
中國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指揮所部退守內長城的平型關、雁門關、神池一線。以第6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為右地區總司令,指揮3個軍防守平型關東西一線;以第7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為左地區總司令,指揮4個軍防守雁門關東西一線;以第71、第72師為預備軍,位於繁峙;令第18集團軍(八路軍)第115、第120、第129師分別馳援平型關、雁門關、五台山配合作戰。
此次會戰中,八路軍積極配合國民軍作戰,大量消耗日軍的有生力量,「大日本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成為過去。可太原陷落以後,國軍在華北的正規戰爭宣告結束,日軍如願奪取了大同等地的煤炭資源。
1、欲佔華北,先攻太原
2、會戰經過
3、天鎮戰役——晉北屏障頓失
4、盤山失守
5、天鎮孤城奮戰7晝夜
6、被冤殺的抗日將領——李服膺
7、平型關伏擊戰——華北戰場的第二大勝仗
8、忻口會戰——國共配合作戰的成功範例
9、娘子關防禦戰——指揮混亂的一次重要戰役
10、太原保衛戰——太原會戰中最後的抵抗
11、守軍倉促撤退,大量傷亡
12、以身殉職的鐵血執法官——張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