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歷史上兩江總督馬新貽在南京被刺殺成奇案
馬新貽(1821~1870年)字谷山,號燕門,又號鐵舫,回族,山東菏澤人。1870年8月22日上午10點半,位於今天市第一中學的兩江總督府,結束校閱的總督馬新貽剛剛走進轅門。不知何處,突然衝出一人,拔出匕首,刺向這位封疆大吏。事發後刺客張汶祥束手就擒,翌日馬新貽不治身亡。然而審理歷時8個月,期間張之洞兄長張之萬先審未果,曾國藩赴寧再審亦不能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因為撲朔迷離,「刺馬案」被稱為清末四大奇案之首。
當時,這個突然閃出的人,邊口呼冤枉,邊跑向馬新貽,一眾隨行人員還沒反應過來,此人忽然拔出匕首,刺入馬新貽的右肋,馬便被刺中倒地。離奇的是,此人並未立馬逃走,還在原地大聲高喊:「刺客是我張汶祥!」這才被反應過來的官兵們當場緝拿。馬新貽在第二天因傷重身亡,而在當時,馬不僅是兩江總督,同時還官兼通商大臣,可謂身居要職,正是其官位做得最如日中天的時候。而堂堂兩江總督竟然在總督府被刺身亡,在當時可謂震驚全國,朝野上下對此都議論紛紛,連慈禧太后接到奏報後都吃驚地表示:「馬新貽此事豈不甚奇?」而這名叫張汶祥的男子為何「刺馬」?清廷最後經審理給出的答案卻是「實無另有主使及知情同謀之人」,後判張汶祥凌遲處死,並於馬新貽柩前被剖腹挖心,以祭奠馬新貽。
在同治四年至九年間,兩江總督署被設在府西街一帶,今天南京一中校園佔其中一部分。而當年馬新貽閱兵的場地就是現在一中的操場舊址,也是「刺馬」案的發生地。一中校址多次見證了歷史交替的一幕幕,除了兩江總督署,周瑜都督府和太平天國忠王府都曾設在此地。現在校園內建立了一面浮雕歷史文化牆,高3米、長10米,上面用黑底白線的刻法展現了這裡曾經發生過的著名歷史事件。其中就有「刺馬案」的情節,圖中刻畫了張汶祥刺殺馬新貽的一瞬間,他抓著身穿官袍的馬新貽的領子,高舉匕首向其刺去……
「刺馬」案發生後,由曾國藩第三次擔任兩江總督一職,同時他也把兩江總督署遷回了漢府街原址(今總統府所在地)。斗轉星移,當時殺氣騰騰的閱兵場在多年後卻已然是一個教書育人的校園了。許多人或許沒有想到,南京的馬台街就是因馬新貽而得的名。據《清史稿》等史料記載,馬新貽在南京任兩江總督的時候就在這裡居住,而據說他在任時其實是一個很能幹的官員,老百姓對他的評價也高,所以其死後南京的民眾為紀念他,以總督的通稱「制台」再結合他的宅邸「馬府」為名,將這裡稱作馬台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