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真的沒有固定作者嗎?三十六計出自哪朝 | 陽光歷史

 

A-A+

三十六計真的沒有固定作者嗎?三十六計出自哪朝

2017年06月16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138 次

  提起兵法《三十六計》,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雖然在民間廣為流傳,但現傳作為書籍的《三十六計》最早版本是1941年發現的。日前,在濟寧市發現了一部隋代玉簡《三十六計》,將其成書年代上推千餘年,經過相關專家研究考證,《三十六計》的作者也可以基本確定為南北朝時的名將檀道濟。

  地攤發現古玉簡冊

  發現的這些玉簡冊共計66片,單片長24厘米,寬2厘米,厚0.5厘米,平鋪長達132厘米,總重量為4.6千克。玉簡冊陰刻小篆體文字,共計919字。玉簡冊首片刻「三十六計」四字,尾片屬「開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隋代玉簡冊發現與收藏者、濟寧市的郭克義先生說,多年來他喜歡收藏,這套《三十六計》玉簡冊是他2003年偶然在濟寧市一個古玩市場發現併購藏的。發現時這套玉簡冊十分散亂,有的還斷裂了,仔細看上面有字跡,感覺年代久遠就買了下來。經過仔細認讀,才發現上面的字跡是《三十六計》。他曾請北京、南京的專家鑒定過,後來,又找到中國古玉器研究會山東省中心和山東孫子研究會。為此,中國古玉器研究會、山東孫子研究會、山東國際孫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濟寧市政協召開了專題研討會,通過專家的鑒定,才確認這是揭開《三十六計》作者之謎的重要佐證。

  古代玉書的重大發現

  古代玉書的重大發現

  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呂濟民鑒定認為:玉片《三十六計》面冊,隋·開皇,和田青玉,共66體套。殘損不大,比較完好,具有極大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是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應妥為保存。南京博物院研究員汪遵國鑒定認為:「三十六計」銘玉簡冊,和田青玉,有自然的黃褐色沁色,系年久二次氧化而形成,玉簡66件,皆長24厘米,每件皆陰刻小篆文字,起為「三十六計」,末署「開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書法工整古雅,系玉簡罕見珍品。故宮博物院周南泉研究員鑒定認為:此《三十六計》玉簡冊書法古雅,刻工極佳,內容真實可信,確屬隋代玉書,很罕見,有很高的文物和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可以確定檀道濟所著

  據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王鈞林教授介紹,現傳《三十六計》較早版本系1941年由成都興華印刷廠用土紙翻印的,封面書《三十六計》,旁注「秘本兵法」,並說明原書是手抄本,1941年在分州(今陝西省分縣)某書攤發現,抄本前部「都系養生之談,而末尾數十篇,附抄三十六計,解釋皆用兵法,然後知其果為兵法也。」1961年,收藏者叔和在《光明日報》撰文加以介紹後,又將這土紙本贈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學院。此後便出現了各種翻印和傳抄的版本。但《三十六計》一書,在20世紀40年代之前,所有史書著述中都未見記載,因此《三十六計》究竟是何人何時所著,一直沒有確考定論。

  多年來致力於研究兵學的山東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謝祥皓說,《三十六計》最早見於《南齊書·王敬則傳》。王敬則是南朝齊國將領,生於435年,卒於498年,也就是說生於檀道濟死的前1年。書中記載:「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汝夫子唯應急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被後人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也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一語。而其中的檀公就是南北朝時宋朝著名將領檀道濟。檀道濟祖籍高平金鄉,據考證即今濟寧金鄉縣卜集鄉檀莊人;生於何年不詳,死於436年。他智勇兼備,屢建奇功,史書中有「優俘善卒」、「唱籌量沙」等事例和「乃壞汝萬里長城」之名言。而檀道濟「唱籌量沙」之處就是發生在古代濟南。謝祥皓說:「可以確定《三十六計》就是檀道濟所著,而隋代玉簡冊的發現更加肯定了這個觀點。」據瞭解,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6套。每套各包含6計,總共36計。其中每計名稱後有解說,解說後有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等兵家的精闢語句。

  成書時間上推千餘年

  這件刻有「開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的《三十六計》玉簡被專家確定為隋代之物,這就說明《三十六計》在南北朝時的宋、齊年間就已成書流傳,其成書時間上推了一千多年。而且使《三十六計》的作者更加明確和清晰了,可以說,玉簡的發現以實物例證確定了這本兵學著作的作者。

  山東孫子研究會執行會長、中國古玉器研究會山東省中心主任趙承鳳認為,檀道濟作為一代名將,熟讀兵書,精通謀略,完全具備著書立說的素質和實踐基礎。如果說春秋戰國的軍事實踐活動造就了《孫子兵法》為代表的古代軍事戰略理論的話,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戰亂,又將我國古代軍事戰術理論推向新的高峰。檀道濟作為這一時代優秀軍事家的代表,總結大量的軍事實踐活動,成就《三十六計》是符合時代背景及其要求的。

  所不同的是:隋玉簡中沒有現在版本中的總說和六套計,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的題目及按。而按中多用春秋戰國及漢代戰例,但也有兩處提到宋、遼、金之事。因此可以認為《三十六計》作者是檀道濟無疑,而總說和每計的「按」可能是後世的一位深諳兵法理論、精通易經、滿腹經綸的人加上去的。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