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統治達到頂峰的標誌性事件:平定準噶爾部
准葛爾部是蒙古的一支,長期生活在今天的新疆、青海一帶。而准葛爾部就是明朝製造土木堡事變的瓦剌的後代。
明朝末年,蒙古族分裂為漠南蒙古(今天內蒙古一帶)、漠北蒙古(漠南蒙古的北方)和漠西蒙古,而准葛爾部是屬於漠西蒙古的一支。
十七世紀初,准葛爾部在其首領巴圖爾渾台吉的率領下,勢力一步步擴大,而到了其首領葛爾丹的領導下,兼併漠西蒙古其他的分支,並且控制了回部,成為能夠威脅清朝政權的強大存在。
而當時的中亞已經把葛爾丹、俄羅斯的彼得大帝以及清朝的康熙並稱為東北亞的三大首領,但是葛爾丹感覺生不逢時,正好碰上了康熙,康熙讓他沒辦法完成重新統一蒙古的美夢。而且接下來康熙親征准葛爾,數次打敗葛爾丹,在清軍的數次打擊之下,葛爾丹眾叛親離,憂傷過度,死於馬上風。
《康熙王朝》中的葛爾丹
然而康熙僅僅是挫敗了准葛爾部的計畫,准葛爾部直到乾隆年間才被完全平定。
乾隆二十年,大清帝國已經在乾隆的治理下經歷了二十年的太平,而此時准葛爾內部因為繼承問題產生了矛盾,乾隆認為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於是決定徹底平定准葛爾。
乾隆二十年清軍兵分兩路出師,共計五萬人。清軍所到之處受到歡迎,新任准葛爾首領無心抵抗。清軍窮追不捨,將其首領擒獲送往京師。
然而漠西蒙古的餘部有一個首領野心勃勃,欲效仿葛爾丹舊事,發動叛亂,乾隆不得不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再次派兵憑欄。然而這次平定過程不是很順利,清軍一路上對蒙古各部幾乎就是在搶劫,於是就遭到了漠西蒙古各部的強烈抵抗。
乾隆二十二年准葛爾部在清軍的全力追繳下全線潰敗。准葛爾部被平定。
然而在這期間,本來乾隆預計只需要幾個月時間,花費幾百萬兩白銀就可以了,但是現在竟然花費了三年時間,數千萬兩白銀,這讓乾隆惱羞成怒。而且乾隆本著為大清江山千秋萬代考慮,防止准葛爾部死灰復燃,做出決定:「總以嚴行剿殺為要」。事實上是一道滅族令。
在乾隆皇帝的威壓之下,在兆惠的親自指揮下,准葛爾部幾乎被滅族,後來的魏源估計這場屠殺超過數十萬戶,為了填補真空,乾隆從全國各地調集人口充實邊境。在新疆南北大力推行政教分離,並且將東干人遷往新疆,實行以回制回。
而乾隆平定准葛爾部以及大小和卓,代表著中原王朝終於實現了對於西域完全徹底有效的管轄。而在張宏傑先生看來,這一事件同時也標誌著乾隆盛世達到了全盛。
首先,這次平定意味著乾隆幾乎消滅了所有潛在對他有威脅的勢力,實現了政治穩定。
其次,國家的經濟實力達到了頂峰。當時清朝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再次,經過乾隆對周圍的戰爭,展現了清朝的武力強盛,而且真正對新疆、西藏以及蒙古地區實現了有效的統治。
第四,乾隆時期的中國人口,由乾隆初年的一億多,飆升到乾隆末年的近三億。
以平定准葛爾部為契機,乾隆盛世進入了全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