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打仗為什麼非要攻下城池?不能繞過去走嗎
為什麼古代打仗城池必須一座座攻下來?先說前提,只說城池不說城堡,而且只說中國不說歐洲。
為什麼要攻打城池,就是為了利用城池來降低古代軍隊在集結和支援過程中的風險。
古代打仗,主力軍隊不會傾巢而出,特別是步兵,不是像上面那種在廣場上集結幾萬人之後,排著方隊,浩浩蕩蕩一起出發。而是分階段的一波、一波的出發。各地的後續援軍也是從四面八方奔襲到集結地,合流後,再一波一波的出發。只有騎兵可以迅速集結,成建制的快速奔襲,但是騎兵培養和運維的成本太他媽高了,國家養不起那麼多的騎兵。所以就會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雙方
明明已經遭遇,但大家都不會上來就打,要麼撤退,要麼做好防禦,停下來安營紮寨。幹什麼?就是等後面的主力陸續到達後,有了勝算再打。雙方的軍隊這時候都像一條長蛇,頭遇到了,身子還分成好幾段在後面,主力更不知道哪天才會來,可能還在集結呢!集結這麼多人需要多久啊?不帶這樣行軍的!
有人說了,這不是遺失戰機,趁他們沒有做好準備之前就擊潰他們不更好嗎?如果你是騎兵,對方是步兵,可以這樣。如果大家都是步兵,還是老老實實築好工事吧。如果倉促開打,會打的很難看。例如你把眼前的敵人幹掉,他們潰退了;還沒等你休息過來,對方的援軍又來了,你也被擊退了;他們還沒休息的時候,你的援軍也來了,他們又潰退了……,如此反覆,這就成毫無戰術意義的消耗戰。
面對這樣的長龍,面對軍力集結的時間差,面對前方遭遇戰已經開始了,而後援還在路上,這時候城池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表面看一個城池不過彈丸之地,實際上城池(城市)是控制周邊廣大區域的關鍵。城市不僅可以屯駐大量軍隊,而且城市是商人、財富、情報和資源最集中的地方,想要什麼都可以通過城市的各種渠道獲得,也就是說城市可以整合、集結周邊大範圍的資源,為後方穩定提供有力保障。繞城而過,就像在自己身後給敵人留下一把尖刀,任人宰割。
我們以明朝燕王朱棣從攻打南京要先取濟南為例,來解釋古代戰爭中的幾個瓶頸:
通信情報:
四通八達的驛站系統是中國古代唯一的長距離通信方式,濟南城不拿下,山東境內的驛站都在敵人手裡,怎麼保證信息的通暢,沒有信息通暢,怎麼保證後續援軍的調度和集結?山東及周邊的敵人情報怎麼收集?
糧食徵集:
糧食徵集和補給能力是決定動員規模的關鍵,否則你就是集結了部隊,也沒能力走到目的地,半路就餓的跑光了。上哪裡去找大量的糧源?當然是城市!在山東,只有濟南府具有徵集全省各地糧食的能力,不是指武力強征,強征只能導致民反。而是通過官僚系統、商人和糧食中介渠道在山東全省進行大宗採購,當然也可以通過商人從周邊省份河南、江蘇甚至朝鮮採購。不拿下濟南,這些資源就都是敵人的。
有人說了,這不是遺失戰機,趁他們沒有做好準備之前就擊潰他們不更好嗎?如果你是騎兵,對方是步兵,可以這樣。如果大家都是步兵,還是老老實實築好工事吧。如果倉促開打,會打的很難看。例如你把眼前的敵人幹掉,他們潰退了;還沒等你休息過來,對方的援軍又來了,你也被擊退了;他們還沒休息的時候,你的援軍也來了,他們又潰退了……,如此反覆,這就成毫無戰術意義的消耗戰。
面對這樣的長龍,面對軍力集結的時間差,面對前方遭遇戰已經開始了,而後援還在路上,這時候城池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了。表面看一個城池不過彈丸之地,實際上城池(城市)是控制周邊廣大區域的關鍵。城市不僅可以屯駐大量軍隊,而且城市是商人、財富、情報和資源最集中的地方,想要什麼都可以通過城市的各種渠道獲得,也就是說城市可以整合、集結周邊大範圍的資源,為後方穩定提供有力保障。繞城而過,就像在自己身後給敵人留下一把尖刀,任人宰割。
我們以明朝燕王朱棣從攻打南京要先取濟南為例,來解釋古代戰爭中的幾個瓶頸:
通信情報:
四通八達的驛站系統是中國古代唯一的長距離通信方式,濟南城不拿下,山東境內的驛站都在敵人手裡,怎麼保證信息的通暢,沒有信息通暢,怎麼保證後續援軍的調度和集結?山東及周邊的敵人情報怎麼收集?
糧食徵集:
糧食徵集和補給能力是決定動員規模的關鍵,否則你就是集結了部隊,也沒能力走到目的地,半路就餓的跑光了。上哪裡去找大量的糧源?當然是城市!在山東,只有濟南府具有徵集全省各地糧食的能力,不是指武力強征,強征只能導致民反。而是通過官僚系統、商人和糧食中介渠道在山東全省進行大宗採購,當然也可以通過商人從周邊省份河南、江蘇甚至朝鮮採購。不拿下濟南,這些資源就都是敵人的。
補給運輸:
因為沒有好的運輸工具和存儲方式,維持和保護一條補給線的成本十分高昂。與其維護一條線,不如維護多個點。就像驛站的方式,提前在沿途準備好補給,可以保證數量而且更穩定。所以攻打沿途城池就很重要了,前軍拿下城池,後面的援軍到達後就可以得到給養補充。另外,京杭大運河是唯一可以進行大規模運輸的渠道。佔領濟南可以確保運河山東段內的安全,將來在前邊打仗,後面就不會被敵人卡住脖子。
軍力補充:
山東是人口大省,佔領濟南,可以招募全省男丁快速補充軍力。當然山東的稅收也是軍餉的重要補充。還有各種軍用物資,例如武器、火藥,都可以通過城市商人在全省的渠道獲得。這比從北京肩扛手提好多了,甚至可以做到,說好集結地址,直接快遞送貨上門,更能保證源源不斷的補充。你繞城而過,這些就都在敵人手裡,生命線隨時可能被切斷,更有腹背受敵的風險?
前線士氣:
如果以上因素,有一個不能保證,前線軍隊的士氣就會動搖。信息沒有、糧食吃光、援軍被阻、武器不足、退路已斷、腹背受敵,無論哪一個發生,在戰爭期間都會導致致命的結局。一旦敵軍來襲,本來拼一下就能打贏,如果士兵無心戀戰,關鍵時刻就可能導致全線潰退。
沿途劫掠為什麼不可行?
小規模的軍隊沿途劫掠是可以的,但是大規模軍隊是不可能的。因為軍隊前鋒已經劫掠光了,後面看到的都是一片焦土。老百姓也不是傻瓜,聽說軍隊來了,早就藏起糧食,拿著細軟躲進深山,你去哪裡劫掠?還有憤怒的百姓會組成鄉勇進行不斷襲擾,趁著人困馬乏的夜裡,縱火、炸營……那不等同於給敵人送志願者,自己陷入人民戰爭的海洋嗎?
什麼情況下可以繞過城池?
在不需要補給線,快速奔襲,快攻快出的情況下,可以繞過。
這在古代戰爭中,只有騎兵可以做到。燕王就是防禦蒙古的,所以朱棣的騎兵數量和質量是具有絕對優勢的。
建文二年朱棣強攻濟南不破,被迫撤退。
建文四年朱棣吸取教訓,直接繞過濟南,快速行軍直取南京,才幹掉建文。
還有周邊外圍的遊牧民族對中原三千年來不斷的襲擾,都是繞過城池的,匈奴、柔然、鮮卑、拓跋、突厥、契丹、女真、吐蕃……快速繞過,直取京城的精彩戰役都是如此。
偶爾我們逆襲,例如霍去病和衛青深入漠北對匈奴的出擊,也是如此。
為何消耗戰沒有意義呢?畢竟消耗戰對人多或者是資源多的一方有利呀?
為了消耗而消耗沒有任何價值,達到戰術目的才是最重要的。換位思考,你帶著一千疲憊不堪的士兵行軍,到達一個從來沒來過的陌生地方,可能是敵人的地盤,突然聽說前方有敵軍,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衝上去,把自己和弟兄的命都拼上,玉石俱焚?不,你的第一反應是擔心對方人太多,想知道對方多少人吧!排出輕騎兵偵查,同時通知後隊變前隊,隨時準備撤退,如果情報回來說對方人很多,不要猶豫,趕快有組織的撤退,和後面的援軍合流後再進攻。如果對方人少,也可能是陷阱,不能沖,找個有利地形,構築防禦工事,安營紮寨。因為信息不對稱造成雙方都很恐懼,都不知道對方有什麼陰謀,這時候經驗豐富的主將都會選擇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停下、防禦、觀察或撤退。
古代戰爭號稱幾十萬人,有可能是幾十萬人次!
《孫子兵法》說「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注意是 70 萬家,不是 70 萬人。而且這些只是「怠於道路」,提供後勤運輸的老百姓,還沒有統計那些從事生產的人。所以如果是出兵幾十萬,全都是士兵乾貨,那提供補給的後勤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幾十萬的軍隊需要多少糧食、軍餉?在農業社會,就算你能生產出來,你也不能徵集上來。
不過遊牧民族在後勤上有先天優勢。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是徵調了整個草原的部落,十幾萬騎兵加上幾十萬的部眾和幾百萬的牛羊全部西進,蒙古草原幾乎清場。直到西征結束後才陸續返回草原。這種移動的大本營就像航空母艦,騎兵就像古代的空軍,隨時可以進行跨越數百里的快進快出的攻擊,打完了就可以返回補充給養。
可是中原農耕民族做不到啊!所以,真實參加戰鬥的可能只有數千、數萬人(到頂了)。但是,較長的時間尺度內,通過陸續的援軍和輪替作戰,前後參戰累計達幾十萬人次,這是有可能的。
典型的,例如長平之戰,就是打了三年多,開始兩國前線真正交鋒的可能就是幾千人,隨著戰事擴大,逐漸增兵到幾萬,因為以戰國時期的國力,這是極限了。後勤的能力決定了前線的士兵規模,就像植物,只有地下的根系逐漸發達,提供了足夠的養料,地上的枝葉才能茂盛。
趙國有多少人口和成年男子先不說。在先秦農業生產水平極低的情況下,需要多少農民才能養活一個士兵,需要多少人和車輛才能把糧食運送過去,需要多少工匠製作武器,需要多少青銅,銅礦石如何運來,需要多少木炭冶煉銅,趙國哪來支撐這些資源的財政收入?這只是步兵,騎兵呢?不要忘了,趙國並不是只有秦國一個敵人,北有匈奴和燕,東有齊,南有韓、魏、楚,沒有一個善茬,難道不需要防禦?
所以前線幾萬人看似不多,但是在從咸陽到長平,從長平到邯鄲這條線上,全是分批支援和輪替作戰的士兵,而最多的是往返兩地提供戰爭物資的人,這些人可能超過幾十萬。兩國境內的人也源源不斷的集結和輪替,三年統計下來,僅趙國的兵力人次就能達到四十萬了,如果算上後勤支援的老百姓,超過百萬人次是沒問題。
戰國時代為了嚇唬別人,把自己的規模說的很大,把後勤人員也加上,什麼都往 10 倍裡乘,反正也無人查證,這是可以理解的。戰功也是,你不是吹你人多嗎,我把戰績也往 10 倍裡乘,10 個人頭裡,9 個是無辜老百姓的頭不就行了。最後被坑殺的四十萬趙軍,應該是士兵 + 後勤 + 百姓算到一起的數量。
至於寫史書的人,也無法核實數據,只能按這個合計數去記錄了。因為寫《史記》的年代(公元前 110 年)距離戰爭發生(公元前 260)晚了 150 年,《資治通鑒>更是戰後一千年後的事情(公元 1084),他們如何核實這些數字的,或者他們不在乎數字準確與否,更關注對後世的現實借鑒意義。
就算寫史書的人活在當時,他也無法得到準確的數字。因為數據分散在全國各地,戰場的情況隨時變化,參戰人數也是動態的,戰敗的一方數字更難查證。在這種情況下,古人的統計方式可能只有兩種,在戰後,粗略統計戰前和戰後的人口損失,計算傷亡。或者統計各地方每次徵兵和勞役的輸出人口數,因為有養傷的士兵和返鄉輪替的勞役,所以記錄存在重複,他們也沒辦法查驗哪裡重複了,最後的統計數應該更貼近於人次。
就像現在的克強指數,靠貸款量、發電量、貨運量才能準確估計經濟形勢。我們也必須從當時的經濟水平來估算參戰人數的上限,才是最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