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朝鮮甲申政變:袁世凱竟然率兵搶國王
在中國近代史上,袁世凱似乎已是蓋棺論定的人物。一個世紀以來,史學界眾口一詞,對他均持否定的評價,「竊國大盜,一世奸雄」即足以涵蓋袁世凱的一生。然而,人性是複雜的,一百年前的社會環境也是複雜的,北洋集團影響和左右了清末民初三十多年的政局,對其核心人物袁世凱的評價並不是簡單的肯定或否定便能概括的。長期以來,歷史教科書告訴我們,戊戌六君子的血染紅了袁世凱的頂戴;小站練兵使他獲得慈禧和榮祿的青睞;山東巡撫任上剿殺義和團更使他飛黃騰達。然而,性格決定命運,袁世凱的鋒芒早在二十三歲時便已銳不可當,他發跡的地點不在中國,而在朝鮮。
甲申政變突然爆發
在壬午事變中,由於慶軍搶先於日本登陸,迅速平定了朝鮮境內的叛亂,又扶持李熙掌權,朝鮮王室對清廷的向心力大大增強,請求清廷幫助善後,而清政府也藉機對朝鮮實行了全面控制。日本被清軍搶佔了先機,沒能達到預想的目的,但日本人在其後和朝鮮簽訂的《濟物浦條約》中獲得了五十萬元的賠款和在漢城駐軍的權利,當然,這是清政府為了息事寧人而指示朝鮮作出的讓步,以免日本心懷怨恨,再來滋事。
然而,日本絕不會接受這樣的好意,他們把侵佔朝鮮看作實現其大陸政策的跳板,是必爭之地,因此極為反對和仇視清政府對朝鮮的控制。擁有了在漢城的駐軍權後,日本開始緊鑼密鼓地實施插手朝鮮內政、扶持「開化派」的策略,試圖推翻親華的後黨政權,為將來鋪路。由於吳長慶幫助閔妃平息了壬午兵變,成為她堅強的軍事後盾。因此,當閔妃掌權後,親華成了必然的選擇,那些由她提拔上來的親華派官員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股牢不可破的勢力。壬午之後,朝鮮一批激進青年流亡日本。明治後期的日本發展令他們大開眼界,欽羨不已。相形之下,朝鮮卻泥古不化,死氣沉沉,因此頓生親日背華之心。這幫青年組織了「開化黨」,主張「外結日本,內行改革,聯日排清,脫離中國,宣佈朝鮮獨立,實行君主立憲」。親日力量自然形成,樸泳孝和洪英植等人皆為「開化」中堅。
開化黨一回國,朝鮮新舊兩派立即涇渭分明。一方親日,一方親華,明爭暗鬥,勢同水火。新舊兩派的鬥爭遠遠超出了朝鮮內政的範圍,成為中日兩國外交爭端的前台戲。起初,開化黨的實力遠遜於守舊派,只能在有限的職權範圍內通過漸進改良的方式推動一些小的改革。轉機出現在李熙身上。李熙喜歡聽外國新聞,樸泳孝經常借此進宮,向國王講述國際形勢和各國的政治制度,力陳改革與自立的刻不容緩,獲得了李熙的信任和支持。開化派在現行的權力框架中長袖善舞,實施了許多改革措施。守舊派出於自身利益,不斷阻撓並破壞開化派的改革運動。他們將樸泳孝調離漢城,想以此架空開化派,使其改革運動受挫。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中國南方形勢危急。5月,吳長慶奉調率領三營慶軍回國駐防,力量對比開始向開化黨傾斜。由於清軍在戰爭中節節敗退,清廷在朝鮮的威望大大降低,原想托庇於清廷保護的王室和親華派也開始動搖。開化黨和日本認為清廷在戰爭期間無暇北顧,是發動政變的絕好時機,遂決意起事。政變發生之前,袁世凱已經察覺到情況有異,他將朝鮮山雨欲來的緊張局勢函告給了李鴻章並提醒他,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將在八九日內返回漢城,屆時可能會有事發生。1884年12月4日,甲申政變在沒有任何預兆的前提下突然爆發。當晚,開化派重要成員,時任郵局總辦的洪英植以慶祝郵政大廳落成的名義邀請守舊派大臣和外國使節赴宴。日使竹添托病不出,袁世凱察覺氣氛有異,也推托不去,只有中方總辦朝鮮商務委員陳樹棠、守舊派大臣閔泳翊等出席。
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中國南方形勢危急。5月,吳長慶奉調率領三營慶軍回國駐防,力量對比開始向開化黨傾斜。由於清軍在戰爭中節節敗退,清廷在朝鮮的威望大大降低,原想托庇於清廷保護的王室和親華派也開始動搖。開化黨和日本認為清廷在戰爭期間無暇北顧,是發動政變的絕好時機,遂決意起事。政變發生之前,袁世凱已經察覺到情況有異,他將朝鮮山雨欲來的緊張局勢函告給了李鴻章並提醒他,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將在八九日內返回漢城,屆時可能會有事發生。1884年12月4日,甲申政變在沒有任何預兆的前提下突然爆發。當晚,開化派重要成員,時任郵局總辦的洪英植以慶祝郵政大廳落成的名義邀請守舊派大臣和外國使節赴宴。日使竹添托病不出,袁世凱察覺氣氛有異,也推托不去,只有中方總辦朝鮮商務委員陳樹棠、守舊派大臣閔泳翊等出席。
席間,開化派黨徒在廳外放火,賓客以為有人在燃放煙花,紛紛外出觀看。這時,埋伏在廳外的開化派黨徒一擁而上,將閔泳翊亂刀砍倒,一時間賓主皆做鳥獸散,各自逃命。黨徒們趁亂入宮,謊稱清軍作亂,恐嚇威逼國王李熙寫下了「日本公使來衛朕」的敕書,由樸泳孝按預定計畫持敕書引日使竹添帶兵入宮,並將國王和閔妃遷往景佑宮。控制了王宮的日軍和開化黨新軍矯詔召守舊派重臣入宮,以逸待勞,來一個便處死一個。翌日,開化黨組成新政府,以國王諭旨的形式函告各國使節,那些早已同他們達成默契的使節紛紛配合演戲,晉謁國王,恭祝新政,政變似乎大功告成。
袁世凱一戰成名
由於事出突然,袁世凱等人起初並不知道發生了政變。在接到陳樹棠的報告後,袁世凱當即帶兵二百人趕赴郵局,但早已空無一人,日本使館也大門緊鎖。袁世凱帶兵沿宮牆巡視,遇到疾行的韓軍,問其所往,回答是奉命入宮禁衛。巡視至宮門時,發現宮門已閉。直至拂曉收隊,還是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情。到了次日下午,才探明政變真相,當得知相熟的大臣們都已經遇害身亡時,袁世凱的心情極為沉重。當時,中朝間的公文都要靠北洋的兵船送到天津的北洋衙門,往來一次需要好幾天時間。如果按常規請示,重大事變的應對決策必由北京的清廷最高層來拍板,時間的延誤也就無可避免,而挽回大局的機會就可能失去了。在這個重要的歷史關頭,袁世凱表現出了勇於任事、處事果斷的心理素質。
在開化黨公佈新政府的成員名單時,駐朝的清軍將領們也在磋商對策。吳兆有和張光前兩個將領均表示「沒有北洋的命令,不敢輕舉妄動」。袁世凱強調情況緊急,已不可能待命而行。陳樹棠則向眾人轉達了美、英、德三國使節要求清軍暫緩行動的勸告,並表示自己意見相同,認為這樣可以避免師出無名,釁自我開。金允植也來函請清軍按兵不動,以免傷及被日人挾持的國王。會商的結果是,清軍暫不出動,由陳樹棠、吳兆有緊急函告李鴻章朝鮮發生政變,請求增兵並指示應對策略。袁世凱則負責聯絡爭取由他編練的朝鮮新軍。當晚,袁世凱向新軍發放上等成色的黃金六百兩,與左右營指揮官金鐘呂、申泰照秘密約定次日入宮,共同護衛國王。第二天上午,開化派政府發佈改革政綱,漢城居民得知政變是開化黨勾結日本人所為,一時人心思亂,舉國惶恐。倖免於難的守舊派成員紛紛跑到清軍大營,「痛哭乞師」,要求出兵勤王,眾人仍是猶豫不決。
在兩次致函國王,要求晉謁並帶兵入衛王宮的請求被拒後,袁世凱認為事態緊急,間不容髮,力主入宮戡亂。為了打消眾人的疑慮,袁世凱承諾「如果因為挑起爭端而獲罪,由我一人承當,決不牽連諸位」。見眾人首肯,袁世凱立刻率一營官兵及朝鮮新軍左右營趕赴王宮。一入宮,便遭到守軍的猛烈射擊。清軍果斷還擊,雙方展開了激戰,宮內頃刻大亂,閔妃攜王子趁亂逃出宮門,投奔清軍大營。袁世凱攻至景佑宮,發現國王已被轉移,遂與退守樓台的敵軍展開新一輪的激戰。袁世凱身先士卒,即使屍體滿路也毫無懼色,奮勇當前。正膠著間,守軍中數百個之前蒙袁世凱督導訓練的士兵臨陣倒戈,加入了清軍一方,戰局立刻急轉。
竹添首先動搖,率領日軍退回了使館。樸泳孝等政變骨幹亦隨之逃跑,一路上受到聚集在宮外的市民的追打,洪英植等人護衛國王出宮赴北廟避難。整個戰鬥持續了兩個小時,清軍大獲全勝,但遺憾的是仍不見國王的蹤跡。袁世凱重金懸賞打探國王去向,夜間才得知其下落,立刻派兵前去搶奪,洪英植試圖阻攔被殺。次日,國王移居袁世凱所部軍營,召集原政府成員金弘集、金允植等,商議善後,組成新政府,並召見各國使節,告知政變平息。竹添因使館連日遭到憤怒的漢城民眾的圍攻,驚懼交加下,自焚使館,逃往仁川的日本領事館躲避。甲申政變以中國大勝,日本慘敗而告終。袁世凱一戰成名,應國王之邀,居於偏殿樓下,朝夕接觸會晤,成為清廷在朝鮮的實權人物。
無論是日方還是中方,其軍事行動都是未經政府批准的。成功則罷,一旦失敗,將會承擔嚴重的責任。因此,這種鋌而走險的行為一旦發動,就必須一氣呵成幹到底。在這場對雙方領軍人物個人意志的考驗中,袁世凱勝,竹添敗。這一戰促成了袁世凱的崛起,此後十年,他成為清政府駐朝鮮的頭號人物。在李鴻章的遙控下,袁世凱恩威並施,全面控制了朝鮮的內政外交。同時,經此風波,朝鮮加快了改革的步伐,要求獨立自主的呼聲日漸高漲,對清廷的向心力逐漸減弱,對朝鮮官民而言,歷史已經揭開了新的一頁。而日本方面,一次小的失敗並未阻擋其擴張稱霸的野心,日本人痛定思痛、枕戈待旦,十年之後,借朝鮮的另一次內亂——東學黨起義,挑起了中日甲午戰爭。這一次,清廷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