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位帝王駕崩之謎 這些致死原因現在仍在發生! | 陽光歷史

 

A-A+

19位帝王駕崩之謎 這些致死原因現在仍在發生!

2016年06月03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254 次

  5個清帝「年關難過」

  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閻崇年,曾經在央視的《百家講壇》裡提出這一現象——清朝12個皇帝中,有10個人是在兩個時間段死的:一個是在冬天,農曆的臘月、正月;一個是在夏天,農曆的七月、八月。閻教授在接受健康時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在清朝的12個皇帝中死於臘月、正月的皇帝有康熙(農曆十一月)、同治、順治、乾隆、道光,一共5位;死於七、八月夏季的,也是5個人,嘉慶、咸豐、努爾哈赤、皇太極、雍正《黃帝內經》認為「非其時則微,當其時則甚,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就說人體有病,陰陽失調,在他跟時間的節律相違背的時候,就加重,就可能死亡。從這裡我們可以知道,臘月、正月易死人並不是一個偶然或神秘的現象,而是於某些方面疾病在這種氣候下高發有關。滿族貴族的飲食沿習了他們早先在東北的生活習慣,看清帝的食譜,雖然各類菜餚豐實,但蔬菜水果所佔比重非常少。

  閻崇年指出,清帝喜食「厚味」,嗜吃肉類,尤其是肥豬肉和肥鴨肉。從清宮的檔案裡可以看出,一個皇帝吃飯,一天供應大油一斤。清宮裡頭薩滿祭祀,殺豬,殺豬前先把豬的耳朵用蠟灌上,灌它叫,叫「領牲」,然後就殺了。把豬血接上後去皮。在坤寧宮,支起大鍋灶就在那兒煮,皇帝等就在炕上,就吃這個「胙肉」,即祭肉。乾隆帝的飲宴菜餚中以雞、鴨、魚、豬、羊、鹿、鵝肉等為主,即使是早膳中也有肥鴨肉出現。他愛吃一種「蘇造肉」,就是用五花肉加上丁香、官桂、甘草、砂仁、蔻仁、肉桂等九味藥料烹製而成的一道厚味肉菜。由於皇帝們愛吃肉,皇宮裡為了肉的保鮮也是想盡辦法。醫學史研究專家梁峻教授介紹說,在清朝的皇宮裡就已經有了「冰箱」。

  他們的「冰箱」當然不是用電的,而是燒製的厚厚的瓷皿,有蓋,外面是綠色的琉璃瓦。梁峻分析說,由於瓷本身較涼,厚厚的可用來隔絕外界的熱氣,裡面再放上冰塊,肉就放在冰塊上,蓋上蓋子,肉就可以保鮮好幾天了。除了飲食上多油膩之外,在一年中最冷的季節裡,平時很注意運動的皇帝們活動量就大大減少閻崇年指出,清朝前期的幾位皇帝,射獵、騎馬、征戰、出巡,運動量很大,但到冬天就不活動了,活動很少,氣候又冷,血管又收縮,再加上其他一些疾病,身體很容易出危險。

  據閻崇年統計,夏季(農曆七八月)也同樣是清朝皇帝死亡的高發時間。清朝的皇帝胖子多,對於胖人來說,高溫極易導致心腦供血不足。因為胖人的血管壁上沉積著大量脂肪,血液中也有大量脂質斑塊,容易使動脈形成粥樣硬化,加劇血管堵塞,影響體內血液循環,減緩新陳代謝。高溫的天氣裡,體內水分流失多,血黏稠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這使血的攜氧量下降,心臟負荷加重,心率加快,極易引發血栓、栓塞、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死亡。

  看起來是不是很眼熟?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心血管疾病也同樣是現代人的高發病。看過宋、清兩朝的帝王故事,注重健康的現代人更應引以為戒,切莫掉以輕心。

  東漢皇帝多病短命

  據閻崇年統計,夏季(農曆七八月)也同樣是清朝皇帝死亡的高發時間。清朝的皇帝胖子多,對於胖人來說,高溫極易導致心腦供血不足。因為胖人的血管壁上沉積著大量脂肪,血液中也有大量脂質斑塊,容易使動脈形成粥樣硬化,加劇血管堵塞,影響體內血液循環,減緩新陳代謝。高溫的天氣裡,體內水分流失多,血黏稠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這使血的攜氧量下降,心臟負荷加重,心率加快,極易引發血栓、栓塞、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導致死亡。

  看起來是不是很眼熟?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心血管疾病也同樣是現代人的高發病。看過宋、清兩朝的帝王故事,注重健康的現代人更應引以為戒,切莫掉以輕心。

  東漢皇帝多病短命

  再講一朝帝王故事,說說生活方式糟糕會有多大壞處。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周貽謀曾指出,整個東漢時期總共有14個皇帝,在9個成年皇帝中,活到40歲以上的僅有3人,其他6人都是英年早逝的短命者。其中,東漢開國皇帝即光武帝劉秀享年62歲,算是年壽最高的;漢明帝劉莊享年48歲,漢獻帝劉協最終活了54歲。其他6個皇帝都死得很早,如漢章帝劉炟終年31歲,和帝劉肇僅僅活了27歲,安帝劉祜死於32歲,順帝劉保死於30歲,桓帝劉志享年36歲,靈帝劉宏終年34歲。儘管造成這些帝王早死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一條,無疑跟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太壞有關。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對東漢末年哲學家、文學家仲長統的論斷作了引述。據記載,當時的王公貴族或是整天在家裡宴飲醉飽,或是外出到處遊蕩尋歡作樂。有些人尚未到達性成熟的年齡,卻過早地生育子女,本身還是幼稚孩童便擅自耗損精血,或者正處於生病期間又肆意放縱房事。他們的精子質量低劣,血脈尚未充實,此時勉強生育子女就會造成先天性的缺陷。在這種情況下孕育出來的孩子,身體很柔弱。而後天的養護又很不得法,常以厚重的衣被捂得體內高溫高熱不止,再加上令其多食肥甘厚味來損傷其臟腑,孩子無論先天後天全都受到損傷,必然更加脆弱多病。此種羸弱多病的孩子尚未生長壯實,又放縱情慾,於是柔弱的嬰幼兒一代代地出生,疾病也一代代地遺傳下去。乃至形成惡性循環。

  要健康就記住一句話:多動腿,管住嘴!

  唐太宗,死於丹藥中毒

  最後再說一點題外話,其實,排在帝王死亡率第一位的是中毒,包括丹藥中毒、酒精中毒、春藥中毒等。腦血管疾病與精神疾病只能分列二三位。這是歷史學者史泠歌在《宋代皇帝的疾病、醫療與政治》一書中統計了有生卒可考的三百一十位中國皇帝後得出的數據。而且,你可能不知道,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就是死於長生藥。

  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藥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章原曾作一文:《唐太宗:第一個死於長生藥的帝王》。文中指出,李世民生於公元598年,卒於649年,壽命還不到52歲,即便是在人均壽命不長的古代,也難稱長壽。這一方面和他晚年疾病纏身有關,另一方面更直接的原因則是服食所謂長生藥,加劇病情,可謂死於丹藥之手。從種種蛛絲馬跡來看,李世民的身體素來並不太好,特別是三十歲之後,更是多種疾病纏身,其中尤以「氣疾」、「風疾」反覆發作,給他帶來了莫大的痛苦。

  唐太宗所言「氣疾」到底是什麼疾病,史載不詳,難以定論,有觀點認為所謂「氣疾」指「狂易癲眩,驚悸癇瘈,心神不定之證」,類似於今天的精神失常、頭暈目眩等病症,可備一說。「氣疾」之外,唐太宗還患有「風疾」。「風疾」在中醫學上是一個極為寬泛的概念,從記載來看,可能是一種帶有某些遺傳性質的疾病,因為有著血緣關係的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順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都先後患有此病。儘管採取了各種措施,也延請名醫治病,但始終未能徹底治癒,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特別是公元645年東征高麗之後,還引發了毒瘡,一度無法站立行走。無奈之下,他只能專心靜養,朝廷大事交給太子處理。隨著健康狀況的每況愈下,唐太宗很自然地開始留心起有關醫藥、養生方面的知識。貞觀十七年,他以帝王之尊,竟然親自前往當時年逾百歲的名醫甄權家裡,「視其飲食,訪以藥性」,還贈授其官職,賞賜衣物等。很顯然,唐太宗希望向甄權請教養生之道,並咨詢某些藥物的特性,其求生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見一斑。

  

  除了求助於醫家之外,他更多地關注起神仙之術,並開始服用丹藥。公元647年,親近的大臣高士廉故去,唐太宗準備親自前往弔喪,大臣房玄齡、長孫無忌勸諫時明言:「陛下餌金石,於方不得近喪。」可見,此時的唐太宗已經服食丹藥有一段時間,在此之前,他還曾經賞賜大臣鐘乳。顯然服食丹藥並未奏效,唐太宗不但沒有醒悟,反而認為是本土的煉丹水平不夠,「外來的和尚會唸經」,他將希望寄托在了胡僧——來自古印度的那羅邇娑婆寐身上。該胡僧號稱已經二百歲,深諳長生之術。唐太宗對此深信不疑,將其尊為上賓,給以豐厚的待遇,請胡僧按照天竺國的秘方來配置長生藥,甚至讓堂堂的兵部尚書協助此事,擔任監工。至於胡僧配製藥物所需的各類靈草秘石,更是舉國之力,不論多麼珍奇貴重,都派人想法獲得,可謂勞民傷財。

  經過差不多一年的時間,在唐太宗的一再催促下,胡僧總算是把「長生藥」配製出來了。唐太宗迫不及待地按方服食,然而諷刺的是,不但沒有就此輕身飛舉,反而病情加重,臥床不起,很快就一命嗚呼!據記載,唐太宗當時的主要症狀是極為嚴重的腹瀉,朝野將太宗之死歸於胡僧的「神藥」,認為是服食丹藥之後中毒所致。然而太醫們均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看著太宗駕崩。盛怒之下,當時便有人建議將胡僧處死,但又顧慮此事傳出去,「恐取笑狄夷,法遂不行」。於是,這個騙術並不高明的胡僧居然僥倖活了下來。唐太宗因服食丹藥而亡,當然不是什麼光彩事,史書對此自然不會大肆聲張。但在唐代似乎也並不諱言。後來,唐高宗也曾準備服食另一胡僧配製的「長年藥」,大臣勸諫時,就舉太宗服丹之事為教訓,幸好唐高宗聽勸,遂停止服用。

  雖然有了唐太宗服食丹藥致死的先例,但是唐朝的君主中熱衷於此術者仍絡繹不絕,深受其害乃至於死亡者先後有六帝之多。清代著名學者趙翼在《二十二史札記》中專門撰文論述「唐諸帝多餌丹藥」,他認為唐穆宗、唐敬宗本身昏愚,被丹藥所惑並不奇怪,然而唐太宗、唐憲宗、唐武宗、唐宣宗都屬於英明之主,他們的教訓在於「實由貪生之心太甚,而轉以速其死耳」。更令人扼腕歎息的是,其實唐太宗在當政之初,對於神仙長生術的態度是相當理智而清醒的!貞觀元年,他在同大臣談話時,曾嘲笑秦皇、漢武求仙的荒唐,並直言「神仙事本虛妄,空有其名」。即便是貞觀十一年時,他還在詔書中明言:「生有七尺之形,壽以百齡為限……雖復回天轉日之力,盡妙窮神之智,生必有終,皆不能免。」可見,他認為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不可能免於死亡。言猶在耳,唐太宗卻已重蹈秦皇、漢武覆轍,轉而沉迷於丹藥,並由此喪生,真可謂極大的諷刺!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