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史上誰以仁德寬厚成就大漢帝王千古佳話
在劉邦的眾子中,劉恆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個,這和他的母親有關。母親薄姬原是項羽所封魏國王宮的宮女,在劉邦打敗魏國後,將許多宮女選進自己的後宮,後來便和薄姬生了文帝劉恆。但劉恆出生後,薄姬卻遭到劉邦的冷落,地位一直是「姬」,沒有升到「夫人」,所以,文帝劉恆從小就做事小心,從不惹是生非,給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劉恆八歲時,三十多位大臣共同保舉他做了代王。雖然地位沒其他王子那樣顯赫,但這恰好幫文帝躲過了呂後的迫害,幸運地活下來,後來又幸運地登上了皇位。
公元前18O年七月呂後去世,九月,周勃、陳平巧設計謀,滅了呂後所有親信,迎來代王恆公,擁立為皇帝,即漢文帝,時年二十三歲。恆公即位後,以高祖邦公的既定方針為基礎,推行了一系列治國利民政策,開創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文帝的仁德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廢除了連坐法和肉刑。文帝認為,法令是治理國家的準繩,是用來制止暴行,引導人們向善的工具。既然犯罪的人已經治罪,就不應該株連他們無罪的父母、妻子、兒女和兄弟。而且法令公正,百姓就忠厚,判罪得當百姓就心服。後來齊國的太倉令淳於意犯了罪,應該受刑。太倉令的小女兒緹(音「提」)縈(音「營」)向朝廷上書說願意入官府為奴婢,以免除父親的刑罰。文帝憐憫緹縈的孝心,同時認為是自己的道德不厚教化不明,就下詔廢除了黥、劓、刖等肉刑,改用笞刑代替。因為取消了嚴苛的刑罰,文帝時許多官吏能夠斷獄從輕,持政務在寬厚,不事苛求,因此獄事簡省。
(二)讓諸侯回到各自的封國。為了不勞苦百姓和節省財力,文帝二年(前178年)十月,下令居住在長安的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國。一方面可以省卻百姓供應運輸給養的勞苦,節約人力和財力;一方面列侯也可以教導和管理封地的百姓。次年,還把授兵權或調軍隊的銅虎符,和使臣出使所持的竹使符發給各封國丞相和各郡郡守。
(二)讓諸侯回到各自的封國。為了不勞苦百姓和節省財力,文帝二年(前178年)十月,下令居住在長安的列侯回到各自的封國。一方面可以省卻百姓供應運輸給養的勞苦,節約人力和財力;一方面列侯也可以教導和管理封地的百姓。次年,還把授兵權或調軍隊的銅虎符,和使臣出使所持的竹使符發給各封國丞相和各郡郡守。
(三)恭儉的作風勤儉的品德。文帝從代國來到京城,在位二十三年,宮室、園林、狗馬、服飾、車駕等等,什麼都沒有增加。但凡有對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廢止,以便利民眾。文帝曾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來工匠一計算,造價要值上百斤黃金,於是文帝便放棄了。文帝平時穿的是質地粗厚的絲織衣服,對所寵愛的慎夫人,也不准她穿長得拖地的衣服,所用的幃帳不准繡彩色花紋,以此來表示儉樸,為天下人做出榜樣。文帝規定,建造他的陵墓霸陵,一律用瓦器,不准用金銀銅錫等金屬做裝飾,不修高大的墳;要節省,不要煩擾百姓。文帝還下令撤銷衛將軍統轄的保衛自己的軍隊。現有馬匹,只留下日常所需要的,其餘的都交給驛站使用。
(四)慎於用法寬厚待民。文帝執政以來廢除了法令中的誹謗朝廷、妖言惑眾以及百姓批評朝政有罪的罪狀,他認為,古代治理天下,朝廷設置進善言的旌旗和批評朝政的木牌,可以打通治國的途徑,招來進諫的人。而這條罪狀就使大臣們不敢完全說真話,做皇帝的也無從瞭解自己的過失。群臣中如袁盎(音,去聲「昂」)等人進言說事,雖然直率尖銳,而文帝總是寬容採納。
(五)發展農業與民休息。在治理國家方面,文帝更是以仁德為本,採取「無為」方式。文帝十分重視農業,他認為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因此即位後多次下詔重視農桑,並按戶口比例設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幹員,經常給予他們賞賜,以鼓勵農民發展生產。同時還注意減輕人民負擔,降低田租和賦稅,減輕徭役。在對待匈奴的問題上,文帝或戰或和,完全從百姓的利益出發。雖然匈奴多次背約入侵劫掠,而文帝卻只命令邊塞戒備防守,不發兵深入匈奴境內,不願給百姓帶來煩擾和勞苦。在對待臣子上,文帝也十分寬容,認為百官的過錯,應當由自己一人承擔責任。大臣中如張武等人接受別人賄賂的金錢,事情被發覺,文帝就從皇宮倉庫中取出金錢賜給他們,用這種辦法使他們內心羞愧,而不下交給執法官吏處理。吳王劉濞謊稱有病不來朝見,文帝就趁此機會賜給他木幾和手杖,以表示關懷他年紀大,可以免去進京朝覲之禮。
文帝在位23年,常常自省。他認為如果君主不賢德,施政不公平,那麼上天就顯示出災異現象,告誡他治理得不好。也就是說天下的治與亂,責任在我一個人,你們眾位執掌國政的大臣好比是我的左膀右臂。我對下不能很好的治理撫育眾生,對上又牽累了日、月、星辰的光輝,以致發生日蝕,我的無德實在太嚴重了。文帝還告誡大臣說;「你們都要認真想想我的過失,以及你們知道的、見到的、想到的我做得不夠的地方,懇請你們告訴我,並要推舉賢良方正,能直言進諫的人,來補正我的疏漏。」公元前159年,天下乾旱,發生蝗災。文帝施恩於民:詔令諸侯不要向朝廷進貢,解除民眾開發山林湖泊的禁令,減少宮中各種服飾、車駕和狗馬,裁減朝廷官吏的人數,打開糧倉救濟貧苦百性,允許民間買賣爵位。文帝一心致力於用仁德感化臣民,因此天下富足,他所在位的23年,以仁德寬厚成就了大漢皇帝的千古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