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皇后被廢長門的真正原因:漢武帝廢後之謎 | 陽光歷史

 

A-A+

漢武帝皇后被廢長門的真正原因:漢武帝廢後之謎

2015年09月02日 歷史解密, 漢朝皇帝, 皇帝的女人們 暫無評論 閱讀 847 次

  「望見葳蕤舉翠華,試開金屋掃庭花。須臾宮女傳來信,言幸平陽公主家。」這是唐朝大詩人劉禹錫筆下的《阿嬌怨》的七絕詩。短短四句小詩講述了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后陳阿嬌從萬千寵愛到長門宮冷的非常人生。而對於這位大漢王朝的皇后為什麼從萬千寵愛到長門宮冷的原因,人們普遍認為是「巫蠱」惹的禍。其實,讓漢武帝劉徹非要將她打入冷宮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位被「金屋藏嬌」的陳皇后曾經有過為古代男人,尤其是貴為九五至尊的皇帝所不能容忍的「磨鏡」行為。

  陳阿嬌,大漢王朝孝武陳皇后,是西漢武帝劉徹的原配妻子,血緣上也是武帝的嫡親姑表姐。陳阿嬌可謂是西漢帝室的天皇貴胄:漢文帝劉恆是她的外公,漢孝文皇后竇氏是她外婆,漢景帝劉啟是她的舅舅,漢武帝是她表弟兼丈夫。陳阿嬌的父親是世襲堂邑侯陳午,乃漢朝開國功勳貴族之家;母親是漢景帝劉啟的唯一的同母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是當時朝廷中舉足輕重的人物。陳阿嬌自幼就深得其外祖母,也就是漢景帝劉啟之母竇太后的寵愛。

  漢景帝的薄皇后一生無子,也就沒有了嫡長子。因此,漢景帝便遵照「立長」的傳統立自己的庶長子劉榮為太子。而劉嫖希望自己的女兒陳阿嬌能成為大漢的皇后,就想把女兒許給太子劉榮。不料遭劉榮生母栗姬無禮拒絕。館陶長公主一時震怒,遂起廢太子之心。當時,膠東王劉徹的生母王娡只是漢景帝后宮裡一個地位普通的「美人』」。然而,這位王美人聰敏世故,一見有機可便乘立刻屈意迎合,千方百計討好館陶長公主,為自己的兒子謀奪太子之位。


  據有關資料記載,「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於猗蘭殿。年四歲,立為膠東王。數歲,長公主嫖抱置膝上,問曰:『兒欲得婦不?』膠東王曰:『欲得婦。』長主指左右長御百餘人,皆雲不用。末指其女問曰:『阿嬌好不?』於是乃笑對曰:『好!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 這說的是,館陶長公主抱著劉徹問:「徹兒長大了要討媳婦嗎?」劉徹說:「要啊。」長公主於是指著左右宮女侍女百多人問劉徹想要哪個,劉徹都說不要。最後長公主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問:「那阿嬌好不好呢?」劉徹於是就笑著回答說:「好啊!如果能娶阿嬌做妻子,我會造一個金屋子給她住。」這就是成語「金屋藏嬌」的由來。

  當然,讓當時還幼小的劉徹沒有想到的是,「金屋藏嬌」婚約是當時漢朝政治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女兒的定婚,劉嫖轉而全面支持劉徹做太子,朝廷局勢當即為之大變。經長公主一番遊說經營,漢景帝廢太子劉榮為臨江王,貶栗姬入冷宮。不久,皇帝正式冊封王娡為皇后,立劉徹為太子。

  漢景帝駕崩後,劉徹即皇帝位,是為漢武帝,改元建元,立原配嫡妻陳阿嬌為皇后。開初之時,劉徹在政見上與祖母竇太皇太后發生分歧,建元新政更是觸犯了當權派的既得利益,引起了強烈反彈。有賴於皇后陳阿嬌作為唯一的外孫女極受竇太皇太后寵愛,加上陳家以及長公主的全力支持,漢武帝有驚無險保住了帝位。此時,「金屋藏嬌」就像當年人們希望的那樣是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羨慕不已的婚姻傳奇,年輕的皇帝夫妻過著琴瑟和諧、患難與共的皇家生活。

  竇太皇太后去世後,漢武帝親政,終於得以大權獨攬。可歎的是:「苦盡」後未有「甘來」,能「同患難」的夫妻卻不能「共富貴」。陳皇后出身顯貴,自幼榮寵至極,難免嬌驕率真;且有恩於武帝,不肯逢迎屈就;與漢武帝漸漸產生裂痕。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陳阿嬌卻始終沒有生育;加上漢武帝逐漸暴露出喜新厭舊的惡習,使這一對皇家夫妻的恩愛漸弛。漢書也曾記載:武帝得立為太子,長主有力,取主女為妃。及帝即位,立為皇后,擅寵驕貴,十餘年而無子。證明陳皇后的專寵驕貴。

  「望見葳蕤舉翠華,試開金屋掃庭花。須臾宮女傳來信,言幸平陽公主家。」隨著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府上一名叫做衛子夫的歌女進宮,陳阿嬌便失去了往日「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專房生活。而衛子夫卻一口氣為漢武帝生育三女一子,這讓漢武帝喜不自勝。於是,漢武帝的後宮便發生了一場十分激烈的爭寵龍床的美人戰爭。

  在看到衛子夫得寵之後,陳阿嬌十分惱怒,便採取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方法進行堅決的抗爭。不僅如此,陳阿嬌妒火中燒之餘,幾次對衛子夫暗下狠手,但卻是「功敗垂成」,反而被衛子夫察覺,便奏告漢武帝。劉徹得知後雖然勃然大怒,但是,想起館陶長公主和陳阿嬌母女對自己的擁立之功,還是壓下怒火,沒有處置陳阿嬌,只是再也不去她的寢宮了。

  後來,當陳阿嬌得知衛子夫懷孕之後,出於嫉妒、怨恨、焦慮、無奈的心理,便在一個名叫楚服的女巫的說服下,求助於「巫蠱」之術,以詛咒衛子夫等得寵的嬪妃。據有關史料記載:陳阿嬌「使女巫著男子衣冠幃帶,與後寢居,相處若夫婦。」後來,「上聞窮治,謂女而男淫。」


  元光五年,即公元129年,「巫蠱」之術東窗事發,漢武帝命酷吏張湯查案,前後牽連三百多人,女巫楚服也被斬首。「巫蠱」自古是宮廷大忌;又因為操作簡便,說不清道不明,被懷疑者根本無法自辯,一直是栽贓陷害對手的絕好伎倆。綜觀中國數千年的歷史,無數后妃、重臣、皇子和公主冤死在這兩個字上。

  這一年,剛剛二十七歲的劉徹以「巫蠱」罪名頒下詔書:「皇后失序,惑於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璽綬,罷退居長門宮。」據《資治通鑒》記載,「後雖廢,供奉如法,長門無異上宮也。」從此,武帝把陳後幽禁於長門宮內;衣食用度上依舊是皇后級別待遇不變。然而,不難看出,事到此時,金屋已崩塌,「恩」「情」皆斷絕,漢武帝與陳皇后的夫妻恩愛生活已經走到了盡頭。

  陳阿嬌之所以受到處罰,雖然是「巫蠱」惹得禍,但是,「上聞窮治,謂女而男淫。」由此可見,還是由於她以皇后之尊卻有「磨鏡」行為讓劉徹這個一國之君顏面掃地。「磨鏡」,就是古代女同性戀之間的行為。在中國古代,女同性戀稱之為「磨鏡」,雙方相互以廝磨或撫摩對方身體得到一定的性滿足,由於雙方有同樣的身體結構,似乎在中間放置了一面鏡子而在廝磨,故稱「磨鏡」。其實,不論是「巫蠱」也好,「磨鏡」也罷,都是一個另有新歡的男人拋棄舊愛的借口而已。

  「巫蠱」案東窗事發後,作為陳阿嬌的母親館陶長公主劉嫖感到十分慚愧,便向漢武帝道歉。漢武帝說:「皇后所為不軌於大義,不得不廢。」但他還是對這位曾經不遺餘力擁立自己的姑母保證,「後雖廢,供奉如法,長門無異上宮也!」話說得雖然如此,但是,陳阿嬌的冷宮生活十分悲慘,那首流傳千古的《長門賦》正是這位曾是大漢皇后的冷宮生活的真實寫照。

  《長門賦》是陳阿嬌退居長門宮之後,為了挽回漢武帝的寵愛之心,以重金求得司馬相如寫下的長篇詩賦。這也是陳阿嬌生前最後的美人心計。當時,陳阿嬌被廢皇后之位而退居長門宮之後,終日備受煎熬,以淚洗面,便輾轉想出一法,以重金向當朝知名文人司馬相如請求代寫一篇詩賦,寫出自己深居長門的愁思閨怨。司馬相如遂作《長門賦》,以陳阿嬌的口吻訴說一位深宮永巷女子的愁苦悲思之情。

  司馬相如筆下的這篇首開中國文壇駢體宮怨題材之先河的詩賦,寫得哀宛淒楚,催人淚下:「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獨居。言我朝往而暮來兮,飲食樂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親。……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忽寢寐而夢想兮,魄若君之在旁……」陳阿嬌為了感悟君心,還命身邊宮人日日傳誦,希望為漢武帝所聽到而回心轉意。然而,《長門賦》雖是千古佳文,卻終挽不轉武帝的舊情。而在其母館陶公主死後,陳阿嬌寥落悲鬱異常,不久也香消玉殞,魂歸九泉。

  陳皇后最終在長門宮憂鬱而死,與其母館陶大長公主劉嫖一起葬於竇太后陵墓側,即陪葬於漢文帝的霸陵。陳阿嬌最後是和真正疼愛自己的母親、外婆和外公埋葬在一起,而不是屈辱地和其他嬪妃一起埋在「妃園」。由此看來,這還是值得慶幸的了。陳阿嬌的香消玉殞,讓「金屋藏嬌」的故事徹底落幕。留給人們的是慨然的歎息和長長的唏噓,留給歷史的是無盡的遺憾和悠遠的迴響。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