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統一台灣在平三藩之後:和鄭經多次和談 | 陽光歷史

 

A-A+

為什麼統一台灣在平三藩之後:和鄭經多次和談

2016年03月13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256 次

  三藩之亂後,僅在台灣、澎湖還有殘存的反清勢力,即為依舊奉明朝正朔的鄭氏政權。此時鄭成功之子鄭經承襲延平郡王的爵位,他積極參與三藩之亂,曾一度佔領福建、廣東的一些地區,失敗後退守台灣、澎湖,並丟失了根據地金門、廈門。

  清朝曾與鄭經進行過9次和談,但均未成功。鄭經的首要目標是保持台灣的獨立地位,因此他不斷宣稱台灣不是中國領土,但他又面臨著清朝嚴重的軍事威脅,因此做出妥協,欲向清朝臣服,但要依據清朝的藩屬國朝鮮的例子,不剃髮,不登岸,不易衣冠,仍由鄭氏世代統治台灣。在康熙六年(1667年)的和談中,鄭經聲稱台灣「非屬(中國)版圖之中」;在康熙八年(1669年)的和談中,鄭經又強調台灣「於版圖疆域之外,別立乾坤」,又說台灣「遠在海外,與版圖渺不相涉」。康熙帝曾一度做出重大讓步,允許鄭氏封藩,世守台灣。鄭經卻仍然強調:「苟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這一點觸及了康熙帝的底線,他答覆:「若鄭經留戀台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於比朝鮮不剃髮,願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談判因此最終破裂。

  台灣鄭氏集團的存在令清政府如芒刺在背,在一時無法消滅鄭氏的情況下,清朝實行了長達幾十年的禁海令。順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順治帝敕諭浙江、福建、廣東、江南、山東、天津地方官:「海逆鄭成功等竄伏海隅,至今尚未剿滅,必有奸人暗通線索,貪圖厚利,貿易往來,資以糧物。若不立法嚴禁,海氛何由廓清?自今以後,各該督撫鎮,著申飭沿海一帶文武各官,嚴禁商民船隻私自出海,有將一切糧食貨物等項與逆賊貿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發,即將貿易之人,不論官民,俱行奏聞正法,貨物入官,本犯家產盡給告發之人」,此即清朝的「禁海令」,目的是為了封鎖鄭成功集團,而不是為了斷絕中外貿易。禁海令實行五年後,效果並不明顯,鄭成功集團仍然可以從沿海地區獲得各種物資,於是清政府採納了原鄭成功的部下、降將黃梧的建議,實行了更為嚴厲的「遷海令」,將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山東、直隸(今河北)六省的沿海居民遷離海邊30至50里,「寸板不許入海」,界外房屋村舍一律拆毀焚燒,製造出寬達幾十里的無人區作為隔離帶,「至是上自遼東下至廣東皆遷徙,築短牆,立界碑,撥兵戍守,出界者死」。「禁海令」與「遷海令」給沿海居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背井離鄉,家庭破產,原來繁榮的沿海地區變成了無人區,經濟損失更是難以估量,沿海的漁業、鹽業、海運貿易等完全廢棄。對清朝來說,台灣問題一天不解決,海禁一天不能開放,沿海地區一天不能恢復,太平盛世無從談起。

  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亂後,清朝政權終於統一、穩定,解決台灣才有可能,而正在此時,台灣鄭氏集團發生了嚴重的內訌。鄭經去世,鄭氏集團的實力派人物馮錫范、劉國軒聯合發動政變,殺死掌握軍政大權鄭經的長子鄭克臧,而立他年僅12歲的弟弟鄭克爽,實際權力掌握到了馮、劉二人手中,他們藉機迫害異己勢力,鄭氏集團內部矛盾激化,人心渙散。在和談過程中,清朝並沒有放鬆招降,再加上經濟封鎖,鄭經的部下紛紛投降清朝,前後達20多萬人,嚴重削弱了鄭氏集團的實力。

  在平定三藩過程中,清朝恢復福建水師建制,並訓練成了一支勁旅。康熙十九年,福建水師與陸軍聯合夾擊,將東南沿海地區的鄭氏集團軍隊全部驅逐。福建水師在收復東南沿海地區的作戰中顯示出來的實力和作用,增強了清朝統治者實施海上軍事行動和武力統一台灣的信心。此後,清政府改變了以往放棄沿海、守衛內陸的消極防禦方針,將水師部隊分別部署在金門、廈門、銅山、海壇(今福建龍海縣),隨時準備對台灣鄭氏集團採取軍事行動。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