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歷史上公款吃喝制度是在何時形成的? | 陽光歷史

 

A-A+

揭秘:中國歷史上公款吃喝制度是在何時形成的?

2016年03月05日 歷史解密 暫無評論 閱讀 69 次

  唐代文獻《崔記》記載,唐太宗統一天下後,決定延長舉行朝會的時間。會議時間一旦延長,與會人員難免飢腸轆轆,為了表示對參會同志的體恤,唐太宗就略備薄菲,中午讓大家吃個工作餐。領導的這個提議受到大家的鼓掌歡迎。就這樣,公款吃喝制度自唐太宗時就形成了。官員們的這頓免費午餐真的是小菜便飯嗎?其實不然。唐代的機關食堂,名曰「公廚」,其級別堪比五星級飯店。因為公家的錢花起來沒人會心疼,所以機關食堂裡面的供應非常豐富。《唐六典》記載,國宴(朝食)的標準依官員的品級大小而定。四、五品官員的用餐標準是:2升米,2升3合面,1。5升酒,3份羊肉,2顆瓜,7盤菜,還有油鹽醬醋等各色調味品。六至九品官員的午餐標準比上述略低:2升白米,1升1合面,1升酒,油3勺,5盤菜……吃不完的還可以打包回去。

  《因話錄》記載:唐貞元初年,洛陽物價高昂,一般人家捨不得吃好東西。河南府軍分區司令曹庚倬在參加公款吃喝時,想到家裡守寡的姐姐,每次都要從宴席上打包,給姐姐帶一份免費午餐。一開始,同事們常常笑話他,後來知道了原因,都非常感慨,紛紛稱讚他。由此可以看出,一桌免費的午餐,大家肯定是吃不完的,打包回去與家人分享也就很正常了。

  這樣高規格的免費午餐,其經費來源於哪兒呢?史料記載,國宴的伙食津貼全部由國家財政承包,大家只管甩開腮幫子吃就是了。其餘各部門和地方食堂的經費,也是由上級財政撥款。有趣的是,這筆下撥到地方上的吃喝款,並非「死錢」,而是由各部門各級政府在年初作為貸款放出去,然後在年終時連本帶利收回來,這樣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是完全可以支付機關食堂的日常開支的。正常情況下,還有吃不完的「伙食尾子」可分,真正是「吃不了兜著走」。

  唐代著名學者型官員柳宗元在其《唐故秘書少監陳公行狀》一書中,講了一個分配伙食尾子的故事。有個叫陳京的官員兼任集賢院食堂總管的時候,用本錢放貸,有多餘的伙食尾子,便分配給個人。按照慣例,那些負責整理圖書的學士們,官居五六品,得到的錢多一些;那些負責校對的校書郎,品級要低得多,分到的伙食尾子只有學士們的三分之一。而陳京主管集賢院食堂後,一律平均分配。在柳宗元看來,此舉提高了校書郎們的工作積極性,是值得肯定的,所以著書予以表彰。

  但機關食堂這種改善同事關係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做法,效果是微乎其微的。韓愈在《唐故河南令張署墓誌銘》中稱,張署任京兆尹府司錄時,對下屬要求嚴格。某次在食堂吃工作餐,吃完了只對大家打個無聲招呼就走了,和誰也不多說話,更談不上交流工作了。碰到這樣不苟言笑的上司,即使是一起吃公家飯,那也是味同嚼蠟。不過,這樣的領導畢竟是少數,多數領導還是喜歡「與民同樂」的,不但贏得了親民的良好形象,更賺得盆滿缽滿。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