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家大院的子孫今何在?喬家後人大多為工薪階層 | 陽光歷史

 

A-A+

喬家大院的子孫今何在?喬家後人大多為工薪階層

2016年03月02日 奇聞異事 暫無評論 閱讀 4,896 次

  喬家大院的子孫今何在

  通過電視劇《喬家大院》,人們對喬致庸以及喬家的傳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民間甚至流傳「從政必看曾國藩,經商須學喬致庸」。而把這段歷史搬上電視熒屏的,正是喬氏家族第七代喬燕和。不過含「金鑰匙」出生的她並沒傳承喬家的衣缽從商,而是15歲入梨園,研習昆曲幾十年。

  喬家大院雖不是山西最大的宅院,卻記錄著喬家幾百年來的興衰,沉澱著祖輩們幾百年來的晉商精神。

  在天津和平區赤峰道74號,有一座磚木結構的小洋樓,這裡就是「晉商翹楚」喬致庸建於上世紀20年代的「大德通票號」。1943年,喬氏家族第七代喬燕和就出生在這裡。

  近日,記者在北方昆曲劇院排練廳見到了喬燕和,年近古稀的她正帶著學生們排練新戲,雖然已經在北京生活了幾十年,但喬燕和內心深處,卻始終有一個魂牽夢縈的家——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喬家大院。

  捐給北洋水師一艘軍艦

  經濟學家梁小民曾做過統計,從明朝初年到民國初年的500多年間,4大晉商的年總收入甚至趕上了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喬致庸則是晉商中的佼佼者。

  1818年,喬致庸出生在山西祁縣一個商賈世家,是喬家第三代,人稱「亮財主」。他執掌家務期間,喬家日益興盛,成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戶。其下屬「復字號」(喬家商號名稱都冠以「復」字,人們將其統稱為「復字號」)稱雄包頭,有「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的說法。喬家另有大德通、大德恆兩大票號,遍佈全國各地商埠、碼頭。至清末,喬家已經在全國有票號、錢莊、當鋪、糧店200多處,資產達數千萬兩白銀。有人說,喬家鼎盛時「富可敵國」,對於這一盛況,喬燕和並沒有聽家人提起,她惟一聽說的是,喬致庸晚年時給北洋水師捐過一艘軍艦。

  喬家家規很嚴格

  吃飯時不許丟一顆米粒

  作為第七代,喬燕和並沒有感到自己出生在一個名門望族。在她兒時的記憶中,喬家的家規很嚴格。「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不許浪費,不許丟一顆米粒。大人們還嚇唬說,女孩子如果把米粒剩在碗裡,將來就會找一個『麻子臉』的丈夫。」

  喬家當年擁有大筆財富,喬致庸為了防止子孫沾染惡習、不求上進,定下了嚴格的家規。「祖爺爺治家極嚴,有六不准:不准吸毒,不准納妾,不准虐僕,不准賭博,不准冶遊(男女出外同遊),不准酗酒。我想喬家興盛200年,富了六代,這也是內在原因。」

  喬燕和說,喬家的先祖是一位叫喬貴發的貧苦農民。乾隆初年,先祖為擺脫貧窮「走西口」。10餘年後,他和同鄉開了一間經營糧雜的小字號「廣盛公」,但由於生意不景氣,面臨破產。「關鍵時刻,先祖的生意夥伴看他為人好,相約3年後再來收欠賬。先祖就這樣起死回生,3年後不僅還清了欠款,生意還興隆起來。

喬致庸第七代傳人喬燕和

  此後,喬家就立下家規,「慎待相與(生意夥伴)」。就是說,一定要謹慎考察生意夥伴的人品信譽,不本分老實的人就是利潤再大,也不與之交往;一旦結交,在對方遇到困難時,就要竭力相助,即使明知無利可圖,也不絕交。「從此,喬家有了經商重誠信的條規。不過,真正將喬家家族生意發揚光大的,還是祖爺爺喬致庸。」喬燕和說。

  喬致庸經商之道

  重用德才兼備的外姓人

  談起祖爺爺,喬燕和相當欽佩。「小時候,爺爺時常會提起祖爺爺喬致庸,他性格豪爽,80多歲了還能大口喝酒、吃肉。他一直堅守家規,誠實守信,聰明卻不精明。

  喬燕和說,喬家有條規矩:大小字號的掌櫃,都不能由喬家人來擔當,而是選擇德才兼備的外姓人,並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祖爺爺看人眼光很準,破格提拔了很多人。他培養的一位叫賈繼英的人,後來成了中國第一任銀行行長。」

  1900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光緒倉皇出逃,路過山西缺少盤纏向晉商借貸,只有喬家「大德通」太原分號的經理賈繼英答應了。他沒有請示,無償向朝廷捐了30萬兩白銀。喬致庸不但沒處罰他反而提拔了他。後來慈禧為還喬家的人情,將大量政府稅收匯兌業務交由喬家來經營。籌備戶部銀行時,任命賈繼英出任第一任行長……

  喬家的管理之道

  員工享「公務員」待遇

  喬燕和說,喬家也特別注重員工的利益,那時喬家的票號就已有了股份制,員工每年定期分紅。在喬家商號有這樣的規矩:每年夥計們都有帶薪的年假,如果要回家探親,除了發放寄存的工錢外,商號還要另外給夥計做3套衣服,讓他衣錦還鄉。所以,當年進了喬家,就像是今天當上了公務員,衣食無憂。

  喬家如何敗落的

  為守信義寧可毀祖業

  喬致庸共有6個兒子。喬致庸也曾想在兒子中尋找繼承人,卻無一理想人選。他對兒子也進行了認真的分析:長子不可委以重任,因為他驕橫跋扈;次子個性暴烈;三子過於老實,不是經濟之才;四子樸實遲鈍,不善於說話;五子是個書獃子;六子體質瘦弱,難當大任。最後,只能把家業交給了長孫喬映霞,也就是喬燕和的爺爺。喬映霞很好地繼承了喬家誠懇踏實的經營風格,為了守住「信義」二字,不惜賠上身家。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當時山西發行的鈔票是「晉鈔」,閻錫山兵敗後,晉鈔迅速貶值,跟新幣之間的兌換比例大概是250000︰1。如果對存款戶以晉鈔付出,喬家「大德通」可趁機大賺一筆。但喬家沒有這麼做,幾乎動用了家族的全部積蓄,用新幣付給存戶。存款戶沒有吃晉鈔貶值的虧,而已陷入困境的喬家則虧空數萬兩白銀,「大德通」徹底走向了沒落。對於家族的這段歷史,喬燕和記憶猶新。「爺爺說『大德通』是為此倒閉的。」喬家一直堅持著這樣的賠本買賣,直到1952年,最後一家「大德通」錢莊關了門。喬家兩百年充滿傳奇的歷史也宣告終結。

  喬家後人今何在

  大多數人是工薪階層

  「以前父親就想為喬家立傳,可惜1993年父親突然辭世,這個願望沒能實現。」2003年,退休的喬燕和終於有機會籌拍了電視劇《喬家大院》,她沒想到,喬家的經商和處世之道一下子傳遍了大江南北。

  現在,喬家已是第九代了。「喬家後人大多是公職人員,屬於工薪階層,普通而平凡,但還是很重視教育。」喬燕和介紹,家族中20個子女出了2個博士、3個碩士和12個大學生。「大多數人都在北京,因為人太多,工作也忙,在商議家族事務時,只好各家派一個代表參加。每隔幾年,家族成員會一起去大院兒聚會,也是對前輩的一種懷念。」喬燕和說:「喬家的生意終結了,可喬家的精神卻一代代傳承了下來。我們這個家族70多口人,沒有一個『作奸犯科』的,喬家的後人們也一直恪守著祖先留下的規矩,誠信忠義。」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