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飾:皇帝冕服詳解
冕服(袞冕)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親王、世子、郡王的禮服和祭服,其中皇帝冕服的等級最高,用於祭祀天地、宗廟、社稷、先農及登極、正旦、冬至、聖節、冊拜等重大禮儀場合。明代皇帝冕服制定於洪武元年,在洪武十六年、二十四年(按《明實錄》記載)、永樂三年又數次修訂。嘉靖八年,明世宗對皇帝冕服做了較大修改,形成明代冕服的最終款式。本文僅以使用時間最長、較有代表性的永樂三年所定冕服為例進行說明。
冕
又稱平天冠,由綖(yan)板、旒(liu)、冠武、玉簪等組成。綖板用桐木製作,前圓(略呈弧形)後方,覆綺於外,上(表)為玄色,下(裡)為紅色。長合周尺二尺四寸(約55.4厘米),寬一尺二寸(約27.7厘米),前後各垂十二旒。旒以五彩絲線為繅(zǎo,同藻),每旒穿有赤、白、青、黃、黑五色玉珠十二顆,繅上有結(稱為「就」)使玉珠之間相隔一定距離。綖板下為長條形玉衡,用以承托綖板並固定在冠武上。玉衡兩端垂充耳一對,充耳用玄紞(dǎn,絲線)系黈纊(tǒukuang,明代指黃色玉珠)和白玉瑱(tian,玉珠)各一顆。冠武是冠的主體部分,圓筒形,用竹絲編成胎,再冒以皁(zao,黑色)紗。冠武上飾長方形金池一對(前後各一)、葵花形金簪紐一對、纓紐二對及金條(條狀金飾)若干。朱纓從冠武兩側纓紐處向外穿出,系結並虛懸於頷下。玉簪自右向左插在冠武的金簪紐內,簪首呈正方形。另有朱紘(hong)一根,一端繫在冠武左側玉簪(簪腳)上,再從頷下繞至冠武右側,仍繫於玉簪(簪首)上,余端下垂。
冕(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玄衣
皇帝冕服上衣用玄色,故稱玄衣,交領、大袖,領、袖、衣襟等處施本色緣邊。明代冕服繼承了傳統的十二章紋飾,玄衣上織日、月、龍、星辰、山、火、華蟲、宗彝(yi)八章。日月皆圓形,日紋紅色,在左肩,月紋白色,在右肩。龍在兩臂,均為升龍。星辰在背,用五顆小圓星,五色。山在星辰之下,為並列的五座山峰。火、華蟲、宗彝在兩袖,每種紋樣各用三個,豎行排列。火為紅色火焰,在上;華蟲形似錦雞,五彩羽,紅腹,居中;宗彝在下。宗彝是敞口杯形祭器,用一對,上飾虎、蜼(wěi,長尾猴),虎尾較短,蜼尾較長,左袖宗彝飾虎紋,右袖宗彝飾蜼紋。
纁裳(xūnchang)
冕服下裳用纁色,故稱纁裳,分為前後兩片,前片三幅,後片四幅,共裳腰。因裳幅均為正幅(長方形),需要在每幅上折疊出褶子(稱為「襞積」),使裳腰與人體腰圍相適。裳前後片的兩側及底邊施本色緣邊,側邊之緣稱為綼(bi),底邊之緣稱為裼(xī,同緆)。纁裳上織藻、粉米、黼(fǔ)、黻(fu)四章,各用一對,排成兩行,列於裳前片左右。藻為盤繞的綠色水草;粉米為白色米粒,排列成圓形;黼為斧形,青色或黑色,白刃,有柄;黻為兩「弓」相背組成的圖案。
玄衣(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纁裳(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冕(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玄衣
皇帝冕服上衣用玄色,故稱玄衣,交領、大袖,領、袖、衣襟等處施本色緣邊。明代冕服繼承了傳統的十二章紋飾,玄衣上織日、月、龍、星辰、山、火、華蟲、宗彝(yi)八章。日月皆圓形,日紋紅色,在左肩,月紋白色,在右肩。龍在兩臂,均為升龍。星辰在背,用五顆小圓星,五色。山在星辰之下,為並列的五座山峰。火、華蟲、宗彝在兩袖,每種紋樣各用三個,豎行排列。火為紅色火焰,在上;華蟲形似錦雞,五彩羽,紅腹,居中;宗彝在下。宗彝是敞口杯形祭器,用一對,上飾虎、蜼(wěi,長尾猴),虎尾較短,蜼尾較長,左袖宗彝飾虎紋,右袖宗彝飾蜼紋。
纁裳(xūnchang)
冕服下裳用纁色,故稱纁裳,分為前後兩片,前片三幅,後片四幅,共裳腰。因裳幅均為正幅(長方形),需要在每幅上折疊出褶子(稱為「襞積」),使裳腰與人體腰圍相適。裳前後片的兩側及底邊施本色緣邊,側邊之緣稱為綼(bi),底邊之緣稱為裼(xī,同緆)。纁裳上織藻、粉米、黼(fǔ)、黻(fu)四章,各用一對,排成兩行,列於裳前片左右。藻為盤繞的綠色水草;粉米為白色米粒,排列成圓形;黼為斧形,青色或黑色,白刃,有柄;黻為兩「弓」相背組成的圖案。
玄衣(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纁裳(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中單、蔽膝(bixī)、大帶
冕服中單用素紗製作,交領,大袖,領、袖、衣襟均施青色緣邊,領部織黻紋十三個。蔽膝為纁色,上寬一尺,下寬二尺,長三尺,本色緣,緣的接縫中飾有五彩絛(稱為「紃xun」)。蔽膝上織藻、粉米、黼、黻四章,各用一對,分兩行排列,另綴一對玉鉤,用以懸掛。大帶由束腰部分和垂帶部分組成,束腰部分以紐襻扣紐系,並綴有假結及耳。大帶朝外一面為白色,朝內一面為紅色,腰和垂都有緣邊,也稱為綼,腰及結、耳之綼為紅色,垂之綼為綠色。在大帶結、耳處系有長絲帶,稱紐約,用素色。值得注意的是,永樂三年所定冕服制度中,取消了革帶,直到嘉靖時期才重新使用。
中單(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蔽膝、大帶(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玉珮、小綬(shou)、大綬
玉珮又稱「(玉)玎璫」,為兩組,每組有:珩(heng)一件,頂部有一孔系金鉤一個,底部有五孔系玉珠五串;瑀(yǔ)一件,在珩之下,上下各三孔,與中間三串玉珠相連;琚(jū)一對,在瑀左右,瑑(zhuan,雕刻)雲紋並描金,與兩側玉珠串相連;玉花一件,在瑀之下,與中間三串玉珠相連;玉滴一對,形似水滴,繫於玉花底部左右兩串玉珠的末端;璜(huang)一對,形似玉璧之半,瑑雲紋並描金,分別繫於琚底部玉珠串的末端;沖牙一件,與珩外形相似,繫於玉花底部正中一串玉珠的末端。珩、瑀、玉花、沖牙皆瑑龍紋並描金。行動時,沖牙與玉滴、璜相觸,發出清脆的聲音。玉珮下有小綬一對,長條形,其顏色、紋樣與大綬相同。大綬為長方形,用黃、白、赤、玄、縹(piǎo,淡青)、綠六彩織成,上部為菱形紋,下部為豎條紋,用纁色織物襯裡。大綬上垂有織帶六條,也叫小綬(與玉珮小綬非一物),顏色與大綬六彩同,分成三組編結並懸掛玉環三枚,環上飾龍紋。
蔽膝、大帶(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中單(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蔽膝、大帶(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玉珮、小綬(shou)、大綬
玉珮又稱「(玉)玎璫」,為兩組,每組有:珩(heng)一件,頂部有一孔系金鉤一個,底部有五孔系玉珠五串;瑀(yǔ)一件,在珩之下,上下各三孔,與中間三串玉珠相連;琚(jū)一對,在瑀左右,瑑(zhuan,雕刻)雲紋並描金,與兩側玉珠串相連;玉花一件,在瑀之下,與中間三串玉珠相連;玉滴一對,形似水滴,繫於玉花底部左右兩串玉珠的末端;璜(huang)一對,形似玉璧之半,瑑雲紋並描金,分別繫於琚底部玉珠串的末端;沖牙一件,與珩外形相似,繫於玉花底部正中一串玉珠的末端。珩、瑀、玉花、沖牙皆瑑龍紋並描金。行動時,沖牙與玉滴、璜相觸,發出清脆的聲音。玉珮下有小綬一對,長條形,其顏色、紋樣與大綬相同。大綬為長方形,用黃、白、赤、玄、縹(piǎo,淡青)、綠六彩織成,上部為菱形紋,下部為豎條紋,用纁色織物襯裡。大綬上垂有織帶六條,也叫小綬(與玉珮小綬非一物),顏色與大綬六彩同,分成三組編結並懸掛玉環三枚,環上飾龍紋。
蔽膝、大帶(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襪、舄(xi)、玉圭
冕服用赤襪、赤舄。赤舄形似靴,舄首做成如意雲頭狀,飾以黃絛緣,並綴黑色纓結,鞋幫用黑色緣邊。玉圭長一尺二寸(周尺),頂部尖銳,底端平直,圭身刻山紋四個,下部套黃綺。另有玉圭袋用來裝納玉圭,袋身外形、大小和玉圭相似,飾金龍紋,底部有蓋。
赤舄、赤襪(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玉圭袋、玉圭(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明實錄》記載,洪武元年正月,明太祖服袞冕在南郊祭祀天地,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二月,翰林學士陶安等認為,古代天子有五冕,祭天地、宗廟、社稷及諸神時各用相應的冕服,因此奏請按古禮製作,明太祖則認為五冕禮太繁,規定祭天地、宗廟服袞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絳紗袍,其餘不用。十一月,明太祖下詔,令禮官與儒臣正式議定冠服之制。嘉靖時期,經過「大禮議」之爭並取得勝利的明世宗,開始對祭禮與服制進行大規模的修改與創新,其中就包括皇帝冕服制度的調整,相關的文字與圖像在《大明會典》中有詳細記錄。上世紀50年代發掘明神宗定陵時,出土了部分冕服實物,為研究明代冕服制度提供了極為寶貴的文物資料。
《大明會典》中的嘉靖時期冕服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