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文官跟武將是何時分開的?
研究中國歷史,史學家們對於中國文官武將的分離時間,也有不同的觀點。目前為止,主要有兩種觀點,史學界普遍認為,戰國時期是中國文武官的分開時間。但是也有人認為是春秋時期。
最早有關軍事官職的記載是在《史記》、《淮南子》中,記載表明在黃帝之時已經出現了專職的軍事官職名稱「司馬」。但是對於文武分工,並沒有明確的說明。
夏商週三代,也出現了文武官職的分離。《今文通典·堯典》、《古文通典·舜典》記載:夏王朝設立了「司徒、司馬、司空」等文武官職。《尚書·洪範》稱:商王朝有「司徒、司空、司寇」和「馬、亞、射、戎、衛」等文武百官。同樣的,也是沒確實的證據說明文武已經分工明確。到了周代,一直沿用夏商制度,在文武官職分離上又有進一步的發展。此時,文武官職分門別類,雖然職責已有所分離,但是卿、大夫既執掌政務,又受王命率兵出征,司馬只主管平時軍事行政,戰時統帥由天子臨時任命,征戰結束即解除統兵之權。《周禮》記載,周公旦多次率兵平定武庚管蔡及東夷叛亂,然而周公旦卻是西周最著名的政治家;從周宣王派秦仲統兵伐西戎等來看,西周並沒有做到文武分工,此時雖然已經有專職武官,但是文官依然會領兵作戰,這種情況還十分普遍。
隨著周王朝日漸衰退,王權下移,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爭霸,相繼建立了自己的軍事力量,但是,國君才是軍隊的最高統帥,經常親自率兵出征。例如,桑楚泓水之戰,宋軍由襄公統帥,太宰子魚和大司馬公孫固輔助;周襄公十八年,城濮之戰中,楚成王令尹子玉率楚軍攻宋,晉文公親自出征,派先軫、狐毛、欒枝、狐偃等軍將和大夫領兵作戰;春秋末期,吳楚柏舉之戰,吳王率文臣武將伍員、伯、孫武,擊敗了楚將尹子常、沈尹戎和武城大夫黑及大夫皇率領的楚軍。同時也有不少文官率兵出征。例如,楚成王派成得臣、斗勃等軍將統帥楚軍;楚昭王元年,吳軍包圍潛城,楚王派王麇、王尹壽,統帥救兵增援。
即使如此,還是有人認為,中國文武分離是在春秋時期,因為春秋末期,隨著世襲制度的廢除,國家開始從軍將之中按軍功選拔將領,而且多數諸侯大國的軍事力量,也主要是由三軍統師領導,他們平日主管軍事行政事務,戰時負責指揮軍隊作戰,文官率兵出征者日益減少。這在《國語》、《左傳》之中就有所記載。
史學界認為中國文武分離是在戰國時期,主要依據如下:
《尉繚子·王霸篇》、《呂氏春秋·舉難篇》的記載表明,戰國時期,隨著新興地主階級在政治權力上的擴大化,他們也看到了以前國家文武不分,共同執政作戰,政治軍事權力過於集中,造成君權旁落的現象。於是,為了收回政權,採取了文武分職,政治上以相為首,主管國家政事;軍事上以將為長,主管軍事力量。
同時,對於戰爭頻繁的戰國時期,軍事指揮、管理、作戰趨於複雜化、專業化,文官已經不適合如此複雜的專業戰爭,因此國家也需要培養一批專業的軍事人才來應對如此複雜的戰爭。
另外,戰國分封制取消,作戰成果成為封爵的主要標準,一批在戰爭中表現優秀的將領被選拔出來成為軍事統帥,比如吳起、孫臏、樂毅、白起、廉頗等。此時,朝廷之中文官不再出戰,而只主管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