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的國家大戰略:理想與現實存在的驚人差距
「本期濟仁義,今為眾所嗤;滅名竟不試,世義安可支!」借用柳宗元的這段詩詞來形容隋煬帝一生的鬱鬱寡歡,也許很貼切。
根據謚法,好內怠政曰煬,好內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楊廣的一生都活在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子民「不理解」的苦惱中。他為了使自己的歷史形象很「帝王」,寧負天下人,逆流而上,堅決要「有所作為」,大有法國路易十四「我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的架勢,所以他死後,李淵給他的謚號就是一個「煬」字。
隋煬帝主觀上極欲成為聖君,他素來崇拜秦皇漢武,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那樣的帝王,做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名垂千古的偉大功業。所以,他的一生幾乎沒有消停過,一直按照自己的意志,固執地踐行著。只是他的帝王衝動讓他無暇思考「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奧妙。在他的王者詞典裡,似乎不做出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枉做帝王一場。
隋煬帝即位後,一開始就辦了兩件大事:一是在洛陽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東都;二是開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第一件事純粹是為了改善王室居住環境,於「史」無補;第二件事則可以「罪在當時,功在千秋」概之。
公元605年,隋煬帝派管理建築工程的大臣宇文愷負責造東都。宇文愷是個高明的工程專家,他迎合隋煬帝追求奢侈的心理,把工程規模搞得特別宏大。建造宮殿需要的高級木材石料,都是從大江以南、五嶺以北地區運來的,光一根柱子就得用上千人拉。為了造東都,每月征發二百萬民工,日夜不停地施工。他們還在洛陽西面專門造了供隋煬帝玩賞的大花園,叫做「西苑」,周圍二百里,園裡人造的海和假山,亭台樓閣,奇花異草,應有盡有;尤其別出心裁的是到了冬天樹葉凋落的時候,他們派人用彩綾剪成花葉,紮在樹上,使這座花園四季長春。
《隋書》對此的評價甚為精湛:「豈謂瑤台瓊室方為宮殿者乎,土階采椽而非帝王者乎?是知非天下以奉一人,乃一人以主天下也。」一意孤行的隋煬帝一生追求排場,自然對此道理不屑一顧。
隋煬帝楊廣的一生一直與古運河緊緊相連,無法分開。在建造東都的同一年,隋煬帝就下令征發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萬人,從洛陽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開通一條運河,叫「通濟渠」;又征發淮南百姓十多萬人,把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的一條「邗溝」疏通,自山陽至揚州入長江,渠寬四十步,兩旁皆築工整平坦的御道,夾種楊柳。從長安到江都,修建離宮四十多座。這樣,從洛陽到江南的水路交通就便利得多了。
以後五年裡,隋煬帝又兩次征發民工,開通運河,一條是從洛陽的黃河北岸到涿郡(今北京),叫「永濟渠」;一條是從江都對江的京口(今江蘇鎮江)到餘杭(今浙江杭州),叫「江南河」。最後,把四條運河連接起來,就成了一條貫通南北,全長四千里的大運河。
浩大的工程完成之後,隋煬帝就乘著龍舟,由修好的運河浩浩蕩蕩巡遊揚州。在民間,隋煬帝此次揚州之行被更多地說成是看瓊花。
雖然他在後人心目中更多地被說成是荒淫無度的暴君,但他開鑿大運河溝通南北的歷史貢獻卻不容否認。這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早,跨度最長的一條人工河,也是世界工程史上的一個奇跡。大運河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水利史上的偉大工程。即使從現代的眼光看,這樣巨大的工程,無論是設計、施工還是管理使用,都需要綜合應用測量、計算、機械、流體力學等眾多學科的知識,需要解決一系列科學技術上的難關,還要考慮複雜多變的地理環境,確實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科技成就。
這條河的開鑿,致使當時役死工匠無數,給民眾帶來深重災難。另一方面,卻大大加強了漕運和軍運的功能。唐代詩人皮日休就作詩道:「萬艘龍舸綠叢間,載到揚州盡不還。應是天教開汴水,一千餘里地無山。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把修建此河的功勞同大禹治水相提並論。
在建工方面,隋煬帝還做了不少大項目。如掘長塹,置關防,修馳道,築長城等大型工程。隋煬帝是個皇宮圈不住的人,他接受南朝滅亡的教訓曾經對給事郎蔡征言道:「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禮;而江東諸帝多傅脂粉,坐深宮,不與百姓相見,此何理也?」對曰:「此其所以不能長世。」因此他幾乎每年出巡。有一次,他從陸路到北方去巡視,征發了河北十幾個郡的民工,開鑿太行山,鋪一條巡行的道路;為了保護他巡行的安全,又征發了一百多萬人修築長城,限期二十天築成。這樣,他才在五十萬將士的護衛下,在北方邊境上巡行了一轉。北方沒有現成的宮殿,好在隋煬帝身邊的宇文愷是個巧匠,專門為他造了一個活動宮殿,叫做「觀風行殿」。這種行殿上面可以容納侍衛幾百人,使用的時候裝起來,不用的時候可以拆卸裝運;下面裝著輪子,可以隨意轉動。這在當時可算是一種發明,可惜只是供隋煬帝一個人享樂罷了。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武力是彰顯實力的表現,也是最刺激的事情。對於一個好大喜功的帝王來說,戰爭是最令他興奮的事情。隋煬帝為了炫耀武功,盡顯帝國風範,先後發動了三次對高麗的戰爭。正是這三次用兵,加速了大隋的滅亡。
對楊廣來說,高麗必須像突厥、高昌、吐谷渾等部落一樣臣服於隋並經常遣使入貢,二者關係方可和平、穩定。根據《隋書》和《三國史記》記載,高麗入朝的情況為:開皇元年一次;二年兩次;三年多達三次;四年一次。又據《資治通鑒》載,開皇四年之後,高麗只是在開皇十一、十二、十七年三次遣使入隋,其餘時間皆不見記載。隋煬帝曾在啟民可汗帳內對高麗使者言道:「歸語爾王,當早來朝見。不然者,吾與啟民巡彼土矣。」高麗的「不臣」,既威脅到了隋的主子地位,也鼓勵了其他小國對隋「不忠」,成為楊廣的隱憂。征伐高麗,既可達到臣服高麗的目的,又可以威懾諸國,以保邊疆無事。無怪乎在第一次攻打高麗之時煬帝「引(突厥)曷薩那可汗及高昌王伯雅觀戰處以懾憚之」。
第一次出征是在612年春,四方兵眾共一百一十三萬三千人聚集涿郡,分左右各十二軍,由宇文述等率領,經遼東進入高麗,而煬帝就親往遼東督師。水路方面,來護兒率江淮水師,由山東渡海先行登陸,至平壤郊外,因遭高麗伏兵突襲,敗退。陸路方面,三十萬隋軍渡鴨綠江,高麗兵佯敗退,大軍追至平壤城下,被圍擊。隋軍大潰,僅二千七百人退還遼東。
613年春,隋軍第二次出征高麗,煬帝亦親至遼東前線督師。戰事互有勝負,楊玄感趁隋軍征高麗,乘機在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反叛,並攻東都,煬帝大驚,急引軍還。
614年春,煬帝又親至涿郡,督師第三次出征高麗。來護兒率水軍直趨平壤,高麗王元乞降。由於連年戰爭,雙方均損失慘重,加上隋朝內部發生農民起事,幾遍全國,煬帝只得從遼東罷兵而歸。出征高麗耗時四年,所花之人力、物力極巨,代價極大,隋王朝的國力也從此轉向衰落。
東征高麗的失敗,既有軍事原因,也有楊廣個人的原因。隋朝百萬大軍分成24軍,日發一軍,相去40里,首尾相繼,長達960里,漫山遍野式地殺向遼東,這極不合理。而且,大軍遠征,利在速戰和野戰,隋兵部尚書段文振就曾向煬帝指明了這一點,但隋煬帝的諸般部署卻都反其道而行之。在出兵之前,煬帝下令:「高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致使前線指揮失措,屢遭不利。隋煬帝滿心以為高麗必定屈服於隋軍的威壓,因而對可能發生的戰事,沒有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反倒限制軍隊的行動,一心等待高麗來投降,甚至招引各國首領一同觀戰。而隋煬帝第三次征伐高麗,便僅僅因高麗主動請降,並送回叛臣斛斯政,讓煬帝面子上過得去了而結束。
有後人如此評價隋煬帝,甚為中用:「雖有荒外之功,無救域內之敗,窮兵黷武,濫賜橫賞,最終把國家給敗得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