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人類鹽史背後的那些權利陰謀財富和戰爭
導讀:鹽,似乎只是一種調味品。但事實並非如此。曾經一度,鹽的背後是權利、陰謀、財富和戰爭,甚至城市的興衰也與之相關。直到上世紀20年代後,勘探、開採、加工技術的進步,才使得鹽逐漸成為人類開採不盡的普通原料。鹽,回歸為一種普通調味品和化工原料。回望因鹽引發的歷史,馬克·庫蘭斯基在《鹽的歷史》一書中感慨:「現在看來,為了鹽而打仗非常愚蠢,不過以後的人們看到我們今天為了石油而打仗,也許會有相同的反應。」
富甲天下——城市因鹽而興
公元13世紀,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來到中國這塊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他在自己的遊記裡描述了這樣一個見聞:「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間地帶,有許多鹽場,生產大量的鹽。」馬可波羅所驚歎的地方,就是中國江蘇的鹽城市。在中國的地理分佈上,東部出海鹽、中部出井鹽、西部出湖鹽,因鹽而興的城鎮貫穿東西南北,如西藏的鹽井縣、新疆的鹽湖鎮、四川的鹽源縣等。江蘇的鹽城、四川的自貢、山西的運城自古就有鹽都、鹽池、鹽城之稱,而這三座城市分別是海鹽、井鹽、湖鹽的代表。
自貢以鹽井得名,其開採工藝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特殊地位。遠古時期的四川盆地,曾是一個巨大的內陸鹹水湖,就像今天的裡海和鹹海一樣。氣候逐漸炎熱乾燥使得湖水越來越少,積存在盆地的低窪地帶,並被封存在地下,形成一個巨大的地下滷水層,滷水可以提煉鹽。自貢的鹽井一個個被發現。明朝嘉靖年間,釜溪河邊有一口自然流出滷水的鹽泉,後開鑿成鹽井名叫自流井。北周武帝時,釜溪河支流旭水河畔有口鹽井叫大公井,因鹽質特好,成為向朝廷進貢的鹽,因此叫貢井。1939年,自貢因鹽設市,因自流井和貢井的緣故即合稱自貢。
自貢以鹽井得名,其開採工藝在世界科技史上具有特殊地位。遠古時期的四川盆地,曾是一個巨大的內陸鹹水湖,就像今天的裡海和鹹海一樣。氣候逐漸炎熱乾燥使得湖水越來越少,積存在盆地的低窪地帶,並被封存在地下,形成一個巨大的地下滷水層,滷水可以提煉鹽。自貢的鹽井一個個被發現。明朝嘉靖年間,釜溪河邊有一口自然流出滷水的鹽泉,後開鑿成鹽井名叫自流井。北周武帝時,釜溪河支流旭水河畔有口鹽井叫大公井,因鹽質特好,成為向朝廷進貢的鹽,因此叫貢井。1939年,自貢因鹽設市,因自流井和貢井的緣故即合稱自貢。
自貢的井鹽屢屢創下世界紀錄。早在漢代,四川即有井鹽生產。北宋年間,四川鹽業發明了衝擊式頓鑽鑿井技術,鑿出了一種新型的小口徑鹽井——卓筒井。這種鹽井,在世界上率先使用鑽頭、竹製套管和安裝了單向閥門裝置的汲鹵筒,宋代卓筒井的出現,使鑽井技術發生了新突破。1835年,自貢的燊海井鑿穿了厚厚的岩層,井底鹹度很高的黑色滷水噴湧而出,令在場的人激動萬分。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燊海井此時的深度已達1001.42米,成為人類第一口超過千米的深井。1892年,首次在自貢的自流井北斜構造發現了岩鹽,揭開了中國開採深層岩鹽的歷史,在世界上率先實現岩鹽井下自然連通開採。
作為鹽業城市,揚州的氣質與自貢截然不同。這是因為揚州並不產鹽,但卻是一座曾經因鹽商而富甲天下的城市。在漢代,江蘇境內的兩淮鹽場,食鹽可通過淮河水系直達運往中原;往南,它可以借助古運河進入長江,把食鹽運銷到長江流域更加廣闊的市場。隋朝大運河開通,長江、黃河以及淮河、永定河、錢塘江等一條條粗壯的橫線逐步由一條縱線串通起來。而揚州正處於大運河與長江的交匯口,南臨大江,北接黃淮,從這裡可橫穿東西,縱貫南北,是古代水運交通最大的樞紐。揚州在唐朝時代逐步發展成當時最繁榮的城市,被譽為「揚州富庶甲天下,時人稱揚一益二。」
到了明萬曆年間,鹽商多達100餘家,「四方之托業者輻輳焉」,使揚州成為世界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從清康熙時期起,由於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導致人口激增,乾隆初年人口才一億多,到了乾隆55年,人口就超過了三億。巨大的人口增長導致食鹽需求量猛增。因此,淮鹽的產量和銷售量都大幅增長,鹽稅收入也隨之增長。
揚州到底有多富?清乾隆18年,清政府一年的財政總收入為四千萬兩白銀。而同期揚州的鹽業為政府提供的鹽稅、各種規費和捐款達到一千萬兩白銀,佔這個國家財政總收入的25%。當時,清帝國的經濟總量雄踞世界首位,約佔全球的30%,與今天美國在世界的經濟地位相當。
為鹽而戰——「食鹽專營」始於春秋戰國
歷史,有不少鹹的味道。鹽城作為一座鹽業城市,因海鹽而生。從唐末到宋中葉,鹽城成為全國著名的淮南鹽業生產中心。1023年,范仲淹徵集4萬多民工重修捍海堰。這條海堤北起阜寧,南至海門,綿延數百里,人稱「范公堤」。范公堤擴大了遮蔽風潮衝擊的範圍,使得海鹽生產逐漸穩定,並成為宋王朝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您恐怕想不到,鹽城的第一位縣丞名叫孫堅,是三國時期吳王孫權的父親。而同時期資助劉備流浪軍隊的大商人糜竹、糜芳,本身就是往來於東吳的鹽商。而到了元末,與朱元璋爭奪天下的張士誠,也是鹽民出身的私鹽販子。鹽的奇貨可居,使鹽稅在國家財政收入裡的比重曾經佔據半壁江山,具有顯赫地位。食鹽專營制度的發明者是管仲。憑借這一制度,使得食鹽成為齊國的「化學武器」,並成為當時的霸主。
公元前685年,管仲當上了春秋時期齊國的上卿,這個官職相當於丞相。當時齊國有一大敵,就在它的西南方,楚國正憑借其深遠的戰略縱深和巨大的人口,覬覦著齊國的領土。管仲決定利用自己做生意的專長,先打一場貿易戰。齊國最暢銷的出口貨物是鹽,而楚國雖然是春秋各國中領土最多的,地大物博,但就是不產鹽,所以楚國只好硬著頭皮在「國際」市場上高價收購食鹽。當時燕國、吳國、越國的制鹽方法是直接熬煮海水,產量和質量低。齊國沿海富有一種因海而生、含鹽濃度比正常海水高四五倍的滷水,齊國鹽工是用滷水制鹽的,產量大、質量好。
當時,秦國的鹽是「官制民賣」,政府親自組織食鹽生產,再將製成的鹽售給各大代理商,代理商再賣給二級批發商,批發商再轉手……層層加價之後,秦國的鹽已失去價格優勢。而齊國的模式恰好反過來——「民制官賣」,私人按照官方的標準製成鹽後,由官方統一收購。這些鹽到了齊國政府手裡就成了威力巨大的貿易武器。管仲頒布法令將齊國的高山和大海統統納入政府的管轄之中。政府組織專門的工匠砍伐山林、煎煮海水、生產海鹽。他還大幅度提高海鹽的價格,控制它的對內和對外貿易,這樣,齊國很快就從壟斷經營中獲取了大量的財富,使過去偏居一隅的齊國一躍成為春秋霸主。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食鹽專營」,管仲因此被後人尊為「鹽業宗師」。2000多年來,朝代更迭江山易主,但「食鹽專營」制度作為主線,並沒有偏離。今天,我國依舊保留著這一制度,但是它在財政收入中的比例已經微乎其微。今天的「食鹽專營」制度,其目的之一就是預防碘缺乏病,而預防的最好途徑就是食鹽加碘。新中國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對此進行研究。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後,政府通過財政補貼、定點生產和食鹽專營等方式逐步普及加碘食鹽,目前已基本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