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飾:明朝皇帝袞服簡介 | 陽光歷史

 

A-A+

明朝服飾:明朝皇帝袞服簡介

2017年03月16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198 次

  袞服是皇帝的龍袍中的一種,是皇帝祭天地、宗廟時與袞冕配套使用。與冕冠合稱為「袞冕」,是古代最尊貴的禮服之一。此件緙絲袞服為右衽大襟、寬袍闊袖。袞

  中國傳統的袞衣主體分上衣與下裳兩部分,衣裳以龍、日、月、星辰、山、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紋為飾,另有蔽膝、革帶、大帶、綬等配飾。

  其中團龍12,用孔雀羽線緙制,前身、後身各3,兩肩各一。十二章紋樣分佈在兩肩及前後衣襟上。

  明朝在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始定袞冕制度,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時又分別做過補充修改。皇帝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種織於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於裳,十二旒冕。親王上衣繪山、龍、華蟲、火、宗彝5章花紋,下裳繡藻、粉米、黼、黻4章花紋。共9章,九旒冕。

  其實親王以下就不能被稱作袞服了,因為親王以下的冕服不繡龍,但明代都稱為袞冕。

  黃緙絲十二章福壽如意紋袞服

  世子七章,八旒冕。郡王五章,七旒冕。朝鮮曾獲賜五章袞衣,後建文賜朝鮮以郡王爵服九章袞服,遂為定制。

  十二章圖案各有深刻的寓意。據載,十二章圖案起源甚早,早在周朝以前即已成為天子禮服上的裝飾。

  日、月、星辰稱為「三光」,取其「照臨」之意。

  山,能行雲雨,人所仰望,取其鎮重之意。

  龍,變化無方,取其神。

  華蟲為雉,文采昭著,取其文。

  宗彝,為宗廟祭器,繪虎、蜼二獸,取其祀享之意;又有一種說法認為,宗彝繪虎,是取其嚴猛,繪「蜼」(一種長尾猴),是取其智。遇雨以尾塞鼻是其智。

  藻,水草之有文者,取其文,取其潔。

  火,取其明,取其炎向上。

  粉米,即白米,取其潔白能養人。

  黼作為斧形,刃白而銎黑,取其能斷之意;又有一說,按八卦方位,白為西方之色,黑為北方之色,黑白之交(即西北方)為八卦中的乾位,乾為天、為陽,故象徵剛健能斷。

  黻形為「亞」,一說認為是古「弗」字,取「拂弼」之意;另一說認為,是兩「己」或兩「弓」相背,取臣民背惡向善之意,亦取君臣離合,去就之理。

  這十二間圖案,雖然古人釋意不盡相同,但都具有美化王權的政治意義。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