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170年前宇宙恆星大爆炸畫面 | 陽光歷史

 

A-A+

[圖文]170年前宇宙恆星大爆炸畫面

2015年11月15日 宇宙奧秘-短篇 暫無評論 閱讀 256 次

天文學家正在利用附近塵埃雲團捕獲的光「回波」,觀察不穩定的龐大雙星系船底座伊塔星的一次蔚為壯觀的噴發的延遲廣播,近170年前人們首次在地球上看到該事件
天文學家正在利用附近塵埃雲團捕獲的光「回波」,觀察不穩定的龐大雙星系船底座伊塔星的一次蔚為壯觀的噴發的延遲廣播,近170年前人們首次在地球上看到該事件
 
數字化巡天捕捉到的船底座伊塔星的星雲區。這顆恆星在19世紀的很多年間一直是夜空中的第二亮星,現在天文學家正在重現導致這一結果的恆星事件
數字化巡天捕捉到的船底座伊塔星的星雲區。這顆恆星在19世紀的很多年間一直是夜空中的第二亮星,現在天文學家正在重現導致這一結果的恆星事件
 
這張船底座星雲(南天的一個大型恆星形成區)的全景圖是利用歐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遠鏡上的HAWK-I相機從紅外光範圍拍攝的
這張船底座星雲(南天的一個大型恆星形成區)的全景圖是利用歐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遠鏡上的HAWK-I相機從紅外光範圍拍攝的

  一個科學家組已經利用新型「光回波」技術,捕捉到19世紀中期在地球上看到的太空爆發發出的光。科學家捕捉到被太空裡的雲團反射回來的光衝擊波的「回波」,這樣我們就能看到170年前人們看到的那一刻。


  「空間取證」技術已經幫助我們揭開19世紀發生的被稱作「大噴發(Great Eruption)」的一次神秘的恆星事件,當時恆星——船底座伊塔星(Eta Carinae)突然變成夜空中第二亮的星體。船底座伊塔星是我們銀河系最龐大的一顆恆星,19世紀它的亮度突然增強。在19世紀中期的10年間,它一直是夜空中第二亮恆星。由美國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阿明-萊斯特領導的這個科研組,利用船底座伊塔星的圖片研究「大噴發」的光回波。他們觀察被距離這顆恆星幾十光年的星際塵埃反射回來的這次噴發產生的光。這幾十光年意味著現在到達地球的光並不是19世紀地球上的人們看到的直接傳播到這裡的光。


  船底座伊塔星是一顆高光度藍變星,也就是說它的明亮週期過後就是昏暗期。「大噴發」是一次極端的獨特事件,在這一過程中,比太陽重100多倍的船底座伊塔星在一次大規模噴發中「燒掉」相當於幾顆太陽的物質。科學家曾認為,另一顆恆星噴發的氣體形成的恆星風「點燃了導火索」。但是對噴發當時產生的光進行更近距離的觀察獲得的數據顯示,上述說法並不正確。他們隨後利用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的麥哲倫和杜邦望遠鏡獲得這次光回波的光譜。他們借助光譜準確分開了光的組成成分,這就如同一滴雨水相當於一面稜鏡,可以把陽光分解成彩虹色。


  這些觀測資料提供了有關19世紀「大噴發」期間噴出的物質的化學組成、溫度和速度的重要信息。「大噴發」比用來解釋假超新星的簡單恆星風模型所需的溫度顯著更低。普裡埃托(Prieto)說:「這顆恆星的大噴發曾被認為是外星系裡的所有假超新星的一個原型。但是這項研究證實,它其實是一個更加與眾不同的事件。」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