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清朝時的繁文縟節:晚清人是怎麼磕頭的? | 陽光歷史

 

A-A+

圖說清朝時的繁文縟節:晚清人是怎麼磕頭的?

2015年03月08日 歷史老照片 暫無評論 閱讀 452 次

  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

  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

  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鬼神在操縱,履行禮儀即是向鬼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起源於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形式。

  「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標誌著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極盡其能。


磕頭:磕頭下跪可算是最大的禮數了,臣見君時就行此禮。


打拱:最常見的見面禮節,邊打拱邊寒暄,很有人情味。


官老爺出巡:每當官老爺出巡,跟班們前呼後擁,有抬轎者,有貼身保衛者,有舉傘者,跟平民百姓出門截然不同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