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伽羅簡介 縱橫政壇的隋文帝獨孤皇后生平 | 陽光歷史

 

A-A+

獨孤伽羅簡介 縱橫政壇的隋文帝獨孤皇后生平

2016年03月25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761 次

  隋文獻皇后獨孤伽羅(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陽人,北周衛國公、關隴集團重要成員獨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十四歲嫁給大將軍楊忠之嫡長子楊堅。同年父親政斗失敗被殺,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權臣猜忌。獨孤伽羅保持低調謙恭作風,以期為夫消禍;周隋交替之際,親自勸勉楊堅定下立隋大計;之後拜為隋王妃、隋王后;隋朝開國乃為皇后。獨孤皇后深度參與朝政,終身對隋文帝保持了強烈影響力,於開皇之治功不可沒,宮中並尊帝后為「二聖」。晚年主導罷黜宰相、廢易太子引發史學界爭議評價。隋文帝和皇后夫妻恩愛,「誓無異生之子」,共誕育有十個兒女。仁壽二年八月皇后崩逝,在位二十二年。隋文帝不能忘情,迷信皇后升化為妙善菩薩,並親自為其送葬;又營造天下最盛佛寺為皇后祈福,臨終前企盼和愛妻「魂其有知,當地下相會」。仁壽四年七月文帝病逝,十月帝后合葬太陵,皇后謚曰「文獻'。次子即隋煬帝楊廣。

  隋文帝皇后獨孤伽羅是生活在我國南北朝、隋朝時期的一位傑出女性政治人物,為隋文帝朝政治系統核心人物。在皇后積極參與和協助下,隋文帝北御突厥、南平陳朝,一統華夏,使得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動盪分裂近四百年的南北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逐步融合發展,從而開啟了隋唐盛世。

  獨孤伽羅不僅在政治作為上可圈可點,其本身也是一位具備鮮明個性的歷史人物。她既有鮮卑女子的英氣嫵媚、大膽真率,又有漢家女兒的優雅聰慧、柔情體貼,隋文帝楊堅對其可謂言聽計從、迷戀終生。夫妻倆五兒五女、一母同胞;同居共寢、並輦上朝;朝夕相伴,情深意長,六宮常年虛設。獨孤皇后去世後,隋文帝一下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不到兩年也隨之離開人世。臨終前,隋文帝仍然希望能夠在地下永恆的世界裡和妻子重逢。生死相隨,夫妻情深,無過於此,隋文帝和獨孤皇后可謂創造了中國古代帝王后宮生活的奇跡。

  緣定三生

  北周孝閔帝元年(公元557年),獨孤信看中了老友楊忠的嫡長子楊堅相有奇表、氣質非凡,於是把十四歲的獨孤伽羅嫁給了他。楊堅時年十七,小名「那羅延」,意為金剛力士。他性格深沉穩重,外表木訥而內心有大氣魄,因從小在寺院長大,又養出了一股與眾不同的威儀風姿。這是一樁門當戶對的貴族親緣聯姻。

  少年郎楊堅此時初入仕途,又得配佳人,躊躇滿志正欲有所作為,但命運和他開了個大玩笑。楊堅和伽羅結婚前夕,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十月,西魏、北周的實際締造者、關隴集團的核心凝聚人物宇文泰去世,遺命其侄宇文護輔政。在其主導下,宇文家族取代了西魏元氏政權,政治態度傾向西魏且位高權重的獨孤信立場微妙。

  小夫妻婚後月餘,獨孤信與北周權臣宇文護政斗失敗被逼自盡,勢力流散,妻兒也受牽連流放到蜀地多年,獨孤家族從此退出權力中心,家道中衰。因楊家不肯依附宇文護,再加上與獨孤信聯姻的這層關係,導致楊堅不幸遭到池魚之殃,他備受猜忌,連續八年原地踏步不得升職,甚至不時有性命之憂。

  少年郎楊堅此時初入仕途,又得配佳人,躊躇滿志正欲有所作為,但命運和他開了個大玩笑。楊堅和伽羅結婚前夕,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56年)十月,西魏、北周的實際締造者、關隴集團的核心凝聚人物宇文泰去世,遺命其侄宇文護輔政。在其主導下,宇文家族取代了西魏元氏政權,政治態度傾向西魏且位高權重的獨孤信立場微妙。

  小夫妻婚後月餘,獨孤信與北周權臣宇文護政斗失敗被逼自盡,勢力流散,妻兒也受牽連流放到蜀地多年,獨孤家族從此退出權力中心,家道中衰。因楊家不肯依附宇文護,再加上與獨孤信聯姻的這層關係,導致楊堅不幸遭到池魚之殃,他備受猜忌,連續八年原地踏步不得升職,甚至不時有性命之憂。

  政斗的殘酷陰影卻沒有影響這對小夫妻的感情。和楊堅的姻緣使獨孤伽羅保留了貴族身份,免遭流放之罪,而家門巨變的陰影,又讓丈夫對她更為愛憐有加。少年男女兩情相悅,又有建功立業的共同理想志向。情到濃時,夫妻倆誓無異生之子,相約白頭,永不變心。楊堅夫婦相繼誕育有五子五女,攜手走過了近五十年人生風雨。在楊堅一生風雲詭譎的歲月中,愛妻伽羅始終是他最親密的愛人、知己、智囊和精神支柱。

  政治繼續在楊堅夫婦面前充分展現其隱秘和黑暗的一面。宇文護攫取政權、廢掉孝閔帝、毒死明帝,他那陰冷的目光不時瞄向楊家這條似乎也不太穩固的船,著實令人森然可怖。楊堅和妻子不得不相互鼓勵,互商對策,以期逃避宇文護懷疑的目光,伽羅也一直保持低調謙恭作風,盡量為丈夫消禍。

  所幸由於北周生存環境形勢嚴峻,北有突厥騷擾侵犯、東有北齊虎視眈眈、南有南朝趁火打劫,楊堅的父親楊忠驍勇善戰,在北週一直擁有相當的地位。楊堅的兩個弟弟也相繼和宇文皇室聯姻,二弟楊整娶了宇文泰外甥之女尉遲氏、三弟楊慧娶了周武帝之妹順陽公主。楊堅夫婦在父親的大樹羽翼之下暫得保全。

  哀榮至極

  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八月二十四日午夜,獨孤皇后於永安宮奄然而逝,這對垂暮隋文帝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她的死標誌著其大展宏圖時代的結束。皇后崩年五十九,「年過五十不稱夭」,在當時社會條件下也不算低壽。然而時年六十二歲,和她整整做了四十五年夫妻的隋文帝仍像個熱血衝動的熱戀少年,縱情而放肆地追懷著他深愛的妻子,其用情之深、思戀之苦,實在讓人不忍卒讀。

  也許是皇后從病發開始起,隋文帝早已失魂落魄得人盡皆知。皇后剛剛去世,非常善於把握上意的著作郎王劭立刻上書安慰文帝稱:皇后是聖德仁愛的觀世音菩薩下凡,她的死亡只是在諸天神佛的迎接中歸位而已。隋文帝讀後,「且悲且喜」。另一位天竺高僧同樣聲稱皇后是被諸神佛迎接到西方阿彌陀淨土,悲喜交集的隋文帝激動之下賜物兩千餘段。這種數額的賞賜一般只有身死王事、忠義節烈立下巨大功勞的人才能得到。要何等深厚的恩愛之情,才會讓他傻傻地用這種不經之語來麻醉自己。

  也許是皇后從病發開始起,隋文帝早已失魂落魄得人盡皆知。皇后剛剛去世,非常善於把握上意的著作郎王劭立刻上書安慰文帝稱:皇后是聖德仁愛的觀世音菩薩下凡,她的死亡只是在諸天神佛的迎接中歸位而已。隋文帝讀後,「且悲且喜」。另一位天竺高僧同樣聲稱皇后是被諸神佛迎接到西方阿彌陀淨土,悲喜交集的隋文帝激動之下賜物兩千餘段。這種數額的賞賜一般只有身死王事、忠義節烈立下巨大功勞的人才能得到。要何等深厚的恩愛之情,才會讓他傻傻地用這種不經之語來麻醉自己。

  獨孤皇后的喪事規格之高,是異常罕見的:皇后喪事由隋朝尚書左僕射(也就是宰相)楊素親自負責。楊素不僅要統籌安排喪葬各項事宜,而他身為宰相居然帶著人馬日曬雨淋,親自到荒郊野外之中為皇后尋找福地。不僅如此,選好地址為皇后建設山陵時,楊素也始終堅持在第一線,凡事親力親為、辛苦不已,連隋文帝都被他感動了。隋文帝后來在表彰楊素的詔書中稱,楊素為皇后尋訪山陵辦後事的功勞,比他南征北戰平戎定寇的功績還重要。楊素是平陳統一全國的一支主力,之後又轉戰江南各地兩年多平叛,而且開皇末年數次出擊突厥。也就是說,在隋文帝看來,皇后等同於他的人生功業。

  皇后的喪儀史書沒有記載細節,不過從佛教典籍裡透露的一鱗半爪,可以想像當初葬禮的盛大。根據《續高僧傳》等記載,「獻後之喪,福事宏顯」。皇后去世後,隋文帝即召高僧大德五十餘人進宮,在皇宮內舉行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宏大法會超度皇后亡魂,然後又講《淨名經》(即《維摩詰經》),皇太子楊廣親臨聽講,參加的大德皆為「四海宗師,一時翹楚」。據《續高僧傳》記載,有善權、立身、智脫、慧海等。此外,漢王楊諒從晉陽帶回高僧志念,自為施主,為母親經營法祀。揚州的天台國清寺也為大行皇后舉辦法事祈福超度,隋文帝厚加賞賜。

  隋朝為獨孤皇后上謚號為「獻」,根據《逸周書》對謚法的解釋,獻者:聰明睿智曰獻、賢德有成曰獻、智能翼君曰獻。同年閏十月,隋文帝又做了一件相當震撼的舉動:晚年迷信、已經62歲的他,決定親自為妻送葬。術士蕭吉勸諫和告誡道:「根據陰陽書,皇帝今年送葬對自身是不利的」。隋文帝卻置之不理。垂暮的他冒著嚴寒親自奔波了數百里把愛妻送到太陵陵園。當初他把14歲的小新娘伽羅接回來,她從此成為了他血肉相融的一部分,如今陰陽兩隔,他要陪著心愛的伽羅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仁壽四年七月,隋文帝病逝,十月帝后合葬太陵。大業年間,隋煬帝曾在太陵立寺為父母祈禱冥福。太陵位於今天陝西省咸陽市楊凌區三畤原上的五泉鎮王上村,陵寢至今猶存。經過考古勘探,證實了太陵確為文獻所記載的「同墳而異穴」,也即帝后各自擁有獨立墓室,位於同一封土之下。這表明禮制在尊崇「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后地位時,同時也注重家庭關係。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