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服飾:皇帝皮弁服和通天冠服
皮弁服
皮弁服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親王、世子、郡王的朝服。皇帝在朔望視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外官朝覲、策士傳臚時穿皮弁服(嘉靖時定祭太歲、山川等神亦穿皮弁服)。《明實錄》記載,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以百官侍朝皆穿公服,而皇帝獨穿便服,「非所以示表儀」,於是命禮部倣傚古制,作皮弁、絳袍、玄圭以臨群臣。《大明會典》所錄洪武時期的皮弁服制度為:「皮弁,用烏紗冒之,前後各十二縫,每縫中綴五采玉十二以為飾;玉簪導;紅組纓;其服絳紗衣,蔽膝隨衣色;白玉珮;革帶;玉鉤<角葉>(die);緋白大帶;白襪、黑舄。」永樂三年又對皇帝皮弁服作了更詳細的規定,並一直沿用至明末。
皮弁(bian)
明代皮弁以黑紗冒於外,不用皮革。明神宗定陵出土了一頂皇帝皮弁實物:皮弁高19.4厘米、口徑19厘米,以細竹絲編結成六角形網格狀作為內胎,上髹黑漆,內襯紅素絹一層,外敷黑紗三層,口沿裡側襯3.3厘米寬紅素羅一道,口外沿用金箔貼成金箍一道(寬0.8厘米),前後釘有長方形金池一對,前面者長4.8、寬2.5厘米,後面者長4、寬2.2厘米。弁身份十二縫,每縫內釘包金竹絲一縷,綴四色玉珠九顆與珍珠三顆(制度為每縫用五彩玉珠十二,以赤、白、青、黃、黑為序排列)。用玉簪(實物分為兩段),系以朱紘、朱纓,貫簪處有葵花形金簪紐(徑3.2厘米)一對,系纓處有金纓紐(徑2.6厘米)二對。朱紘懸系方式與冕相同,即一端繫於左側玉簪(簪腳)上,再從頷下繞過,繫於右側玉簪(簪首)上,余端下垂。
皮弁(參考定陵出土明神宗皮弁繪製)
絳紗袍
皮弁服上衣為大紅色,故稱絳紗袍或絳紗衣,交領、大袖,領、袖、衣襟等處皆施本色緣邊,衣身不加任何紋飾(不用十二章等)。
紅裳(chang)
皮弁服下裳與冕服(永樂制度)所用相同,紅色,分為前後兩片,前片三幅,後片四幅,共裳腰,裳幅上折有襞積(褶子)。裳前後片的兩側與底邊施本色緣邊(即綼和裼)。紅裳上亦不織章紋。
絳紗袍(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紅裳(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中單、蔽膝
皮弁服中單為深衣形制,用素紗製作,交領,大袖,衣身上下分裁,腰部以下用十二幅拼縫。領、袖、衣襟均施紅色緣邊,領部織有黻紋十三個。蔽膝為紅色,施本色緣,形制與冕服蔽膝相同,不加紋飾,上綴玉鉤一對,用以懸掛。
中單
中單
蔽膝
玉圭(脊圭)
玉圭長度與冕服之圭相同(合周尺一尺二寸),上尖、下方,正面中間有脊,兩側各有一道凹槽,槽內突起一條抹角圓稜(即《會典》所稱「雙植紋」)。玉圭下部套以黃綺,並有玉圭袋用來裝納玉圭,袋身飾金龍紋,底部有半圓形蓋。
大帶、玉珮、小綬、大綬、襪、舄
都和冕服所用相同(皮弁服不用革帶)。大帶為素(白色)表、朱(紅色)裡,分束腰和垂帶兩部分,束腰部分以紐襻扣紐系,綴假結與假耳,腰、結、耳用紅色緣邊(綼),垂帶用綠色緣邊。大帶結上另系有素色絲帶(即紐約)。¬¬¬¬玉珮兩組,由金鉤、珩(heng)、瑀(yǔ)、琚(jū)、玉花、玉滴、璜、沖牙及玉珠串組成,瑑雲龍紋並描金。玉珮下副以小綬一對,顏色、紋樣與大綬相同。大綬用黃、白、赤、玄、縹、綠六彩織成,纁色織物襯裡,綬上垂有六條小綬(織帶),用色與大綬六彩同,分三組編結並懸掛龍紋玉環三枚。襪、舄皆赤色。
明代皇帝皮弁服示意圖
通天冠服
明初曾參考宋代制度製作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皇帝在郊廟之前省牲、皇太子諸王冠婚、醮戒以及社稷等祀時穿通天冠服。但從《明實錄》等史料記載來看,洪武十年之後基本沒有皇帝使用通天冠服的記錄,《大明會典》所載冠服制度中也沒有收入通天冠服,可能是洪武中期以後已經不用,其功能大部分被皮弁服代替。
《大明集禮》中的通天冠服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