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騎射:原來國家的改革可以從生活做起 | 陽光歷史

 

A-A+

胡服騎射:原來國家的改革可以從生活做起

2015年12月17日 成語典故 暫無評論 閱讀 119 次

  戰國時期,趙國的北方大多是胡人部落,雖然他們和趙國沒有發生大的戰爭,但常常到趙國進行一些小的掠奪。

  由於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長褲,作戰騎在馬上,動作十分靈活方便。開弓射箭,運用自如,往來奔跑,迅速敏捷。而趙國軍隊雖然武器比胡人精良,但多為步兵和兵車混合編製,加上官兵都身穿長袍,甲冑笨重,騎馬很不方便。因此,在交戰中常常處於不利地位。有一天,趙武靈王對邯鄲謀士樓緩說:「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來如飛鳥,去如絕弦,是快速反應部隊,帶著這樣的部隊馳騁疆場哪有不取勝的道理。我覺得咱們穿的服裝,長袍大褂寬袖口,幹活打仗,都不太方便,不如胡人短衣窄袖,腳穿皮靴子,行動方便靈活。我打算仿照胡人的風俗,把服裝改一改,你看怎麼樣?」謀士樓緩聽後很贊成趙武靈王的話。

  由於胡服騎射不單是一個軍事改革措施,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移風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對傳統觀念的更新,因此,在施行之初,阻力很大,除了百姓接受有困難外,朝廷內的牴觸情緒也很大。以公子成、趙文、趙造、周紹等人為代表的貴族官僚,抱著「循法無過,修禮無邪」的傳統觀念,拒絕胡服騎射。

  有一個頑固派老臣,名叫趙成,是趙武靈王的叔父,帶頭反對服裝改革。他是趙國一個很有影響的老臣,頭腦守舊,十分頑固。他不但反對,而且在家裝病不上朝了。趙武靈王很明白,要推行改革,首先要打通叔父的阻攔。武靈王為了說服趙成,親自到趙成家做工作,終於使他同意胡服。公子成的工作做通之後,仍有一些王族公子和大臣極力反對。他們指責武靈王說:「衣服習俗,古之理法,變更古法,是一種罪過。」武靈王批駁他們說:「古今不同俗,有什麼古法?帝王都不是承襲的,有什麼禮可循?夏、商、週三代都是根據時代的不同而制定法規,根據不同的情況而制定禮儀。禮制、法令都是因地制宜,衣服、器械只要使用方便,就不必死守古代那一套。」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是我國軍事史上的一次大變革,被歷代史學家傳為佳話。郭沫若1961年秋遊邯鄲叢台時曾賦詩一首,詩中說到「騎射胡服思雄才」,便是引用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改革的史績,這段事實見諸於《史記,趙世家》。如今,「胡服騎射」已經成為了改革的同義詞。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