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怒殺於神仙於吉的背後隱情:於吉是因何而死
從來世間諸事,三教九流,唯獨旁門左道最易蠱惑人心。對此種現象,既不能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也不能放任自流,聽之任之。在《三國演義》中,有一名叫做於吉的遊方道士,因「普施符水,救人萬病」,故而世人皆稱「於神仙」。按說,這樣一個人久居吳會之地,未必不是東吳人的福分。至少,以其一人之力,也不應成為東吳的禍患。
但不成想,就是這麼一個萬眾敬仰、受人矚目的江湖道士,卻因為與孫策的偶然相遇,最終斷送了性命。對此,很多人不甚理解,貴為江東之主的孫策,為何卻容不下一個專注修行、工於醫術的遊方道士呢。表面上看,於吉之死,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孫策「性格暴躁」,不能容物;二是東吳大局初定,人心不穩。而於吉的出現,似乎牽動了孫策敏感的神經。毫無疑問,這樣的理解和擔心並非沒有道理。想孫策稱雄江東,大業初創,根基不穩,來自各方面的威脅和壓力定然不會少,加之剛剛被許貢門客射傷,內心的傷痛與焦慮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在這樣的矛盾狀態下,孫策遇到了於吉,幾經衝突和抉擇,最終將於吉送上了不歸路。
是孫策殺死於吉的不假,不能苟同的則是,在這看似合情合理的背後,應該還有一雙無形的大手,一再左右著於吉的生死和孫策的舉動。仔細想想,孫策擔心歸擔心,還不至於對一個江湖術士耿耿於懷。看於吉不順眼,採取點監控措施也就完了,並不一定非要置其於死地。事實就是,促使孫策最終殺死於吉的不是孫策本人,而是手下那些對於吉無限仰慕和頂禮膜拜的文武官員。換句話說,是東吳的臣子們將於吉一步步推向了死亡的深淵。之所以如此說,並不是要為孫策推卸責任。這其中,還是有著太多的不可思議。仔細揣摩,自然不難看出端倪。要說孫策,見到這個於神仙也屬偶然。殺死於吉,也並非是最初的舉動。也就在某一天,孫策召集眾官在城樓上飲酒,就在喝得高興的時候,卻見「諸將互相耳語,紛紛下樓」。這樣的行為就很令人費解。按說身為手下之人,陪著自己的主公吃飯,應該是畢恭畢敬的。到底有什麼天大的事情,竟讓他們爭相撂下孫策,紛紛走掉呢。不是欺主之人,是斷難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要去見的這個人物極其重要且不同一般,地位甚至遠遠超過了他們的主公。也或許在他們心中,孫策根本就不值一提,沒有多少地位。且不論事實怎樣,孫策肯定會這麼想。果不其然,孫策很是生氣,就問怎麼回事,左右稟告:「有神仙於吉從樓下經過,諸將皆往拜之。」孫策一聽更加奇怪,起身憑欄觀望,就見「上至孫策部下諸將,下至城中百姓男女,皆焚香伏道而拜之。」如此的場景,極大地刺激和傷害了孫策的內心自尊。身為江東之主,竟然比不上一個遠來的道士。於是,孫策大怒,立即下令將於吉拿來問罪。要說這時的孫策,也只是惱怒而已。把於吉推上來之後,先是一頓斥責,接著就要推出去斬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說是斬首,其實就是旁敲側擊,發洩怒氣而已。一來是為了挽回些面子,二來也可借此機會給自己的手下提個醒,不要忘記了身份。如果這時孫策左右有一個明白人,就應該隨聲附和,說一些「一個道士,信口胡言,大將軍不必動怒」之類的話,孫策有了台階下,又達到了震懾眾人的目的,對於一個於吉是不會當真的。
是孫策殺死於吉的不假,不能苟同的則是,在這看似合情合理的背後,應該還有一雙無形的大手,一再左右著於吉的生死和孫策的舉動。仔細想想,孫策擔心歸擔心,還不至於對一個江湖術士耿耿於懷。看於吉不順眼,採取點監控措施也就完了,並不一定非要置其於死地。事實就是,促使孫策最終殺死於吉的不是孫策本人,而是手下那些對於吉無限仰慕和頂禮膜拜的文武官員。換句話說,是東吳的臣子們將於吉一步步推向了死亡的深淵。之所以如此說,並不是要為孫策推卸責任。這其中,還是有著太多的不可思議。仔細揣摩,自然不難看出端倪。要說孫策,見到這個於神仙也屬偶然。殺死於吉,也並非是最初的舉動。也就在某一天,孫策召集眾官在城樓上飲酒,就在喝得高興的時候,卻見「諸將互相耳語,紛紛下樓」。這樣的行為就很令人費解。按說身為手下之人,陪著自己的主公吃飯,應該是畢恭畢敬的。到底有什麼天大的事情,竟讓他們爭相撂下孫策,紛紛走掉呢。不是欺主之人,是斷難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要去見的這個人物極其重要且不同一般,地位甚至遠遠超過了他們的主公。也或許在他們心中,孫策根本就不值一提,沒有多少地位。且不論事實怎樣,孫策肯定會這麼想。果不其然,孫策很是生氣,就問怎麼回事,左右稟告:「有神仙於吉從樓下經過,諸將皆往拜之。」孫策一聽更加奇怪,起身憑欄觀望,就見「上至孫策部下諸將,下至城中百姓男女,皆焚香伏道而拜之。」如此的場景,極大地刺激和傷害了孫策的內心自尊。身為江東之主,竟然比不上一個遠來的道士。於是,孫策大怒,立即下令將於吉拿來問罪。要說這時的孫策,也只是惱怒而已。把於吉推上來之後,先是一頓斥責,接著就要推出去斬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說是斬首,其實就是旁敲側擊,發洩怒氣而已。一來是為了挽回些面子,二來也可借此機會給自己的手下提個醒,不要忘記了身份。如果這時孫策左右有一個明白人,就應該隨聲附和,說一些「一個道士,信口胡言,大將軍不必動怒」之類的話,孫策有了台階下,又達到了震懾眾人的目的,對於一個於吉是不會當真的。
但孫策手下的這些人不知道是聰明得過頭了,還是神經出了毛病。一聽說要斬於神仙,以張昭為首的眾官立即諫道:「於道人在江東數十年,並無過失,不可殺之,恐失民望。」這句話,理論上沒有什麼不對,有根有據,言之鑿鑿,理直氣壯。從來聽話聽音,仔細琢磨就不難看出,這話說得太過堂皇和不無深意了。先看第一句,既然「並無過失」,那麼殺了於吉就是你孫策亂殺無辜,話一出口,就先給孫策先扣上一頂「大帽子」。而接下來的一句,就更讓孫策無地自容了——「恐失民望」。想想,處在這樣的當口,張昭的言意之下分明就是在暗示孫策不得民心。這一來,無異於火上澆油,適得其反,孫策最終把於吉下了大獄。
而接下來的事情就更難以理解了。既然已經把於吉下了大獄,說明孫策內心並不想殺死於吉,等過段時間氣消了,或許也就放出去了。問題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事情的發展遠遠沒有那麼簡單。眾臣子回去之後,紛紛將事情告知了自己的夫人,並要求夫人們去向吳國太稟告。讓其母規勸其子,看起來名正言順。但事關國事君臣,讓人家母親出面壓制兒子,本就不是為人臣子幹的事情。
見這些人把自己的老母親都抬出來了,孫策心情可想而知。經過吳國太的規勸,孫策並沒有打消怒氣,反而更加不安。儘管如此,孫策還是緩緩地對母親說:「願母親勿聽女流之言,兒自有區處」。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孫策的內心實際是有所鬆動的,這個「自有區處」本身就是一個將要釋放於吉的信號。只不過礙於情面,暫時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一時不好改口。抓有抓的理由,放也要有放的道理,孫策要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台階。遺憾的是,偌大東吳,竟然沒有一人給孫策提供這樣的台階。當孫策親自到獄中看望於吉的時候,卻看到了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於吉「在牢中盡去枷鎖,(獄卒)事之如父母」。見此情形,孫策剛剛熄滅的怒火又一次燃燒起來,一怒之下是「盡殺獄吏」,而於吉又被重新下獄。
更為可怕的是,面對於吉的再次入獄,張昭等數十人又來了個「聯名上書」。難以想像,東吳臣子們的謀略是從哪裡學來的。聯名上書,說到底就是公然要挾。果然,此次聯名不僅沒有救得了於吉,反而惹得孫策放出了狠話:「……勿使空費紙筆也。吾必殺之。」話雖這麼說,孫策還是沒有立即殺掉於吉,而接下來的一件事情卻讓孫策的忍耐達到了極限。或許是營救於吉心切,呂范提出讓於吉祈雨,試看神仙的靈驗。天知道於吉是不是真有如此神通,反正唸唸有詞之後,天上真就下起了大雨。還沒等孫策發話呢,卻見這一幫官員「皆羅拜於水中,不顧衣服」,這還不算,接著紛紛前去「解去繩索,便請孫策禮之」,就這個舉動,直接把於吉送上了斷頭台。
原因很簡單:一是不尊將令,還沒等孫策下達命令就私自放人。二是目無主公。按說解了也就解了,趕緊向孫策解釋一下或許還能補救。但這些自命不凡的臣子們,不僅沒有及時請罪,反而將於吉扶到孫策跟前,讓孫策向於吉行禮。見此情景,孫策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控制自己的怒火了,掣起寶劍就讓左右立即斬首。到了此時,眾官依然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再次「力諫」。看眾官絲毫沒有放過自己的意思,被逼無奈的孫策終於說出了心裡話:「汝等皆欲隨從於吉造反耶!」此言一出,眾人才如夢方醒。問題是到了這個時候,箭在弦上,已經不得不發了。最終,於吉還是被砍了腦袋。從這起事件的經過看,於吉並非沒有生還的機會,只是因了這些傻逼大臣們所謂的崇仰和道義,才讓於吉走上了不歸路。忠言可以不逆耳。因此我們更有理由相信,於吉之死,一方面來自孫策的性格暴躁,不能容物,而另一方面則源於江東眾臣子們的一意孤行和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