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中國古代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虛假報道
導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從太史公司馬遷筆下流傳下來的這蕩氣迴腸2000多年的《垓下歌》聲,連同「霸王別姬」的淒美故事一起,在中華文化中牢牢地刻下了西楚霸王項羽這樣一個悲劇英雄的形象。對於霸王別姬這樣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和司馬遷那樣一個震古爍今的史學巨匠,如果我們說這種悲壯形象完全是假的,是一次徹頭徹尾的虛假報道,可能人們會覺得不可思議、荒謬絕倫,認為除非是又出土了什麼爆炸性的竹簡帛書才有可能做出這樣驚天動地的論斷。但其實這裡什麼新的史料也沒有,就從司馬遷《史記》的字裡行間,只要不帶偏見地仔細尋覓,我們就完全可以把事情的真相還原出來。
在《史記僰項羽本紀》中,記載了這樣4個與霸王別姬有關的場景。首先是四面楚歌:「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然後是霸王別姬:「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第三是項羽突圍:「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最後是烏江自刎:「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自刎而死。」
這些史料表面上看起來跟我們所熟知的霸王別姬的故事並沒有什麼分別,其實除了虞姬自刎的這一個小細節之外,霸王別姬的故事也正是源自這些史料。但是,有一個細節,卻被司馬遷成功的隱藏了、同時也被後人們視而不見達2000多年之久。在場景一和場景二中,項羽身在楚軍垓下大營,雖說「兵少」,但也只是相對漢軍的重兵而言。《史記?高祖本紀》中說垓下之戰時「項羽之卒可十萬」,雖然經過此前與漢軍的拚死搏殺會有所損失,但到被圍時為止,漢軍還沒有對楚軍構成殲滅性打擊,因此守衛在垓下大營的楚軍至少還有數萬,否則漢軍也不用唱什麼楚歌了,直接大軍一擁而上滅了項羽即可。而且後來知道項羽率800騎出逃後,漢軍只派了5000騎去追,若不是垓下大營中還有大量楚軍英勇奮戰,劉邦是不會如此不把項羽放在心上,讓五六十萬大軍在營中睡大覺的。
第三是項羽突圍:「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最後是烏江自刎:「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自刎而死。」
這些史料表面上看起來跟我們所熟知的霸王別姬的故事並沒有什麼分別,其實除了虞姬自刎的這一個小細節之外,霸王別姬的故事也正是源自這些史料。但是,有一個細節,卻被司馬遷成功的隱藏了、同時也被後人們視而不見達2000多年之久。在場景一和場景二中,項羽身在楚軍垓下大營,雖說「兵少」,但也只是相對漢軍的重兵而言。《史記?高祖本紀》中說垓下之戰時「項羽之卒可十萬」,雖然經過此前與漢軍的拚死搏殺會有所損失,但到被圍時為止,漢軍還沒有對楚軍構成殲滅性打擊,因此守衛在垓下大營的楚軍至少還有數萬,否則漢軍也不用唱什麼楚歌了,直接大軍一擁而上滅了項羽即可。而且後來知道項羽率800騎出逃後,漢軍只派了5000騎去追,若不是垓下大營中還有大量楚軍英勇奮戰,劉邦是不會如此不把項羽放在心上,讓五六十萬大軍在營中睡大覺的。
然而,到了場景三和場景四,項羽「直夜潰圍南出」時,身邊卻只帶了「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那麼其他在垓下大營的幾萬楚軍到哪裡去了呢?只有一個解釋——他們被項羽拋棄了。就在司馬遷濃墨重彩、繪聲繪色的描繪項羽和他那幾百親信如何在漢軍重圍之中殺入殺出,「斬將刈旗」,「漢軍皆披靡……人馬俱驚」的時候,對於這幾萬楚軍被統帥遺棄後的遭遇,卻耐人尋味的緘口不語,只在《史記?高祖本紀》中說整場垓下戰役中,漢軍「斬首八萬」。考慮到楚軍一共也就是10萬人,可以說基本上全軍覆沒,除了個別僥倖逃走和數千至萬餘人被俘之外,其他都血灑疆場了。通常情況下,如果沒有極高的戰鬥意志,在主帥棄軍而逃、被數倍乃至數十倍於己的優勢敵人圍攻的情況下,敗軍一方是很少有如此之高的死亡比例的。因為遠在死這麼多人之前,部隊就會崩潰、投降,成為戰俘。垓下一戰中,10萬楚軍竟然死了8萬,而又沒有任何劉邦殺俘的記載(劉邦一直把坑殺秦俘20萬作為項羽的一大罪狀,以取得政治上的優勢,因而自己自然是不能擅殺俘虜的),足見楚軍戰鬥之英勇頑強。
與英勇的楚軍官兵成鮮明對照的,則是表現得如此怯懦的項羽。要知道,在垓下大營中的項羽還遠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他手下還有數萬精銳之師,江東還有廣闊的天地,漢軍的圍困看起來也不太嚴密(否則不會直到天亮才發現項羽突圍),他是完全可以率軍突圍,再謀求捲土重來的。曾經一度英勇無敵的項羽為什麼在垓下表現如此不堪,史料中沒有明確記載。但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測,項羽一生縱橫疆場、所向無敵,雖然楚軍在其他戰場上吃了許多敗仗,但項羽自己統帥的部隊還從未大敗過,因此他也從來沒有過經受挫敗的經驗。然而,在垓下他平生第一次兵敗被圍,這對他肯定會帶來極大的精神壓力,再加上四面楚歌和與虞姬離別的刺激,當眾「大驚」和「泣」的項羽很可能已經陷入精神崩潰的境地(否則作為一軍主帥,他是絕不應當當眾有這樣的行為的),一曲《垓下歌》充分反映出了他絕望的內心世界。一向偏愛感情用事的西楚霸王,終於完全喪失了理智和勇氣,做出了棄軍而逃的決定。而項羽最終「不肯過江東」的決定,反映出項羽開始為自己的卑劣行為感到悔恨,他所說的無顏以對江東父老的話,其實很可能就是針對自己棄軍而逃的這一行徑而言。
分析到這裡,霸王別姬的真相已經很清楚了,簡而言之,就是一場項羽在戰事不利的壓力下、在漢軍心理攻勢面前,精神崩潰,棄軍而逃,最終自刎謝罪的醜劇。然而,在太史公司馬遷的生花妙筆之下,通過突出局部(別姬、突圍、自刎)、無視整體(棄軍而逃的性質、剩餘楚軍的命運)的方式,竟把一場醜劇裝裱成了一曲壯麗的英雄史詩,以無韻之離騷為載體,深深銘刻進了中華文化之中。當然,司馬遷這樣寫是有他個人原因的。史學界許多人認為司馬遷因為受到漢武帝的冤屈,而在史記中特意抬高項羽、貶低劉邦,霸王別姬的這一幕可能也就是因此而產生的。然而,太史公的一介個人恩怨,卻造就了這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虛假報道,懦夫成了英雄,真正的英雄卻被遺忘,那八萬拋頭顱灑熱血的楚軍將士地下有知,情何以堪啊!
如果說司馬遷關於霸王別姬的虛假報道只是扭曲了史實,騙取了2000年來無數人們的同情和眼淚,而不致有什麼現實危害的話,我們今天媒體的虛假報道就不只是這樣了。那些與司馬遷類似性質的媒體報道,即通過突出局部(例如搶險救災的英雄事跡、各級領導如何高度關注、受災群眾如何譜寫出一曲曲生命讚歌等等)、無視整體(例如災難為什麼發生、除了天災之外有沒有人禍的成分、哪些人應為災難負責、救災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需要改進、如何避免再發生類似的災難等等)的方式來扭曲事件的整體形象的行為,也會對現實社會帶來重大的危害。因為這種報道轉移了人們的視線,使人們無法在痛定思痛之中汲取經驗教訓,來避免或者減輕新的災難。當同樣的問題引發下一次災難的時候,這些媒體又會大唱生命讚歌,而那些原本有可能逃過此劫的生命,卻只能在九泉之下哭泣了。如果新聞媒體上甚至是在決策者的眼中,幾乎全部都充斥著這樣的報道的話,那麼對於我們社會的進步,對於我們在吃一塹長一智、跌倒了再爬起來的過程中的不斷成長,無疑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