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晚清重臣那些奇葩綽號:左騾子曾剃頭張矮子 | 陽光歷史

 

A-A+

盤點晚清重臣那些奇葩綽號:左騾子曾剃頭張矮子

2017年05月03日 演義趣聞 暫無評論 閱讀 125 次

  曾國藩:綽號「曾剃頭」

  曾國藩雖然是個文人,但是他的一貫的理念卻是:治亂世的前提是除暴安良。所謂積玩之後,振之以猛;但願良民有安生之日,即身得殘忍嚴酷之名亦不敢辭……曾國藩在長沙開審案局,殺了太多的所謂湖南「土匪」,為他博得了「曾剃頭」的綽號,但也穩住了湖南的局面。

  1852 年(咸豐二年),曾國藩到長沙辦團練,在城中魚塘口設立行轅。為了祭帥旗,命人抓兩個匪徒來。那些手下無法在短時間內捉到「匪徒」,就抓了兩個乞丐充數。

  曾國藩為了樹威,不免濫殺無辜。當時湖南地區會黨很多,長沙更是重災區。會黨原是城鄉無業遊民、手工業者和社會黑惡勢力組建的一種民間秘密組織。

  這種組織,剛開始的時候是沒有政治方向,只求結黨自保。為了生存和發展,在不良頭目的帶領下,常有殺人越貨、綁架盜竊之事發生。自從太平軍入湘,會黨開始活躍,有的公開投向太平軍,如天地會的大部分成員加入了太平軍。

  這引起曾國藩的極度恐慌,擔心會黨毀了他的功業,於是痛下決心,將清查會黨當作第一要務,「嚴刑峻法,痛加誅戮」。

  在幾個月內,殺了200多個人,很多人不滿曾國藩的所作所為,說他濫殺,太過分了。曾國藩信奉亂世就要用重典,只要長沙的治安、湖南的治安好了,哪怕大家說我曾國藩是「武健慘酷」,我也認了。

  曾國藩此舉令上下震恐,一時「曾剃頭」之名廣為傳播,他的家鄉荷葉塘有民諺云:「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不怕萬一,就怕寬一(寬一即曾國藩小名)。」他的門生李瀚章,時任益陽縣令,見其殺戮過甚,曾寫信給他,勸他「廣施仁義,緩於刑法」,被斥之為「書生之論」。

  (曾國藩.1811.11.26-1872.3.12.,漢族,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左宗棠:綽號「左騾子」

  左宗棠不僅軍功赫赫,而且治家有方。左氏一族,在清末亂世出了不少治國能臣,而後代良醫輩出,清白家風令後世稱道。

  (左宗棠1812.11.10.—1885.9.5,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

  據說左宗棠一生因為剛直不阿,所以得了個綽號「左騾子」。

  早在長沙幕府期間,永州總兵樊燮貪贓枉法,又自恃是滿人兼湖廣總督官文的親戚,咆哮公堂,根本不把左宗棠放在眼裡。

  左宗棠大義凜然地喝斥:「紈褲子弟,國之碩鼠,有何面目見爾列祖列宗?」

  官文把他的話篡改為「八旗子弟,國之碩鼠」,說他「頭上有反骨」,上書給咸豐皇帝。皇帝下旨「就地正法」。好在大臣中有人力保,左宗棠才免去死罪。

  他與晚清首富胡雪巖交往頗深,胡雪巖為左宗棠籌措糧餉,左宗棠任命胡為軍中總理糧台,還保薦他為候補道,後來更奏請慈禧,給胡加授布政使銜,賞穿黃馬褂。胡雪巖成為顯赫一時的紅頂商人。左宗棠在東南用兵順利,又在西北連戰連捷,在財政上得益於胡雪巖支持。兩人可謂典型的官商合作。

  朝臣中,當然有人信這樣合作不謀私利,就上奏朝廷是左宗棠貪污。

  但清政府調查卻發現:胡雪巖的財力支持,為左宗棠的軍事行動立下了汗馬功勞,而左宗棠一身清白。

  慈禧太后非常高興,立即對滿朝官員下了一道口諭:三十年不准參奏左宗棠。

  左宗棠曾寫信教導兒子:「讀書要目到、口到、心到。」「讀書做人,先要立志,想古來聖賢豪傑是我這般年紀時,是何氣象?是何學問?是何才幹?我現在哪一件可以比他?」

  1866年 (同治五年),左宗棠四子均已長大成人。左宗棠為左氏家塾寫下一聯:「要大門閭,積德累善;是好子弟,耕田讀書。」他本人的表率作用,對子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當時人們稱讚說:「公(指左宗棠)立身不苟,家教甚嚴。

  左宗棠的兒子中,只有四子左孝同在軍中當過較大的官,甲午戰爭時,曾在遼寧邊關統帥吳大澂的軍中任總辦營務。戰後,左孝同就退出了軍隊。

  李鴻章:綽號「李大架子」

  洋人說到大清國總繞不開李鴻章。1896年,李鴻章歐美八國行,《紐約時報》日夜跟蹤,天天報道,可謂世界級明星的待遇。庚子事變,李鴻章以一人當十一國,更是成為各國報紙版面的頭條。

  李鴻章身高4575px,在當時普遍缺少營養的大清國裡可以說是鶴立雞群。

  當時大清國在國際上並不「高大」,但是有著高大身軀的李鴻章卻能給傲慢的英國人一個先「身」奪人的印象。濮蘭德在《李鴻章》裡記載了74歲的李鴻章在一個英國人眼裡的形象:「我從議院出來時,突然與李鴻章打了個照面,他正被人領入聽取辯論。他像是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仁慈的異鄉人。他的藍色長袍光彩奪目,步伐和舉止端莊,向他看到的每個人投以感激優雅的微笑。」

  1892年,英國寇松勳爵曾來華旅行,記述了會見李鴻章的場景,並稱這是他「畢生最美好的回憶」。寫道:「有六英尺多高,身著灰色絲長袍,戴黑絲帽,很有威儀。」,「唇上的大鬍子將嘴巴遮住一半,下巴上也留著中國式鬍鬚。頭髮是正在變白的深灰色。」(英國寇松《遠東問題:日本、朝鮮和中國》)

  (李鴻章1823.2.15—1901.11.7,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子黻,號少荃,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

  美國作家斯特林·西格雷夫對李鴻章沒有好感,曾記載「他看上去就是個偽善的傢伙,穿著一雙厚底緞面朝靴,站著的時候,身高在6英尺4英吋以上。他中過一次風,這使他的臉有一部分不能動彈,於是看上去總是面帶微笑——一個危險的男人卻有著一張純潔的笑臉。因為這時候已經很熱,李鴻章戴著一頂篾底紗面的帽子,頗似燈罩,一隻孔雀翎被一根緬甸翡翠做的管子緊緊扣住。他的袍子外面罩著一件絲綢補褂,朝服的兩側各開著一個口子,這樣以便於騎馬,前後補子則依照他的官品而繡著白鶴,這是文一品的標誌。補褂的外面,齊腰繫著一根皮製腰帶,上面掛著錢包和一些小袋,袋子裡裝著他的扇子、鼻煙,以及諸如此類。」

  張之洞:綽號「張矮子」

  張之洞個子很矮,長得又不帥,很多人都不把他放在眼裡。

  據說他接任湖廣總督之初,就有一個商人畫家拿他開涮。這個商人畫了一幅題為「三矮奇聞」的水彩畫,畫上的三個矮子分別是張之洞和後來的湖北布政使瞿廷韶及巡警道馮紹祝。

  (張之洞1837.9.2-1909.10.4,號香濤,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

  瞿廷韶也以瘦小著稱,馮紹祝綽號叫「馮矮子」,這三個人組合在一起,真的稱得上是三矮奇聞。這幅畫展出後,一時轟動武昌。

  張之洞聽聞,只是付之一笑,隨即叫僚屬買下那幅畫。

  如果換作別的官員,早就把那畫家拷打得皮開肉綻了 ,然後告他侵犯形象和名譽權,趁機撈一筆,可張之洞竟然掏銀子埋單!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