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飛黃騰達是因為什麼?水滸傳高俅有什麼本領 | 陽光歷史

 

A-A+

高俅飛黃騰達是因為什麼?水滸傳高俅有什麼本領

2016年10月23日 演義趣聞 暫無評論 閱讀 83 次

  宋徽宗趙佶還是端王時,有一次到姐夫王都尉府赴宴,看中了「書案上一對兒羊脂玉碾成的鎮紙獅子」,王都尉二話沒說,馬上答應明天送去。這送的差事落在了高俅頭上。第二天,高俅將禮物送到端王府中,正趕上趙佶在「踢氣球」,高俅「不敢過去衝撞」,只得「立在從人背後伺候」。也是高俅「合當發跡」,那個氣球飛起來,趙佶接不著,滾到了高俅身邊。高俅憑著一時的膽量,「使個鴛鴦拐,踢還端王」。趙佶見了大喜,於是連禮物加人,一塊兒都收下了。從這個時候開始,高俅就由王都尉的「幫閒」變成了端王的「跟隨」。不到兩個月,皇帝死了,偏偏這個哲宗皇帝沒有兒子,經過眾官商議,端王又成了皇帝。這高俅自然成了「隨駕遷移的人」,再過半年,高俅就「做到殿帥府太尉職事」。

  看起來,高俅能夠飛黃騰達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說,王都尉不是派高俅去送禮物,送禮物時趙佶沒有在踢球,踢球時氣球沒有飛到高俅身邊,氣球飛到身邊高俅沒有膽量踢上那一腳等等。這些偶然性的東西,缺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高俅都不可能發跡。從這個意義上說,高俅發跡出於偶然也不能說不對。但是,《水滸傳》的作者,僅僅把高俅這個梁山泊的對頭寫成發跡於偶然這麼簡單嗎?其實,任何偶然性事件的背後,都有著必然性的聯繫,就像那個去西嶽進香的宿太尉,他又是憑什麼當上太尉的?當他被宋江劫持,強行借去「儀仗」時,那表現還比高俅好嗎?

  讓我們將高俅發跡的偶然性放在一邊,看看事情背後還有些什麼?

  高俅這種人不乏謀一個好差事

  高俅是「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自小「不成家業,卻好刺槍使棒」,會的是「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玩耍」,順便學了一些「詩書詞賦」,尤其是「踢得好腳氣球」;不會的是「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因此上,高俅只在東京城裡幫閒,每日裡出入「三瓦兩捨」,幹一些「幫人使錢」的營生。他的父親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到開封府「告了一紙文狀」,府尹把高俅打了二十脊杖,趕出了東京城。按理說,這種沒有好品質、真本事的浮浪子弟,連父親都不喜得待見之人,日子過得一定是很不如意了吧?事情恰恰相反,高俅不但衣食無憂,儘管還是「幫閒」,卻總也離不開主流社會。

  東京城裡不讓待了,高俅到了淮西臨淮州,在一個開賭坊的柳大郎家裡一待三年,因為這個柳世權「專惜客養閒人,招納四方隔澇漢子」。遇到天下大赦,高俅思量著回東京,柳大郎就把高俅推薦給自己在東京的親戚,「金梁橋下開生藥鋪」的董將士。董將士雖然不願意,害怕他教壞了自己的孩子,但還是歡天喜地的接下來,每日好酒好飯地招待著。過了十幾天,董將士把他推薦給了「小蘇學士」。第二天,小蘇學士把他推薦給了駙馬王晉卿,因為他覺得王都尉「喜歡這樣的人」。果然,小王都尉「喜愛風流人物,正用這樣的人」,見小蘇學士送來高俅,「拜見了,便喜」,不但讓他做個親隨,還待他「如同家人一般」。

  表面看來,高俅這個人人人都不喜待見,到了誰家,誰就急於出手,將他送給人家了事。可是仔細分析一下,高俅被別人送來送去,卻是一步步向上走。為什麼會是這樣?說明整個社會對高俅這種人有這個需求。比如說那個「小蘇學士」,董將士為什麼會向他推薦高俅?說明他也需要這類人。高俅不是緊接著就被轉走了嗎?這只能是說,他不喜歡的是高俅這個人,而不是這類人。另外,這個人被標明的是「學士」,且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出現過,絕對不是「標兔兒的李吉」之類的人物可有可無,而是說明,他也是代表著一類人。作者是想告訴人們,「學士」也需要人來幫閒,只不過,他們需要的不是「高二」這樣的「混球」而已!正因為社會有這個需求,所以這高俅不論是作為流放罪犯還是恢復了平民之身,都不會沒有安身之地。

  作者把他放在開始時候來寫,用意是什麼

  在和梁山眾將有直接關聯的人當中,高俅是第一個出場的。他的高昇和上任履職引出來一個人,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一般情況下,禁軍都是戰鬥力最強的軍隊,這裡的教頭肯定不是浪得虛名,那武藝一定是比高強還要高強。實際情況也是如此,王進對史進稍加點撥,史進就成了梁山上一流的高手,雖說不是頂尖高手,至少比那個打虎將、小霸王之流高出一個檔次。可是這個王進倒霉透了,正好撞在了高俅手裡。高俅第一天上任點名,王進正好病了,高俅大怒,馬上就讓人「拿來」(不是叫來)。見到高俅,王進明白了,高俅這是「要報仇」哇!還是在高俅稱作高二那時,他學使槍棒,被王進的父親一棒打翻,「三四個月將息不起」。就是這般本事的人來領導這個應該是最有戰鬥力的部隊,你想想大宋的軍隊會是一個什麼樣子?這樣的仇都要報,還有什麼樣的事情能讓高俅放過?

  王進這個人很「識時務」,他懂得,就是今天不生病,高俅這廝也一定會找到其它由頭來報復他。只要是在他手下被他管,要他性命是早晚的事情。他娘不愧是老教頭的老婆,懂得一點兒軍事常識,告訴兒子,「三十六計,走為上著」,於是,娘兒倆一走了之。王進說是要去「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安身立命」,可是後來史進去找過這個師傅,卻遍尋不著。王進就這樣消失在大宋的茫茫人海當中,為什麼?整個大宋,像王進這樣的高手在子民當中還有很多很多,只不過有了高俅這樣的人「當道」,你有再高強的本領又有何用?遇到高俅這種幹事無能,整人有方的上司,王進的「消失」是一種必然結局。因為王進不屬於那一百零八個「魔君」,他沒有殺過人,也沒有做過惡,更不想和上司為敵。


  不僅高俅,大宋的官員有幾個有本事的人?先是那個蔡九知府,審理宋江的案子,每件事都要黃文炳給他點破,每一步都要黃文炳給他點撥,簡直就是一個白癡,這樣的人能當知府,只因為有一個當太師的爹。青州地界裡相近的就有三個山被「強人」佔領,這樣的知府執政本事由此可見。但這個人官當得穩穩當當,還有人想通過他的門子官復原職,只因為人家有個給皇帝當妃子的妹妹!還有那個東平府的程太守,他原本只是蔡京的門館先生、西華州的賀太守,蔡京的門人,北京城的梁中書,蔡京的女婿,這樣一群執政無能,貪腐有道的人都能獲取高位,高俅當個太尉又算得了什麼?

  一個「幫閒」飛黃騰達是一種偶然,一群無賴混混都能獲取高位就是一種必然。作者把高俅放在開初來寫,就是告訴人們,高俅的飛黃騰達,就是這種偶然中的必然。在這樣的世道之下,那一百零八個魔君「顯世」是必然的,因為這些魔君才是大宋朝的「忠良」!

  梁山這個宋江治下的「王國」同樣如此

  帝制國家是家天下,原本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端王當了皇帝,高俅這種隨從成為太尉本來就不足為奇。蔡京成為「太師」,蔡九、梁中書、程萬里這些雞零狗碎不是也獲取高位了嗎?「家天下」表現在整個帝制社會的各個區域,並不僅僅是皇帝一人。王進要去的地方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難道這兒不是大宋地盤嗎?「四大奸臣」已經勾搭在一起,狼狽為奸,沆瀣一氣,他們已經阻斷了忠良與皇帝之間的「路徑」,難道老種經略相公就不歸他們管轄了嗎?但是,延安府這一畝三分地,皇帝已經交給俺老種了,在這兒,一切都是我說了算!同樣的情況,楊志可以是罪犯,也可以是軍官提轄。景陽岡上的老虎,獵戶打不著就得挨板子,武松打死了馬上可以當都頭。

  即便是梁山泊這種「忠義」、理想之地也不能例外。

  戴宗資歷比不上劉唐,功夫比不上史進,能力比不上李俊(水軍頭領),可是他的排名卻在這些人之上,為什麼?或者說,人家是情報總管。可是自古都知道情報工作重要,又見著那個情報官獲取過高位?即便是情報工作,戴宗那點兒本事比朱貴差遠了,可朱貴連天罡星序列都進入不了。戴宗第一次尋找請假回家的公孫勝,連一個影子都沒有打聽到,這樣的人怎樣搞情報?第二次找到了,那是在吳用的指點之下。他的本事就是能跑,只要有一匹好馬,那營生誰都能幹。戴宗能夠獲取高位,關鍵是給了宋江這個管轄下的罪犯主子一樣的待遇!本來,一個罪犯在監獄長面前,「咳嗽一聲都是罪過」,一個監獄長想弄死一個罪犯,不過是像弄死一隻「蒼蠅」,可是戴宗卻成了宋江的跟班一樣,這讓宋江心裡是何等的滿足!如果不是這個原因,戴宗還有何本事能夠有這樣高的排名?

  還有燕青,他在盧俊義這個買賣之家,既不會經商,也不會理財,可盧俊義對他的倚重,早已超出了妻子和管家。高俅胡亂學了一些「詩書詞賦」,燕青不也是「吹彈唱舞」比武功更出色嗎?他憑什麼進入天罡之數,不也是因為他是盧俊義的家養「奴才」嗎?高俅靠混混還能混一碗飯吃,燕青被李固趕出來只能是要飯吃。

  李師師是個妓女,宋江為什麼會拜倒在她的腳下?只因為搭上了皇帝這條線,宋江就要下拜,說明他認可這種關係。在那個社會,愛你說破了天,李師師就是個妓女,名聲地位,肯定趕不上高俅。妓女的帳都買,高俅還能在話下嗎?所以這宋江見了俘虜高俅,一樣的跪下來祈求這個「貴人」!

  在高俅一腳「踢出」一個太尉這種表象之下,存在著這樣一個現實,小人得志,正人無蹤!在一個「幫閒」大有市場的社會裡,何處是王進的安身之處?或許,心懷「忠良」,行為有瑕疵的魔君們,才可以在這樣的社會裡換一種方式生存和「替天行道」吧!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