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史上因古代避諱而曾被改名的城市與人物 | 陽光歷史

 

A-A+

盤點:史上因古代避諱而曾被改名的城市與人物

2016年08月29日 演義趣聞 暫無評論 閱讀 180 次

  古人有避諱的習俗,即不能直呼帝王、尊長以及聖人的名諱,在寫文章或是寫書時,遇到有與上述人物名諱相同的字,要改用其他字或其他方法代替。這種習俗起源很早,據《公羊傳》記載,孔子作《春秋》的一條重要原則就是「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後來,這種習俗經過長時間的應用,不僅需要避諱的地方越來越多,而且不少朝代的皇帝還規定了避諱的範圍和方法,讓人們必須遵照使用,否則就會被治罪甚至殺頭,由此,避諱變成了一種法律,讓人不得不極為重視。

  如秦始皇名嬴政,將「正月」改叫「端月」;東漢光武帝名劉秀,「秀才」被改成了「茂才」;唐太宗名世民,唐人行文用「代」字代替「世」字,用「」字代替民字,而「觀世音」被略稱為「觀音」,「民部」改稱為「戶部」;乾隆曾下詔門聯中不許有「五福臨門」四字,為的是避諱順治帝福臨之名。有時甚至還要避諱皇后之名,如呂後名雉,臣子們遇到雉要改稱「野雞」。又如唐朝的詩人杜甫,父親的名字叫「杜閒」,為了避「閒」字的諱,杜甫寫了一輩子的詩,卻沒在詩中用過「閒」字,而他的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無海棠詩,不名母名也;再如蘇軾祖父名「序」,即諱「序」字,所以蘇洵不寫「序」字,碰到寫「序」的地方,改成「引」字,蘇洵兒子蘇軾也跟著不用「序」字,他以「敘」字來代替。

  那麼,中國歷史上到底有多少地址和人物因為避諱而遭到改名呢?從小編目前瞭解掌握的情況看,可謂不計其數。下面就挑選一些頗有名氣的,和各位看官一起聊一聊那些已經被改過名或曾經改過名的地址和人物喲!

  1.楚州→荊州

  秦始皇的父親名子楚,於是把原來楚國的地盤「楚」 地改為「荊」,楚州改為荊州,這在《史記·秦始皇本紀》有完整記載。那這種該法有依據嗎?原來「楚」本是一種灌木的名稱,在南方江漢流域的山林中極為常見,可用作薪柴等多種用途,人日常離不了,古時也「楚」叫做「荊」。我們現在所說的「荊楚大地」就是這麼來的。

  2.廣州→番州,廣陵→江都

  據《隋書·地理志》記載,為避隋煬帝楊廣之諱,一下子就改掉幾十個帶「廣」字的城市名,其中就有廣州,被改稱番州。另外還有:廣饒縣改東海縣,廣安縣改延安縣,廣都縣改雙流縣,廣化縣改河池縣,廣陵改為江都等。也許是楊廣的名聲不太好,有些城市在以後又恢復了原稱。

  3.括州→處州

  如果說楊廣只避一個「廣」字,唐德宗李適避諱就寬多了,他不但避諱「適」,連長得像「適」的「括」字也不放過。《聞見後錄》卷二六云:「處州,舊為括州,唐德宗立,當避其名,適處士星見分野,故改為處州,音楮(chǔ)。今俗誤為『處所』之『處』矣。」

  4.玄武門→神武門

  說起玄武門,我們的第一反應便是那場發生在唐朝初期爭奪繼承權而發生的血腥宮廷之變--玄武門政變,無疑,這扇門開啟了李世民的帝王生涯。「玄武門」三個字經常出沒於影視古裝劇中,這不,熱播清宮宮斗劇《甄嬛傳》的第三十集中,周寧海就向華妃稟報:「皇上和皇后的鑾駕已經在玄武門外了。」不過,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玄武門」這幾個字,在那個時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因為玄武門在康熙年間重修時,因「玄」字犯了康熙皇帝名「玄燁」之諱,將「玄武門」改成了「神武門」。雍正朝中任何人說「玄武門」,都是犯了大忌,要嚴厲懲罰的。

  5.禾興→嘉興

  三國時,吳黃龍三年(234年),由拳縣野稻自生,統治者認為嘉禾,故改縣名禾興。後來,孫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不但避諱「和」字,還避諱同音字「禾」,《三國誌·吳主傳二》云:「(赤烏)五年(242年)春正月,立子和為太子,大赦,改禾興為嘉興。」

  6.純化縣→正義縣→蒙山縣

  同樣需要避諱同音字的還有唐憲宗李淳。《舊唐書·憲宗紀上》說:「丁未,改桂州(筆者註: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純化縣為慕化縣;蒙州純義縣為正義縣。」

  到了北宋太平天國元年(976年),宋太宗趙光義通過「浮光燭影」當上了皇帝,又將正義縣改為蒙山縣(現屬梧州市)。

  不過,趙光義還算通情達理,允許同音字存在。他把丹州(現屬陝西延安市)義川縣改為宜川縣,常州義興縣改為宜興縣,郴州義章縣改為宜章縣,戎州義賓縣改為宜賓縣等。

  1.楚州→荊州

  秦始皇的父親名子楚,於是把原來楚國的地盤「楚」 地改為「荊」,楚州改為荊州,這在《史記·秦始皇本紀》有完整記載。那這種該法有依據嗎?原來「楚」本是一種灌木的名稱,在南方江漢流域的山林中極為常見,可用作薪柴等多種用途,人日常離不了,古時也「楚」叫做「荊」。我們現在所說的「荊楚大地」就是這麼來的。

  2.廣州→番州,廣陵→江都

  據《隋書·地理志》記載,為避隋煬帝楊廣之諱,一下子就改掉幾十個帶「廣」字的城市名,其中就有廣州,被改稱番州。另外還有:廣饒縣改東海縣,廣安縣改延安縣,廣都縣改雙流縣,廣化縣改河池縣,廣陵改為江都等。也許是楊廣的名聲不太好,有些城市在以後又恢復了原稱。

  3.括州→處州

  如果說楊廣只避一個「廣」字,唐德宗李適避諱就寬多了,他不但避諱「適」,連長得像「適」的「括」字也不放過。《聞見後錄》卷二六云:「處州,舊為括州,唐德宗立,當避其名,適處士星見分野,故改為處州,音楮(chǔ)。今俗誤為『處所』之『處』矣。」

  4.玄武門→神武門

  說起玄武門,我們的第一反應便是那場發生在唐朝初期爭奪繼承權而發生的血腥宮廷之變--玄武門政變,無疑,這扇門開啟了李世民的帝王生涯。「玄武門」三個字經常出沒於影視古裝劇中,這不,熱播清宮宮斗劇《甄嬛傳》的第三十集中,周寧海就向華妃稟報:「皇上和皇后的鑾駕已經在玄武門外了。」不過,在這部電視劇中出現「玄武門」這幾個字,在那個時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因為玄武門在康熙年間重修時,因「玄」字犯了康熙皇帝名「玄燁」之諱,將「玄武門」改成了「神武門」。雍正朝中任何人說「玄武門」,都是犯了大忌,要嚴厲懲罰的。

  5.禾興→嘉興

  三國時,吳黃龍三年(234年),由拳縣野稻自生,統治者認為嘉禾,故改縣名禾興。後來,孫權立三子孫和為太子,不但避諱「和」字,還避諱同音字「禾」,《三國誌·吳主傳二》云:「(赤烏)五年(242年)春正月,立子和為太子,大赦,改禾興為嘉興。」

  6.純化縣→正義縣→蒙山縣

  同樣需要避諱同音字的還有唐憲宗李淳。《舊唐書·憲宗紀上》說:「丁未,改桂州(筆者註: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純化縣為慕化縣;蒙州純義縣為正義縣。」

  到了北宋太平天國元年(976年),宋太宗趙光義通過「浮光燭影」當上了皇帝,又將正義縣改為蒙山縣(現屬梧州市)。

  不過,趙光義還算通情達理,允許同音字存在。他把丹州(現屬陝西延安市)義川縣改為宜川縣,常州義興縣改為宜興縣,郴州義章縣改為宜章縣,戎州義賓縣改為宜賓縣等。

  7.恆山→常山

  漢文帝名叫劉恆,在他當上皇帝後因避諱不僅把「姮娥」改名為「嫦娥」,把春秋戰國時候的齊國權臣田恆改名為「田常」,還把恆山改名為「常山」,改恆山郡為常山郡。

  8.建業(鄴)→建康

  公元229年,三國吳大帝孫權在如今的南京城建都,改秣陵為建業。西晉太康三年(282),晉武帝司馬炎將建業改為建鄴。西晉建興元年(313),司馬炎的孫子司馬鄴即皇位,即晉愍帝,因避諱而改建鄴為建康。

  至於後來建康怎麼成為現在的「南京」的,那是明朝的事。後來的建康城歷經改名為江寧,中間又改回為建康,朱元璋稱帝時稱作應天府,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之後才作為「留京」(即陪都)而改叫「南京」的,真正命名南京是在明英宗正統年間。

  9.孝昌縣→孝感縣

  五代十國時期,後唐莊宗李存勖即位,因其祖父名國昌,遂根據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扇衾溫被和孟宗哭竹生筍等孝子感天動地的故事,改孝昌縣為孝感縣。現在的湖北孝感市下面還設有孝昌區。

  10.安康→漢陰,綏安縣→廣德縣,寶安縣→東莞縣

  古時,不但要避皇上和名人的諱,還避惡人的諱,也就是我們說的「憎諱」。唐肅宗最看不起小人安祿山,以其為國仇惡聞其姓,把當時有「安」字的城市名一律改掉,於是一口氣就改了幾十個城名。據《舉例》卷二記載,他把當時的安康改為漢陰,安化郡改為順化郡,同安縣改為桐城縣,綏安縣改為廣德縣,寶安縣改為東莞縣,安昌縣改為義昌縣等。有的不但改原字,連同音字也一律改掉。

  11.王昭君→王明君

  晉武帝司馬炎代魏建晉後,遂追授父親司馬昭為文帝。為避諱,那時的書籍都會將「昭」改為「明」。《說文解字》中有「昭,日明也」的解釋。所以,中國四大美女之一、西漢時期出塞和親的的王昭君(名嬙)也就被稱為「明君」、「明妃」。後人也沿用這種說法,如杜甫七律《詠懷古跡》(其三)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之句,此「明妃」即指王昭君……

  12.唐玄宗→唐明皇

  我們知道,皇帝死後會有廟號,也有謚號,但實際上因為本身的忌諱而很少有稱呼皇帝謚號的。比如說,梨園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廟號為「玄宗」,而謚號為「明」。到了清朝,因為要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唐玄宗這個稱謂那是嚴禁的了,故而多稱其為唐明皇,這是在當時不得已而為之的稱呼。

  9.孝昌縣→孝感縣

  五代十國時期,後唐莊宗李存勖即位,因其祖父名國昌,遂根據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扇衾溫被和孟宗哭竹生筍等孝子感天動地的故事,改孝昌縣為孝感縣。現在的湖北孝感市下面還設有孝昌區。

  10.安康→漢陰,綏安縣→廣德縣,寶安縣→東莞縣

  古時,不但要避皇上和名人的諱,還避惡人的諱,也就是我們說的「憎諱」。唐肅宗最看不起小人安祿山,以其為國仇惡聞其姓,把當時有「安」字的城市名一律改掉,於是一口氣就改了幾十個城名。據《舉例》卷二記載,他把當時的安康改為漢陰,安化郡改為順化郡,同安縣改為桐城縣,綏安縣改為廣德縣,寶安縣改為東莞縣,安昌縣改為義昌縣等。有的不但改原字,連同音字也一律改掉。

  11.王昭君→王明君

  晉武帝司馬炎代魏建晉後,遂追授父親司馬昭為文帝。為避諱,那時的書籍都會將「昭」改為「明」。《說文解字》中有「昭,日明也」的解釋。所以,中國四大美女之一、西漢時期出塞和親的的王昭君(名嬙)也就被稱為「明君」、「明妃」。後人也沿用這種說法,如杜甫七律《詠懷古跡》(其三)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之句,此「明妃」即指王昭君……

  12.唐玄宗→唐明皇

  我們知道,皇帝死後會有廟號,也有謚號,但實際上因為本身的忌諱而很少有稱呼皇帝謚號的。比如說,梨園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廟號為「玄宗」,而謚號為「明」。到了清朝,因為要避諱康熙皇帝之名玄燁,唐玄宗這個稱謂那是嚴禁的了,故而多稱其為唐明皇,這是在當時不得已而為之的稱呼。

  13.王世充→王充,韓擒虎→韓擒

  唐太宗李世民當上皇帝後,除了把觀世音改為「觀音」,還把隋末唐初的割據者王世充改名為「王充」,把唐初宰相裴世矩改名為裴矩,同樣都是去掉中間的「世」字;而李世民的太爺爺、李淵的爺爺叫李虎,唐人也將隋朝將領韓擒虎寫成韓擒。

  據說後人還因上述改名而鬧出不少大笑話:唐代史學家杜佑在《通典》中王世充寫成「王充」,中間用空格代替了「世」字,唐人撰《隋書》而將韓擒虎寫作「韓擒」後加一空格,後人在傳抄或翻刻時不知這是避諱造成的,刻書時便把空格擅自去掉,成了王充(他可是漢代大哲學家哦)、「韓擒。

  更邪的,為了避諱「虎」字,當時還將成語「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改成了「不入獸穴焉得獸子」,將「畫虎不成反類犬」則該成了「畫龍不成反類犬」。那「老虎」呢,只能稱作「大蟲」啦!。

  14.劉知幾→劉知玄→劉子元

  唐代著名史學家劉知幾在世時,因為「幾」字與唐玄宗李隆基的「基」讀音相同,唐人作品中不稱其名而稱他的字,為「劉子玄」。可到了清代,又要避康熙帝玄燁之諱,於是,劉知幾在清人筆下又改稱為「劉子元」。就這樣改來改去,為人們閱讀古書造成了不少障礙。

  15.蒯徹→蒯通

  蒯(kuǎi)徹,漢初名將韓信手下的參謀,韓信死後成為相國曹參的賓客。據傳,東漢末年的蒯良、蒯越就都是他的後裔。漢武帝劉徹時期,他被改稱蒯通。《漢書·蒯通傳》:「蒯通本與武帝同諱。」師古註:「本名為徹,其後史家追書為通。」

  16.薛道淵→薛淵→薛深

  南齊將軍薛道淵因為避齊高帝蕭道成名諱,去掉「道」字,只稱薛淵。但到唐朝編修《南史》時,又因避唐高祖李淵名,遂改其名為薛深。

  17.齊桓公→齊威公

  北宋欽宗時期,因欽宗名「桓」,故在宋朝時就將齊桓公改稱為齊威公。

  從以上舉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好多地址與人物改名後沿用至今的有之,時過境遷而恢復原名的也有之,二者並用的也有之。而且,除了安祿山的「安」字是「憎諱」外,其餘全部是「敬諱」。「敬諱」是避諱的主流。至於「忌諱」,多是兇殺不吉字眼,地名中很少用到,所以在史書中也很少有因「忌諱」而改名的地址或人物。

  此外,古時因避諱而改姓氏的也不少,最經典的莫過於「邱」姓。原來在清朝雍正時期,因尊崇儒教與孔子(名孔丘),因此要求凡書中遇「丘」字的,必須少寫一筆,而姓丘的,則乾脆就改為「邱」字。類似的還有:姓莊的,因避漢明帝劉莊諱而改為姓嚴;姓姬的,因避唐玄宗李隆基諱而改為姓周(姬姓可是當年周朝的國姓哦!);複姓淳於,因避唐憲宗李純諱而改為單姓于,等等。

  因避諱而改名,不僅涉及地名、姓名,就連食物水果也未能避免。比如說,唐代宗名豫,薯蕷(shǔ yu)就曾被改名為「薯藥」,而到了宋朝,又因宋英宗名曙,薯藥就又被改成了沿用至今的稱呼:山藥。又如,五代十國的吳越王錢鎦,因為「鎦」字和石榴的「榴」字同音,便把石榴改為「金櫻」;而與錢鎦同時代的楊行密(為唐淮南節度使,後受唐封為吳王)在佔據揚州的時候,當地人怕犯他的諱,便把蜂蜜改為蜂糖。我們在古書上如果看到金櫻或蜂糖,應知道這就是石榴和蜂蜜。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