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義和團:義和團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 陽光歷史

 

A-A+

揭秘義和團:義和團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

2016年01月15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305 次

  義和團,原名義和拳。這個自發的反帝團體產生於19世紀末,以設拳廠、練拳術的方式,組織群眾,反對外國教會。他的興起和發展與外國教會的滲入密切相關。易州義和團,雖因地處偏遠,興起較晚,存在時間較短,但也經歷了興起、發展和結束的整個過程,並在反對外國侵略勢力和清廷的欺壓鬥爭中顯示了自己的威力。

  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閉關自守的大門,尤其是「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簽訂後,西方的教會再次獲得了到中國內地傳教的自由,內地的外國教會勢力得到了迅速發展。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洋人借幫助清廷籌建盧保鐵路機會,大肆在該鐵路沿線擴大天主教活動範圍,易州城鄉的天主教勢力這時也逐步得到了發展。一些外國傳教士以建教堂發展教徒為名,指使骨幹分子,強佔良田,拆毀廬墓廟宇,甚至還有的拐賣人口,拉豪紳、土棍及刁橫之徒入教,魚肉百姓,人民憤恨至極。不少村鎮針鋒相對相繼鋪團。據原河北省文史館員張彩亭先生(清末優貢生)生前記載,光緒二十六年(1900)春,易州境內北橋頭村首先成立義和團,未及一年,相繼鋪團的已數十村。

  易州義和團並非一處傳來,其南部由保定傳來,北部由淶水傳來,東部由定興之倉巨、曹村、石柱等村傳來;或有「山東老團」來易州秘密活動之蹤跡,如易州城南卓家莊一帶就有「大師兄擺擺手,卓老兄跟著走」等流傳。

  由於清朝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在載漪、剛毅等人得勢的時候,清西陵的宗室貴族、內務府官員以及綠營官兵也多介入了團務,附於「扶清滅洋」的大旗之下,此種情況,為其他州縣所罕見。

  易州義和團又分紅團、黃團、藍團,皆以紅、黃、藍三色頭巾為記,各團人數不等,或20餘人,或三四十人,或五六十人,團員大都是十七八歲至20歲年紀的青年。團內首領稱大師兄、二師兄或三師兄,此外,設老師一名,司賬一名。主持團務者稱團頭。

義和團旗幟

  義和團之活動,搭棚請神叫「鋪團」,也叫「立壇口」,神棚多設於庵觀寺廟,內掛神像幔帳,供神如伏魔大帝關夫子、孫臏老祖、洪鈞老祖、三清聖像、西天如來以及真武大帝等。或用黃紙書寫神名,或用村社舊有燈棚神像,神棚懸掛對聯多為廟宇舊句,也有因時事而作之新聯,如北奇社義和團棚聯,為管事李培泗所寫:「壇祀諸神祈神庥,祐我神州萬里河山臻樂土,劍劈洋鬼除鬼蜮,殄殛鬼類千秋王化震寰球」,又如西關團神壇棚聯為後部營房差官揚從厚所寫:「萬祖千佛下九天澄清四海殛五鬼,七星百靈超三界安靖八荒掃二毛」。

  各團制有團旗,團旗顏色依團名而定,旗為三角牙旗,上面八卦之坎字,團眾頭戴八卦巾,身穿八卦坎肩,帶兜肚,所束腰帶之顏色也與團旗相同。

  團員所持武器,大多是刀、槍、叉、劍,還有少量的土槍、土炮和大抬桿。

  凡進入壇內者,包括圍觀者在內,都不准吃蔥、韭、蒜等,據說吃了這些東西法術就不靈了,誰犯了這條就會當做「二毛子」拿問,所以,這一年蔥蒜大都爛在菜畦裡了。

  各團的團規大同小異,大致為「不准貪財,不准好色,不准徇私,不准為富欺貧」。

  義和團練拳時,先由大師兄焚香,申表疏,請神降壇,請神時所唸咒語叫贊,如「天靈靈,地靈靈,我請祖師來顯靈,一請唐僧豬八戒,二請沙僧孫悟空,三請關公來顯聖,四請馬超黃漢升,五請濟顛我佛祖,六請前朝冷於冰,七請飛鏢黃三太,八請韋陀顯威風,九請華佗來治病,十請山神滅洋兵,灌口二郎為後合,增福財神把糧供」,又如「奉請托塔李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帶十萬天兵下界降魔,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唸咒前漱口畫符洗手,唸咒完畢伏地不動,霎時口吐白沫,一蹦即起,渾身哆嗦,口中發出「噓」「絲」的聲音,如練拳,便喊:「腿是腿,腳是腳」,或隨意舞蹈,或練少林「彈腿」,有時還不住叩頭,如中高村大師兄馮老美,因叩頭而致頭頂前部光禿無發。

  義和團練武時要請神附體,請神時用刀砍肚,叫「赴刀」,先喊一聲「刀來」,持刀者舞動大刀,被砍者稱赴刀者,赤著上身,凡持刀者多為熟手,而且必須與赴刀者相配合,砍時,持刀者切而不可抹,酷似近日之硬氣功。團眾臨陣時先喝符,並以符貼胸,大呼「亂三絞四,乒乓噗哧」,喊畢出發,聲言符咒可避刀槍,團眾均迷信不疑。

義和團旗幟

  義和團之活動,搭棚請神叫「鋪團」,也叫「立壇口」,神棚多設於庵觀寺廟,內掛神像幔帳,供神如伏魔大帝關夫子、孫臏老祖、洪鈞老祖、三清聖像、西天如來以及真武大帝等。或用黃紙書寫神名,或用村社舊有燈棚神像,神棚懸掛對聯多為廟宇舊句,也有因時事而作之新聯,如北奇社義和團棚聯,為管事李培泗所寫:「壇祀諸神祈神庥,祐我神州萬里河山臻樂土,劍劈洋鬼除鬼蜮,殄殛鬼類千秋王化震寰球」,又如西關團神壇棚聯為後部營房差官揚從厚所寫:「萬祖千佛下九天澄清四海殛五鬼,七星百靈超三界安靖八荒掃二毛」。

  各團制有團旗,團旗顏色依團名而定,旗為三角牙旗,上面八卦之坎字,團眾頭戴八卦巾,身穿八卦坎肩,帶兜肚,所束腰帶之顏色也與團旗相同。

  團員所持武器,大多是刀、槍、叉、劍,還有少量的土槍、土炮和大抬桿。

  凡進入壇內者,包括圍觀者在內,都不准吃蔥、韭、蒜等,據說吃了這些東西法術就不靈了,誰犯了這條就會當做「二毛子」拿問,所以,這一年蔥蒜大都爛在菜畦裡了。

  各團的團規大同小異,大致為「不准貪財,不准好色,不准徇私,不准為富欺貧」。

  義和團練拳時,先由大師兄焚香,申表疏,請神降壇,請神時所唸咒語叫贊,如「天靈靈,地靈靈,我請祖師來顯靈,一請唐僧豬八戒,二請沙僧孫悟空,三請關公來顯聖,四請馬超黃漢升,五請濟顛我佛祖,六請前朝冷於冰,七請飛鏢黃三太,八請韋陀顯威風,九請華佗來治病,十請山神滅洋兵,灌口二郎為後合,增福財神把糧供」,又如「奉請托塔李天王、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帶十萬天兵下界降魔,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唸咒前漱口畫符洗手,唸咒完畢伏地不動,霎時口吐白沫,一蹦即起,渾身哆嗦,口中發出「噓」「絲」的聲音,如練拳,便喊:「腿是腿,腳是腳」,或隨意舞蹈,或練少林「彈腿」,有時還不住叩頭,如中高村大師兄馮老美,因叩頭而致頭頂前部光禿無發。

  義和團練武時要請神附體,請神時用刀砍肚,叫「赴刀」,先喊一聲「刀來」,持刀者舞動大刀,被砍者稱赴刀者,赤著上身,凡持刀者多為熟手,而且必須與赴刀者相配合,砍時,持刀者切而不可抹,酷似近日之硬氣功。團眾臨陣時先喝符,並以符貼胸,大呼「亂三絞四,乒乓噗哧」,喊畢出發,聲言符咒可避刀槍,團眾均迷信不疑。

  光緒二十六年(1900)春,山東冠縣郭莊義和團教師索老香來易州探族人。他演習的禮儀很繁瑣,為易州團眾前所未聞,上香時要淨水漱口洗身,燒一支香,跪拜時先跪左腿,口念「膝下弟子,行道不明,乾坎艮震巽離坤,陰陽八卦向上尋,五方太君,南斗六星,北斗七星,疾疾有靈……」等等。所練義和拳中的「八大步」,據傳其內場中有反清復明的密語,如「木子刀兵動,牛八旗過江」,內場中還有絕密師傳《金剛家書》,分天、地、人三卷,抄本,數萬言。

  義和團運動所需糧餉、開支,全是向富戶索要,名為「化齋」。聲言「遵者不入其門,違者閤家不保」。如西陵義和團曾去南石樓村陳老宜家「化」糧食兩大車,保定府義和團大元帥周老昆曾向裴莊財主劉老蔭家索要黑豆兩石,豹泉團首李老存向南白馬羊財主索財糧大部。

  易州除北董村(今北東村)外,無「紅燈照」組織,因而其人數甚少。北董村周家由一姑娘於該村的義和神壇對門搭棚演法,每天燒香打座,本村紳董有數人值班,如敬神名,還有一女子名喚馬趙氏,手持紅手帕,自言神附體,可以上天。北董村東十里的石柱村(屬定興縣),「紅燈照」人眾甚多,青年女子身著紅衣,腰束紅帛,頭包紅巾,手持折扇,揚言「手持紅燈可飄然騰空,燈籠落處便頓成火海,燒燬洋樓」。他們常與附近義和團互相配合,向洋教鬥爭。石柱村由紅燈照戰士名孟昭容,庚子後出嫁西陵陳家,新婚夜盜匪數人入宅,孟氏持槍擊倒眾匪,又增資釋放,從此聞名鄉里。

  各地義和團之間沒有統屬關係,如需聚會議事,常常利用「揭帖」傳約。其內容大同小異,除傳約共同戰事之外,多是宣傳洋人洋教的罪惡和義和團的宗旨與功績,因而,「揭帖」又是義和團大造輿論的一種工具,尤其是在義和團興起階段,起到了宣傳群眾,動員群眾的作用。易州義和團非常重視輿論準備工作。當時接到的外地「揭帖」多由京、津、保等地傳來。如「英吉利、美利堅,代代洋人犯海邊。自從義和鋪團後,洋鬼子見著心膽寒。大法國心膽寒,俄羅斯也悄然。法國快撤山東地,小日本就得離台灣」「還我江山還我權,不怕火海與刀山,神仙附了凡人體,槍炮不鳴闖陣前」「勸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不下雨地發乾,全是教堂遮住了天」。易州本地各團則盛傳「成立義和團,刀劍出了鞘,保護大清國,消滅天主教」「入了天主教,賽過虎狼豹,拍花剜心膽,拿去作春藥,官衙不敢管,怕把頂子掉」「拍花擾亂遍京城,失去親兒慈母驚,多少兒童藏戶內,可憐散館眾先生」。這種「揭帖」和傳言作用很大,光緒二十五年(1899)春,易州中高村民發現一外地人提紅布包路過,有可疑處,數名村民暗暗跟蹤,在村東馮家墳忽然看見該人檢點刀械,於是大聲呼喊緊追不放。當時人們為了防止洋教投毒,易州不少村趕修井棚井蓋,晚間加鎖,並由丁壯暗護,此類井棚或石井蓋,直保存到建國後。

  由於洋教的逐步滲入和義和團的廣泛宣傳,易州義和團迅速興起,只要有一個村鋪團,附近村莊就積極響應,一個村鋪了團,大部分青壯年都主動參加。除淶、廣二縣外,易州所轄39社,皆先後鋪團,據後人統計,易州約有壇口60餘處,涉及200餘村莊,壇口分佈,平原多於山區,要道多於僻鄉,參加者大多為貧苦農民、商販、工匠及不得志的知識分子和紳士,易州義和團興盛時,團員人數達5000餘眾,其勢力遜於淶水,盛於廣昌。隨著義和團的迅速發展,一時聲威大震,不僅村民百姓支持,就連州城文武百官出城門路遇神棚時也必須下馬參拜,不敢坐轎騎馬大搖大擺而過,如有怠慢,就要受到懲罰。原知州竇以筠開始因散佈誹謗義和團的言論,易州團總李必武當面警告他說:「竇造兒(竇的乳名),你要再瞎說,五爺(李必武自稱)要借你那有耳朵的香爐!」嚇得他直作揖賠罪才算了事。當時,易州城內有棠蔭書院,為明清兩代易州的最高學府,由翰林出身的高庚恩任山長,因雙峰村書院,由高兼課講學。高反對義和團,他曾與生員們講:「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義和團之起於魯冀,名曰紅團者,韓林兒白蓮紅巾之餘孽也;名曰黃團者,張角黃巾之遺種也……,義和團之以扶清滅洋為標榜者,誘愚民而惑朝廷也,此輩愚氓,滅洋則不足,亂清則有餘焉。」此類言語被雙峰團首趙某聞知後,稱高為二毛子,團眾殺高僮二人,其僕從、家屬逃散,高庚恩本人逃入易州城內清真寺,才倖免於難。為報救護之恩,爾後還為該寺題匾為「易水桃園」。

  易州各地村民相繼鋪團後,大多表現了驅洋除惡的樸素意識,他們不僅反對洋人、洋教,也反對洋物。凡洋油(煤油)、洋火(火柴)、洋布(機織布)、洋煙(鴉片煙)等都列為焚燒對象,認為洋油可熏死人,洋火可爆炸,穿洋布可使皮膚中毒。而只有洋鬼子、二毛子才會吸洋煙,凡吸洋煙者非殺不可。他們還有戒煙咒語:「奉請如來佛,善除洋煙魔,韋駝,韋駝,速除妖魔,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一時嚇得吸鴉片者不敢犯戒,惟恐當作二毛子殺掉,但一些地主豪紳及官宦之家由於身世、地位及思想上的殊異,往往表現了狹隘的個人目的,或拖延不辦,或敷衍了事。如易州城內二道街回民張老才,因得罪了西關團首南城火神廟李小道士,怕其報復,就找本街回族紳董常老友等人籌建了「清真團」,並把州衙武器庫中的刀槍扛到清真寺附近,當得到洋人進京、李小道士戰死的消息後,馬上刀槍入庫,解散了清真團。易州城內大紳陳礽壽(曾任山東數任知縣、知州),開始反對鋪團,只暗中招募壯勇看家護院,直到鋪團風浪席捲易州時,才與城內名人魏錫三、陳俊卿等人在開元寺佯作鋪團,只喊不練,聞洋人陷天津就停止了。血山村武庠生曹萬世、文庠生袁藹堂坎肩鄰村義和團向財主「化齋」,為保護自家財產,立即在本村大廟鋪團,不數日,聞洋人進京即散。號稱直隸「三王」中的「婁山王家」王治仁,在朝廷任刑部員外郎,給易州親族寫信,不准本村鋪團,也不要與團為敵,在團教中持中立態度,但卻擴大地主武裝。此外,北高村財主張老秀、東北奇財主馬老雲、中高村財主馮老廣以及裴山村馬氏、良崗村趙氏、白馬村張氏等,為了保護自身安全和財產,表面上都向義和團表現了友好,如,有的派人參加練拳,有的為義和團出大車,有的應付些錢糧,但都是一有風聲就收。神石莊村在拔貢趙萃軒、文童郭尚先等人策劃下,反對鋪團,該村郭姓為大戶,因而全村800多戶(包括大雁橋、柏木井、三合莊、北福地四村)無人敢於鋪團,少數人只好到外村參加義和團。

  還有一點必須提及的是清西陵的「奉旨辦團」。易州境內葬有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帝,為保護陵墓,清廷在此地置有內務府、八旗、營房數十處,還設有泰寧鎮總兵保護。由於這種特殊原因,清廷內部的風吹草動都會迅速影響到守陵人員。光緒二十六年(1900)四五月間,河北義和團發展到高潮。保北的涿州、易州、淶水、定興、房山、新城、容城等地團眾3萬餘人,由密熹和尚率領雲集涿州,割斷了電線,燒燬了津保線上的高碑店、長辛店、豐台等火車點,連慈溪太后的專用龍車也被燒燬。當時,清廷內部,端王載漪、軍機大臣剛毅等人得勢,以「剿之則禍起肘腋」為由,主張「撫而用之」。於是守護清西陵的官吏紛紛「廷師鋪團」,聲言「奉旨辦團」。西陵內務府郎中譚崇階人稱譚五老爺,曾任內務府旗營團首,其他如泰陵禮部、泰陵內務府、慕陵禮部、慕陵內務府、慕東陵禮部、慕東陵內務府、太平營八旗、慕陵八旗、內務總管衙門、東西王府、公府、後部漢軍差官營、泰寧鎮總兵署營、都司衙門綠營、遊擊衙門綠營、紫荊關參將衙門綠營、易州城守營,以及南福地王爺陵守陵營等處,都辦起了義和團。這些「奉旨」辦起的義和團,雖也顯赫一時,但畢竟不同於其他義和團。他們鋪團的目的主要是以團制洋,維護清廷統治。一旦清廷對義和團改撫為剿之後,除八旗官員五雅爺全家自焚,以示義不可辱之外,均紛紛退縮,以求苟全,再無堅持之志,雖有數十名為「拳禍」丟官掉頭,只不過是廷內鬥爭的陪葬品而已。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