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第一次北伐的原因、過程和結果都是什麼? | 陽光歷史

 

A-A+

桓溫第一次北伐的原因、過程和結果都是什麼?

2017年12月16日 文史百科 暫無評論 閱讀 130 次

  桓溫第一次北伐簡介:桓溫第一次北伐的背景原因和過程

  背景

  陶侃平定了蘇峻的叛亂以後,東晉王朝暫時獲得了安定的局面。這時候,北邊卻亂了起來。

  後趙國主石虎(石勒兒子)死了以後,內部發生大亂,公元352年,氏族貴族苻健也乘機佔領了關中,建立了前秦。永和五年(349年),後趙皇帝石虎去世,其後諸子爭位,後趙國內混亂。其時東晉朝中就已經準備北伐,並由征北大將軍褚裒主持北伐,但以失敗告終。後趙大將冉閔稱帝,建立了魏國,史稱冉魏;前燕慕容皝又滅了冉魏。而桓溫在當時亦隨即移屯安陸,屢次上表請求北伐,但因其平滅成漢後威望太高,朝廷不願桓溫北伐成功而令威名更盛,於是在褚裒北伐以後提拔殷浩繼續準備北伐,對桓溫的上請不作回應。

  同時,北方氐人苻健於永和六年(350年)入關,並於次年建立前秦,至永和八年(352年)稱帝。前秦建國後多次與東晉作戰。及至永和九年(353年)殷浩發動北伐,目標是前秦控制的洛陽,正是試圖利誘前秦將領梁安及雷弱兒叛秦,乘關中混亂,前秦駐洛陽的軍力入援之機進取洛陽。

  然而,殷浩是個只有虛名、沒有軍事才能的文人。他出兵到洛陽,被羌族人打得大敗,死傷了一萬多人馬,連糧草武器也丟光了。桓溫又上了道奏章,要求朝廷把殷浩撤職辦罪。晉穆帝沒辦法,只好把殷浩撤了職,同意桓溫帶兵北伐。

  過程

  永和十年(354年)二月己丑日,桓溫自江陵率四萬步騎北伐,取道武關入關,又命水軍自襄陽進至南鄉郡;同時梁州刺史司馬勳亦經子午道北伐前秦。桓溫先派別軍進攻上洛,俘獲前秦荊州刺史郭敬,於是進擊青泥城。前涼秦州刺史王擢見司馬勳攻略前秦西部,於是進攻陳倉以作響應。

  前秦皇帝苻健面對桓溫大軍北伐,派遣太子苻萇、丞相苻雄等人率兵五萬駐屯嶢柳以作抵抗。四月己亥日,桓溫在藍田縣與苻萇等軍大戰,雖然苻生單騎突陳殺傷不少晉兵,但晉兵在桓溫的統率下仍大敗秦兵;同時桓沖又在白鹿原擊敗苻雄軍。桓溫在大敗前秦軍隊後就繼續向長安進發,進據灞上。當時苻萇等軍退屯城南,苻健於是盡發精兵三萬人,在大司馬雷弱兒等人率領下與苻萇會合,只留六千老弱士兵留守長安小城。

  當時前秦首都長安危急,三輔各郡縣都來向桓溫歸降,桓溫安撫並讓居民恢復原來生活。當時居民又爭相以牛酒勞軍,又夾道觀看前來的軍隊,老人更流著淚說:「不圖今日復睹官軍。」面對這個形勢,順陽太守薛珍勸桓溫直逼長安,但桓溫不聽從,駐屯灞上後就沒有進渡灞水,一直與前秦軍相持,並打算收割當地的麥子作軍糧以繼續對峙。

  但苻雄先率七千騎進襲司馬勳,並在子午谷擊敗他。後又與諸軍在白鹿原與桓溫大戰,殺晉兵萬餘人。而當時前秦更搶先一步收割麥子,而且堅壁清野,令桓溫陷入缺糧困境。在戰事不利和缺糧之下,桓溫唯有在六月丁丑日遷關中三千多戶人南歸。苻萇見桓溫退兵,更領兵追擊,至潼關時已屢敗晉軍,傷亡數以萬計。當時薛珍以桓溫被逼退兵,當眾稱許自己之勇而指責桓溫太慎重,於是被桓溫所殺。

  另一方面,進攻陳倉的司馬勳和王擢雖攻破陳倉,但亦被苻雄所敗,司馬勳退回漢中而王擢回略陽。北伐至此結束。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