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與常州的14次情緣:為何最後在常州終老? | 陽光歷史

 

A-A+

蘇東坡與常州的14次情緣:為何最後在常州終老?

2016年06月25日 演義趣聞 暫無評論 閱讀 307 次

  日前,江蘇省常州市蘇東坡紀念館開門迎客了。蘇東坡是四川眉山人,緣何江蘇常州要建紀念館?紀念館又將講述蘇東坡怎樣的故事?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常州蘇東坡紀念館,探尋蘇東坡與常州的「不解之緣」。

  「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東坡曾14次到常州,並最後在常州終老。」常州市文廣新局文物處處長唐星良說起了蘇東坡與常州的淵源。

  「宋熙寧四年(1071年)七月,蘇東坡調任杭州通判。十一月,他乘船沿運河途經常州,這是蘇東坡第一次踏上常州土地。」唐星良告訴記者,當時,蘇東坡與弟弟蘇轍赴汴梁(今河南開封)趕考,結交一批學子,其中就有常州晉陵縣人胡宗愈。次年,朝廷宴請新科進士,蘇東坡的鄰座恰是常州宜興縣的蔣之奇、單錫。聽完蔣之奇介紹家鄉之美,蘇東坡與其定下卜居常州的「雞黍之約」。

  「14次行程中,熙寧六年(1073年)那次經常被常州百姓提起,儘管蘇東坡並未上岸。」常州市蘇東坡研究會副會長邵玉健介紹,那時蘇東坡被派往常州、潤州(今鎮江)賑災,於十二月下旬至常州無錫縣。除夕下午,船抵常州城東,蘇東坡下令泊舟。船家大惑不解,因為毗陵(今常州)驛站僅距數里,完全可享受高級的食宿。原來,蘇東坡不願在萬家團聚的良辰打擾地方官員,堅持不上岸。「正是那晚,蘇東坡寫下《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兩首,詠道『多謝殘燈不嫌客,孤舟一夜許相依』。」

  在賑災半年間,蘇東坡踏遍常州所屬晉陵、武進、江陰、無錫、宜興五縣,留下眾多詩詞文章,並萌發了歸老常州的心願。元豐七年(1084年)十月,蘇東坡寫下《乞常州居住表》,請求皇帝「特許於常州居住」。不料,上表投遞揚州官府後石沉大海。蘇東坡全家在揚州等待了近月仍無消息,無奈繼續北上,年底在泗州(今盱眙),又寫《再上乞常州居住表》,並派專人直接送給皇帝。

  「蘇東坡餘生的落腳地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弟弟蘇轍所在的許昌,另一個便是常州。他之所以會選擇常州,很大一部分是出於對常州的感情。」常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周曉東告訴記者,蘇東坡被貶至海南時,常州特意組織鄉賢團帶著文房四寶、茶葉等前去拜訪。而且當時,蘇東坡的常州老友錢世雄已借來孫姓人家的宅院,供蘇東坡免費居住。

  1101年6月,66歲的蘇東坡長途跋涉,與全家從海南流放地返歸常州,定居孫氏館,並在這裡度過了人生最後的48天。在蘇東坡紀念館東廂房的木質屏風上,兩行字記錄了他去世的場景:「宋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吳越之民相哭於市」。

  兩園、三絕、九景

  蘇東坡紀念館右側的牆壁上,一幅「顧塘迎坡」,再現了1101年蘇東坡從顧塘橋登岸,常州百姓夾道歡迎的場景。

  「蘇東坡紀念館是在籐花舊館的舊址上修建的。相傳蘇東坡曾手植香海棠和紫籐各一顆於院東北隅,故孫氏館又稱『籐花舊館』。」常州蘇東坡紀念館負責人指著有些發黃和模糊的水泥牌匾告訴記者,這裡曾遭受戰爭毀壞,多次重建而成。「清末民初,水泥可是高檔材料,足以體現蘇東坡在常州人心目中的地位。」

  邁入紀念館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蘇東坡半躺雕塑。「國內有許多蘇東坡塑像,或坐或立或仰望,不同神韻、不同姿態。但這裡是他的終老地,半躺狀態更加符合當時場景。」設計該雕塑的常州籍雕塑家冷天明說道。

  「紀念館佔地500平方米,許多場景來自史料或相關詩文記錄,還原出蘇東坡與常州的各種情緣。」紀念館負責人告訴記者,雕塑下面的「毗陵我裡」四個字,就是源自蘇東坡的「今且速歸毗陵,聊自憩,此我裡」,說明蘇東坡早已將常州視為第二故鄉。

  在紀念館的憩心園,記者看到,一槽硯池和一口古井左右呼應,西牆壁上平行排列著3塊灰色方形磚雕,刻寫著蘇東坡終老時留下的絕筆、絕詩和絕言。唐星良告訴記者,這槽硯池是仿製而成,再現了東坡墨池洗硯的場景。原先的洗硯池因為乾隆南巡,已移於艤舟亭。「那泉斑駁的古井,是東坡生活時的唯一遺物,也是館內唯一的宋代遺存。」

  周曉東介紹,旁邊的東廂房是蘇東坡終老的地方,門前佈滿了他最愛的青竹。「從書桌、玫瑰椅、官服架、香幾,到羅漢榻、矮官帽椅和小茶几,都是選取晚清櫸木,按照宋代風格製作。」

  不光是紀念,也是傳承

  如今,國內的蘇東坡紀念館,主要有杭州、惠州、黃岡等十多座,常州為何要再建一座?

  「常州正在建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不僅要使用好常州籍的名人,還要充分發揮與常州關係緊密的名人效應,從而引領常州的文化傳承和人文建設。」周曉東說。

  常州市文廣新局負責人表示:「紀念館的建成,將成為傳承和弘揚東坡文化的重要載體。」以後,還將通過名人故居、古街巷的保護,突出宣揚蘇東坡等名人的生平和成就,以古街巷空間為載體,串聯漕運文化、地方志文化、學派文化與民俗文化。「今後,這裡將串起『老常州』的文脈風貌,讓一代又一代的常州人浸潤在古老文明的氣息中。」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