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沫特萊筆下的抗日名將:一直被忽視的名將廖磊 | 陽光歷史

 

A-A+

史沫特萊筆下的抗日名將:一直被忽視的名將廖磊

2016年01月23日 近代名人 暫無評論 閱讀 124 次

  史沫特萊,對於研究中國近代革命史的人並不陌生。這位熱愛中國,對中國革命一直抱住同情,支持的美國女作家,和朱德、周恩來、毛澤東深厚的情誼,已經多次成為影視作品的題材。但是,人們忽略了的,是史沫特萊從抗戰爆發的1937年到1941年因病被迫離開中國內地到香港然後回美國這幾年時間內,以英國《曼徹斯特衛報》記者和中國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身份,奔走於華中前線,以同樣的熱情和愛心做了大量有益於中國抗戰的事情。她把這段經歷寫成了《中國的戰歌》。我們不但看到她筆下描寫英勇抗戰的新四軍遊擊隊員,也看到她公正如實地報道在正面戰場的人們,從戰區司令官到集團軍長官,從普通士兵到土匪。各種各樣的人生百態,是我們多多少少可以擺脫現在報告文學中所看到的經過加工的印象,而接近到活生生的現實。史沫特萊以讚揚延安的革命者的熱情同樣讚揚了第五戰區堅決抗戰的國民黨軍官,如實地反映了他們的英勇行為。當然,也記下了各種各樣的貪污腐化、特務、漢奸、封建、麻木不仁。

  史沫特萊在《中國的戰歌》裡面,以相當詳盡的筆觸描寫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兼安徽省府主席廖磊。

  我們先看看一點背景資料。

  安徽省政府主席本來是由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兼任。李於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將主席一職交給了廖磊。廖磊的總部在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立煌縣(即今金寨縣)境內一個叫金家寨的小鎮上,這個小鎮也就成為了省政府所在地而被記載在歷史裡面。金寨鎮古名金釵鎮,有千餘年歷史,因山河險阻,交通不便,人口僅三千餘人。史料記載,廖磊當政後,為地方政治改革,推進民族統一抗戰作出了不少貢獻。他一方面以身作則「經常布衣素食」,「或赤腳草鞋、或輕騎簡從」以實際行動為軍民作出了表率,以致「上行下效,相習成風」;另一方面大力推行基層行政改革,起用一批年輕有為的才俊,改變了數十年來黑暗腐朽的紳董統治局面,鎮壓了一大批鄉紳惡霸,漢奸特務等,一時人心大快,社會風氣為之一變,金寨也成為當地抗戰的中心。

  廖磊雖然出身桂系軍閥,參加過鎮壓共產黨的戰爭,在消滅紅七軍二十一師韋拔群部的戰爭中起過積極作用。但是在主政安徽這一段時期,他和新四軍保持了良好的關係。新四軍軍長葉挺來立煌視察時由第二十一集團軍總部所辦的《大別山日報》刊登了一篇題為《歡迎葉挺將軍》的社論,轟動一時,在當時是很難得的。

  一九三九年十月,廖磊突然死亡,距其上任僅十一個月。關於他的猝死有很多傳說。有人說蔣介石得知安徽被共產黨鬧的太紅,要查辦他,嚇得吞金而死。有人說李、白聽說安徽共產黨過於膨脹,來電罵他,氣惱而死。也有人說他與進步人士接觸太密,又槍斃過許多士紳,因而遭特務暗殺。傳說歸傳說,史沫特萊在二十一集團軍的總部待了一段日子,經歷了廖磊逝世的過程,因而以第一手的資料還原了歷史。

  史沫特萊對廖磊的第一個印象是:除了一身樸素的軍服,他更像個古羅馬元老院的執政官,高貴、溫文有禮而又毫不誇張。

  史沫特萊對於廣西軍人有良好的印象:桂軍比其他國民黨軍隊健康而有紀律。她目睹一小隊全副武裝精神奕奕的士兵唱著歌前進,而這群士兵不過是去看電影。因而,當廖磊問她對敵後的這個抗戰基地的看法,史沫特萊毫不含糊的說,廣西軍(比起其他中國軍隊而言)領先了一個檔次。廖磊解釋說廣西人是山地人,而且南方人有不論冬夏經常洗澡的習慣,因而防止了不少疾病。

  當然事實還不是那麼簡單。廖磊告訴史沫特萊,附近有座屬於中央系統的大戰地醫院,因為醫院的總監和經理,剋扣軍糧,貪污棺材錢,廖磊把他們革職查辦,換了一位廣西人當總監。傷兵得到良好的照顧,對維持士氣自然大有裨益。

  史沫特萊身為中國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深知到醫療對中國抗戰事業的重要性。她每到一地,無論是國軍還是八路軍新四軍的轄區,巡視醫院、瞭解醫療工作的實際狀況是她必定執行的工作。中國的問題是缺醫少藥,缺乏合格的醫務人員;敵軍火力強大,醫療服務不能接近前線,這是實際上的難題。但是,最要命,最打擊士氣的是部分醫療工作者貪污腐化,對傷員冷酷無情甚至虐待。史沫特萊後來描述了她親眼目睹的一件反叛事件,在川軍的一座醫院,傷兵向連長投訴醫院虐待反而遭到痛罵,憤而開槍擊斃了連長和醫院的院長。

  廖磊肯定了遊擊戰的作用。他告訴史沫特萊,淞滬戰役和南京保衛戰的失敗,最大的問題是敵軍優勢的火力和制空權,而我軍的戰術還保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水平,因而吃了大虧。這以後,我軍學會了夜戰、遊擊戰和運動戰,效果非常顯著。武漢會戰以來,二十一集團軍在一年間和日軍打了二百次以上的遊擊戰,日軍的掃蕩通常歸於失敗,傷亡要比我軍多一倍。

  但是,令史沫特萊不安的是:她在立煌時間越長,越是感受到新和舊、民主和獨裁、進步和落後的衝突。廖磊的集團軍是三股勢力互相牽制互相鬥爭的地方。這三股勢力是陳果夫、陳立夫的C.C.系大將陳良佐、廖磊姨太太的河南幫和以安徽學生軍訓練總監馬起雲少將為代表的開明派。史沫特萊說馬起雲是美國西點軍校畢業生,一個香港富商的兒子。可能是基於這一點得到廖磊的賞識信任。由於廖磊傾向於開明,陳良佐和河南幫又連成一氣。幾個勢力的衝突越來越白熱化,廖磊面對內憂外患,心力交疲,終於有一天腦溢血中風病倒。當時二十一集團軍新來了一個北平聯合醫學院畢業的醫務總監,廖磊的姨太太不讓他看病,而是找來了幾個中醫,每天不斷地更換藥方。藥石無效以後,又找上馬少將,因為馬起雲會針灸。馬的「神針」據說是得自峨眉山的真傳,但是他信不過河南幫,先要姨太太簽一份免責聲明,萬一治不好病,不能把賬算到他身上。姨太太當然不肯,反而撒賴說馬起雲想要廖磊死掉,好讓他造反把部隊拉出去投靠新四軍。

  事情鬧得越來越不可開交,最後集團軍方面不顧姨太太的反對,把醫務總監找來。總算讓廖磊清醒了過來。

  史沫特萊記載,廖磊清醒過來以後常常說的話是:「難道安徽沒有希望?」「為什麼沒有人明白我?」

  病情有了一點好轉,姨太太嫌康復的太慢,把醫務總監趕走,把廖磊的性命交給那幾個蒙古大夫把弄。兩天之後她向醫務總監求救,但已經太遲了。10月21日,廖磊病逝。

  廖磊的墓在金寨,蔣介石為廖磊題了詞,

  求治至誠見危授命耿耿精忠能貫日;殺敵爭先盡瘁以死芸芸黎庶載歷碑。

  最能夠瞭解廖磊為人的,是廖磊自己在短暫的清醒期間寫下的遺囑:

  余以武人久領軍旅,抗戰以還,惟以戮力殺敵,自去歲兼主皖政,值地方殘破,頑敵憑陵,建設未達,心力交瘁,自知不起,未大敵當前,非保衛江淮,無以屏蔽隴屬,恢復中原。非鞏固大別山脈,無以樹大舉反攻之基。凡我黨政軍同仁,務望盡最大努力,在總裁領導下,精誠團結,建設安徽,復興中國,達到最後勝利。

  誰說只有沙場戰死的才是國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