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熊廷弼之死看明亡:殘酷的黨爭終結了明朝 | 陽光歷史

 

A-A+

從熊廷弼之死看明亡:殘酷的黨爭終結了明朝

2017年04月21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196 次

  明朝末期,經守遼東疆土者有「三傑」,依次為熊廷弼、袁崇煥、孫承宗。然而,這三人均受到排擠打壓,甚至死於非命,其中以熊廷弼為最早,其經守遼東之功,史家多有正面評價。但是,如此忠誠英武之人,何以有如此下場呢?

  黨爭的犧牲品

  《明史熊廷弼傳》記載:「熊廷弼,字飛百,江夏人。萬曆二十五年舉鄉試第一。明年成進士。」有膽略,知兵事且善射。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擢御史巡按遼東,他針對遼東地廣人稀、邊防多事之現實,主張實行軍屯,繕垣建堡,按劾將吏,軍紀大振。但是,他的「修邊築堡、以守為戰」的存遼大計與時任遼東經略的楊鎬之議不和,後被排擠,轉崗督學南直隸。萬曆四十七年,著名的薩爾滸之戰發生,遼東經略楊鎬指揮的47萬大軍慘敗,經廷議,擢升熊廷弼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取代楊鎬為遼東經略,從而使大明王朝遼東戰局大為一振。

  熊廷弼鎮守遼東,居功至偉,其終被問罪,大致有兩個原因。

  一是黨爭之害。明末朝政腐敗,黨派林立,黨爭迭起。以原吏部郎中顧憲成為首,一批下野官吏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諷議朝政,一部分在職官吏如趙南星等也遙相應合,東林黨因此得名。與此同時,另有一批官吏士紳組成浙、齊、楚、宣、昆各黨派。這些黨派既互有矛盾,又互相利用。其中,以東林黨人勢力最為強大。

  起初,乃是東林黨與齊、楚、浙三黨之爭,後來則演變為東林黨與閹黨之爭。到明熹宗天啟年間,東林黨人得勢,浙、昆、宣各黨派受到排斥。於是,以魏忠賢為首的閹宦便與浙、齊、楚、宣、昆各黨中的一部分人結成聯盟,被東林黨稱為「閹黨」,形成了直接對抗。照理說,熊廷弼原為楚黨,與東林黨人並不是一路人。但是,當時的東林黨代表人物楊漣等人,曾在遼東軍事等問題上為熊廷弼說過好話,熊廷弼同後來所謂的「東林黨六君子」也有不錯的個人關係。這一切,都為其最終的殺身之罪埋下了禍根。

  據《明史》記載:「天啟元年,瀋陽破,應泰死,廷臣復思廷弼。」甚至有人感歎:「使廷弼在遼,當不至此。」於是,熊廷弼被召出山,重任遼東經略。

  然而,閹黨們不放心,「搭班子」的時候,生生替他配了一個叫王化貞的巡撫。《明史》評價曰:「化貞為人而愎,素不習兵,輕視大敵,好謾語。文武將吏進諫悉不入,與廷弼尤抵牾。」熊廷弼雖為遼東經略,卻無實質的兵權,而握有實權的王化貞卻好大喜功,盲目冒進,與熊廷弼的「防守策略」大相逕庭。《明史》中說:「廷弼主守,謂遼人不可用,西部不可恃,永芳不可信,廣寧多間諜可虞。化貞一切反之,絕口不言守。」

  應該說,熊廷弼的策略是正確的。然而,熊廷弼與王化貞之間,雖說是上下級關係,可是王化貞自恃朝中有人,根本不把熊廷弼放在眼裡。這一切,直接造成了廣寧兵敗,致使遼東盡失。

  兵敗問罪,朝廷震怒,下令處置敗軍之將,《明史》記載:「二月逮化貞,罷廷弼聽勘。」一個是逮,一個是勘。顯然,朝廷對兩人的定罪是有差別的。然而,最後的決議卻是「廷弼、化貞並論死」。

  熊廷弼為保命,曾托一個叫汪文言的人向魏忠賢行賄,要四萬兩。但熊廷弼根本拿不出這筆錢,「既而背之」。於是,「魏忠賢大恨,誓速斬廷弼」。此時,正值「東林六君子」案發,楊漣等人被下獄。魏忠賢便指使人誣陷熊廷弼也曾向楊漣行過賄,將熊廷弼行賄之事與「東林黨案」硬扯在一起。「甚其罪」,「黨同伐異,招權納賄」,那就是罪加一等了。魏忠賢的黨徒馮銓,還趁著陪皇帝吃飯的時候,拿出一本民間流傳的《遼東傳》,上面有記載熊廷弼英武善謀的言辭。馮銓挑撥說:「此廷弼所作,希脫罪耳。」於是「帝怒」。

  性格上的缺陷

  第二個原因乃是熊廷弼的性格所致。《明史》說:「廷弼身長七尺,有膽知兵,善左右射。自按遼即持守邊議,至是主守禦益堅。然性剛負氣,好謾罵,不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也就是說,熊廷弼的脾氣不太好,遇事特別容易激動,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此評價,甚為形象。

  熹宗初立之時,有人「劾廷弼無謀者八、欺君者三」,也有人說他經略遼東失職。熊廷弼的反應是什麼呢?《熊廷弼傳》說「廷弼憤,抗疏極辨,且求罷」,「廷弼益憤,再疏自明」,甚至公開「摜紗帽」。說到激動的時候,「抗疏辨,語頗憤激」,即使皇帝在場,也從不忌諱。但凡有人彈劾,他總是要抗辯上疏一番。因此,給滿朝大臣留下他根本聽不進任何意見的深刻印象。萬曆皇帝在,可以包容他,但熹宗皇帝不會。

  熊廷弼同王化貞的矛盾,雖說責任在王化貞。但熊廷弼也有責任,他反對王化貞的軍事策略,又無法阻止,便上疏告狀,話說得很難聽,且不留餘地。王化貞自然心存不滿。到王化貞兵敗之時,兩人相見,「化貞哭」,熊廷弼卻微笑著說:「六萬眾一舉蕩平,竟何如?」弄得王化貞無地自容。兩人同被朝廷究責之時,熊廷弼依然故我,態度不好;相比之下,王化貞伏罪,痛哭流涕,態度倒是端正。

  凡此種種,都說明熊廷弼是不諳為官之道的。恃才自傲,這在任何時候的官場都是危險的,畢竟不是每一個領導者都有胸襟。

  天啟五年(1625年)八月,有「蓋世之材」的熊廷弼被處死。據說,熊廷弼臨刑之際,胸前仍掛著一個小布袋,袋中之物乃「辯冤疏」。熊廷弼辯疏了一輩子,或許至死也沒明白,官場的許多是非是辯不明道不白的。熊廷弼身首異處之後,因為朝廷追贓,其長子熊兆自殺。其老家江夏的一個小小知縣,都要來敲竹槓,索要「貂裘珍玩」,甚至將熊家兩名婢女的衣服褪去,笞打四十,「遠近莫不嗟憤」。

  直到崇禎二年(1629年),熊廷弼案才得以昭雪。「傳首九邊」的熊廷弼才身首合一,得以歸葬。其墓在今武漢青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之中,並有熊公祠存世。而王化貞卻苟活到崇禎五年,才被伏法處死。

  後人曾感歎:「廷弼不死於封疆,而死於時局;不死於法吏,而死於奸璫。」讀之思之甚痛。

  【結論】

      明末的黨爭,是不折不扣的內耗、傾軋。這是一個政治黑暗的時代,一個派系利益至上的惡劣環境,而國家利益卻被各派置於派係爭斗之下。明末的黨爭,是明朝的政治毒瘤。熊廷弼們即使有守土之志和衛疆之才,卻因大時代的環境所制難以施展。「無力回天」既是熊廷弼的悲哀,也正是那個時代的寫照。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