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史上歷經三代皇帝的英國公李勣的忠義與圓滑
導讀:在《隋唐演義》中,徐茂公能掐會算,料事如神,類似智多星吳用的角色,不過,這只是小說家的杜撰。其實,徐茂公原型即隋唐名將李勣,原名叫徐世勣,因字懋公,故民間傳說稱他為徐茂公。投唐後,李淵給他賜姓,改名為李世勣。貞觀年間,為避李世民的諱,又去掉「世」字,就叫李勣。僅就改名一事,就可見他一生的不平凡。
李勣出身種田為業的大戶人家,雖然家道殷實,但他不安於富足安逸的生活,十歲出頭開始結交江湖豪傑,過上了刀口舔血的日子。大業七年(611年),翟讓在瓦崗寨聚眾起義,李勣前來投奔,成為瓦崗寨一員虎將。翟讓是目光短淺,容易滿足的人,守著瓦崗寨,不圖進取。李勣就給他建議道:瓦崗寨是本鄉本土,人也鄉里鄉親,不好長久在此劫掠。滎陽控扼漕運要道,官船商舶甚多,若移師此地,劫掠財貨,不愁糧餉不繼。翟讓聽從李勣的建議,果然瓦崗寨財源廣進,兵強馬壯。後來,李密也入伙瓦崗軍,並取代翟讓成為新首領。翟讓在火並中喪身,李勣也被「斫之傷頸」。李密竟在李勣傷未痊癒之際,派他出鎮黎陽,名義上委以重任,實際是疏遠他。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密在北邙山被王世充擊敗,率殘部投奔李淵。此時,李勣控制著黎陽以東的廣袤轄地,並擁有一支軍隊和一大糧倉。他得知李密下落,對長史郭孝恪說:「魏公(李密)已歸附大唐,現在這裡部眾、土地都屬魏公所有,我不能獻地邀功。」說罷,他將所佔州縣戶口造冊,派郭孝恪出使長安送交李密,讓李密自己獻給李淵。李淵聽說李勣使者到來,無表上奏自己,倒有一信給李密,感到非常不理解。當郭孝恪把原委說明後,李淵歎息道:「徐世勣不背德,不邀功,實在是一個純臣呀!」於是授李勣黎陽總管,賜國姓李氏。應該說,李勣的舉動完全投合了李淵的心思。在群雄紛爭,天下未定之際,君王最看重的是臣子對自己的忠心不貳。
不久,李密因不滿歸唐後所受冷遇,出逃叛唐,途中被唐軍斬殺。李密的首級送到長安,高祖李淵即派人轉送給李勣,並傳諭李密謀反罪狀。李密既投唐,又叛唐,他為自己的錯誤埋單。對於李密的叛唐,李勣毫不知情,所以也不擔心受到株連。因此,當他見到李密首級時,念及故主之情,悲從中來,不禁嚎啕大哭,不能自已。隨後,李勣上表李淵,懇請收葬李密。李淵被他的忠義所感動,下令送歸李密的屍身。李勣以君臣之禮將李密安葬。送葬那天,他動員瓦崗軍舊部都去送行,全軍上下縞素,場面感人。李勣對李密的態度與喪事處理,表現他為人忠心不貳,從而博得大唐朝廷一致讚許。
不久,李密因不滿歸唐後所受冷遇,出逃叛唐,途中被唐軍斬殺。李密的首級送到長安,高祖李淵即派人轉送給李勣,並傳諭李密謀反罪狀。李密既投唐,又叛唐,他為自己的錯誤埋單。對於李密的叛唐,李勣毫不知情,所以也不擔心受到株連。因此,當他見到李密首級時,念及故主之情,悲從中來,不禁嚎啕大哭,不能自已。隨後,李勣上表李淵,懇請收葬李密。李淵被他的忠義所感動,下令送歸李密的屍身。李勣以君臣之禮將李密安葬。送葬那天,他動員瓦崗軍舊部都去送行,全軍上下縞素,場面感人。李勣對李密的態度與喪事處理,表現他為人忠心不貳,從而博得大唐朝廷一致讚許。
單雄信也是瓦崗寨一員虎將,早在瓦崗寨聚義之時,就與李勣結義為兄弟,成為翟讓的左膀右臂,後又歸附李密。李密歸順唐朝後,單雄信投降王世充,李勣則歸附唐朝,二人分道揚鑣,各為其主。王世充兵敗後,單雄信被唐軍擒獲,論罪當死。李勣急忙向李世民求情,稱單雄信武藝絕倫,堪為朝廷使用,並以自己官爵為單雄信贖罪。不知何故,一向寬宏大量的李世民竟然沒有答應。李勣無能為力,單雄信誤以為他沒有盡力幫忙。李勣涕泣而言:「我不惜餘生與兄共死。但我以身許國,事情就無法兩全。再說,若我死,誰還能照顧兄的妻兒。」說罷,舉刀割下股上一塊肉給單雄信吃,說:「這塊肉隨兄入土,也不負我們當年誓言啊!」單雄信聽了,感激而泣,與李勣執手相別。這樣感人的場面,在真實的歷史舞台上確實不多見。
隋末,群雄割據,世事無常,人情反覆。李勣崛起於草莽,對故主忠心不貳,對故友肝膽相照,「忠義」是他人生中一大亮點。李勣歸附大唐政權後,逐漸褪去草根的本色,完成了由沙場宿將到元勳重臣的角色轉換,在大唐官僚體制內遊刃有餘,更多的是展示他性格中圓滑的一面。
李勣在宮廷派別鬥爭中明哲保身,始終採取不積極參與,不偏不倚,兩邊觀望的策略。他的精明之處還在於對人主心理準確把握,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在最關鍵時刻做最恰當的舉動。李勣跟隨李世民征戰時間長達兩年之久,在這樣長的時間裡,李世民是有很多機會拉攏李勣的。而李勣雖然忠心於李世民,效命疆場,卻沒有加入秦王府核心集團。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前曾向李勣徵求意見。但李勣不願意介入李氏兄弟權力之爭,表明自己中立的態度,對此,李世民也沒多加責怪。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控制朝政,八月逼迫李淵退位,自己登上皇位,是為太宗。十月,太宗大封功臣。李勣位列五等,在43人的名單中排列第14,位置不靠前,恐怕與他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有關。太宗晚年,宮廷爭端又起。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謀逆被廢。究竟立誰為太子,朝中出現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立魏王李泰,持此議有中書侍郎岑文本、黃門侍郎劉洎。另一種意見力挺晉王李治為太子,司徒長孫無忌、褚遂良主之。最終太宗決定立李治為太子。李勣雖然參預立李治為太子的決策,但他並不建言,也不介入兩派之爭,只是看太宗眼色行事。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太宗病入膏肓,來日無多,雖然安排了接班人,又擔心輔政大臣長孫無忌的權力過大。而李勣是軍界元勳,為人忠心不貳,又是出身山東庶族寒門,家庭背景與長孫無忌完全兩樣。看來,李勣才是制約長孫無忌的不二人選。想到這裡,太宗便對李治說:「你無恩於李勣。我將他貶黜到地方上,待我死後,你再授他僕射之職,他一定會死命效忠你。」太宗還特別交代,如果李勣不服從命令,徘徊觀望,即當殺之。太宗貶黜李勣的目的,是為了讓李治即位後再重新提拔李勣,使李勣對李治感恩戴德,矢志效忠。這種突如其來的安排,無疑是對李勣政治智慧的考驗。他處理得好,將來可以復出,行情看漲,若處理不好,即有殺身之禍。聰明絕頂的李勣,接到詔書後竟然連家也不回,逕直到疊州赴任。應該說,李勣對太宗為人非常瞭解,對他晚年心態也拿捏得十分到位。
高宗李治即位後所做第一件事,就是先將李勣由疊州都督調為洛陽刺史,留守洛陽宮,後又授他尚書左僕射之職,完全實現了太宗生前的意圖。輔政大臣長孫無忌專權朝政。李勣素與他不和,又不願意與他衝突,任職不久便上表懇請辭去左僕射之職。高宗經過慎重考慮,同意他的請求,但仍令他以開府儀同三司身份參加執政。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認為冊封武則天為後的時機已經成熟,便召集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勣、尚書左僕射於志寧、尚書右僕射褚遂良四位重臣入內殿議事。褚遂良估計到議事內容,認為長孫無忌是皇帝母舅,李勣也是朝廷開國功臣,不能讓皇帝留下降罪母舅、功臣的惡名。而自己既無汗馬功勞,又受先帝顧托之命,理應打頭陣勸諫皇帝。李勣打心眼裡就不願意介入這場鬥爭,巴不得這愣頭青冒頭,乾脆回府泡病,避開尷尬局面。
果然,高宗一見面就說:「王皇后無子,武昭儀有子,朕欲立武昭儀為後,公等以為如何?」話音剛落,褚遂良馬上說:「皇后出身名家,是先帝為陛下娶的媳婦。先帝臨終時曾拉著臣的手說:『我的好兒佳婦托付給你』,言猶在耳。皇后未聞有過,豈可輕廢!臣不敢屈從陛下而負先帝遺命。」高宗見他打著先帝的旗號,很不高興,揮手讓他們退下。
第二天,高宗再次召集他們四人商議,李勣仍然稱疾不至。褚遂良再次勸阻,他說:「陛下如果一定立皇后,那麼當選望族之女。武氏服侍先帝,世人皆知,陛下豈能掩天下人耳目?臣忤逆陛下,罪該萬死,但只要不負先帝,死也甘心。」說到動情時,把笏往殿階一放,接著解下頭巾,叩頭流血。高宗見褚遂良態度如此頑固,勃然大怒,喝令來人把他拉出去。
兩次商議廢立皇后,李勣都沒參加,這使高宗心裡頗感蹊蹺,也使他急於想知道李勣的態度。於是高宗單獨召見李勣,逕直問道:「朕想立武昭儀為皇后,褚遂良固執不從。他是顧命大臣,事情該怎麼辦?」李勣早就對長孫無忌等人飛揚跋扈、把持朝政不滿。他不願出面,主要是朝中形勢還沒有明朗化,貿然表態,就沒有退路可走。現在高宗詢問,該是表態時候了,但也不能說得太露骨。於是他微微一笑,輕鬆地說:「此乃陛下家事,何必問外人。」這句話很圓滑,看起來好像沒有表態,實際上暗示不要理會那一夥老人,皇上盡可按自己心思辦。高宗終於在重臣中得到支持自己的關鍵一票,精神為之一振,再也不顧反對派大臣一再勸諫,把自己願望付之實施。
永徽六年九月三日,高宗下詔將褚遂良貶為潭州都督,給所有反對派一個棒喝。十月十三日,下詔廢黜王皇后、肖淑妃為庶人。十月十九日,下詔立武昭儀為皇后。十一月初一,在長安太極殿舉行隆重冊封皇后儀式。李勣被任命為冊封禮使,他將皇后璽綬恭敬地捧獻給武皇后,而新皇后微笑頷首,對他報以深深感激之情。這份恩寵羨煞朝中新貴。
公元669年,李勣壽終正寢,享年七十六歲。高宗為他罷朝七日,將他下葬昭陵。下葬那天,高宗登上高樓,遙望靈車涕泣,並派皇太子護送靈柩,可謂極盡哀榮。李勣歷事高祖、太宗、高宗三代皇帝,安享尊榮,始終籠罩在風光無限的光環中。然而,誰能想到,在李勣死後十五年,他的孫子李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自殺,禍及親屬族人尚且不說,連死去多年的李勣也被開棺焚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