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朱元璋哪些「從不坑爹」的「乾兒子」 | 陽光歷史

 

A-A+

盤點朱元璋哪些「從不坑爹」的「乾兒子」

2016年05月26日 風雲人物 暫無評論 閱讀 217 次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烽煙四起,饑荒不斷,百姓顛沛四方,流離失所。最終當過乞丐、做過和尚的朱元璋削平群雄,一統天下,開創了大明王朝。而在這個過程中,朱元璋將一些掙扎在死亡邊緣的孤兒收為養子,交由夫人馬氏教導,此後這些人成為朱元璋「嫡系中的嫡系」,在征戰天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文獻記載,朱元璋初起之時,「多蓄義子」,並賜姓朱氏。這群孩子長大後,又將他們紛紛安排在鎮守地方的諸將身邊。寓意很明顯,一方面讓他們跟隨諸將鍛煉成長;另一方面監視諸將的一舉一動。大明建立後,朱元璋又下令恢復他們本來的姓名。那麼這些人都有誰呢?

  1.李文忠(保兒)

  有很多讀者朋友可能會感到詫異,李文忠不是朱元璋的外甥嗎?沒錯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姐姐曹國長公主的兒子,也就是他的外甥。但是李文忠確實做過朱元璋的義子。

  據文獻記載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兒,生於1339年,盱眙人。母親死後,跟隨父親李貞奔波於亂軍之中,兩年間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後來聽說朱元璋駐軍滁陽,便來投奔。朱元璋的親人大多死於饑荒瘟疫之中,見到李貞、李文忠父親非常高興。

  時年12歲的李文忠牽著舅舅朱元璋衣服玩耍。這時候朱元璋還沒有子嗣,對這個外甥非常喜愛,說道「太祖曰:「外甥見到舅舅如見母親一樣」,於是將他更改姓名為朱文忠,「令高後(馬氏)育之為子」。

  李文忠的成長非常迅速,經過幾年的習武修文,19歲時第一次出征,就勇冠三軍,立下赫赫戰功。李文忠又先後參加了對浙西一帶的軍事行動,被封為浙東行省左丞,總領嚴、衢、信、處、諸等地的兵權,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大將。

  新城之戰,面對張士誠部將李伯升手下二十萬大軍圍攻,李文忠毫不畏懼,分兵佈陣與之決戰。激戰中,李文忠親率數十名精騎從高處衝擊敵陣,被人包圍。混戰之時,李文忠揮動手中的槊,「格殺甚眾,縱騎馳突,所向皆披靡」。最終三軍並進,李伯升大軍紛紛潰敗,而李文忠率軍追擊數十里,「斬首數萬級,溪水盡赤,獲將校六百,甲士三千」。

  此後李文忠又率軍攻破張士誠的桐廬、新城、富陽、餘杭、杭州等地以及福建的建、延、汀三州。一路上李文忠軍紀嚴明,並一路收養行軍途中的棄兒。也就在這個時候,朱元璋下令李文忠恢復李姓。

  此後李文忠參與了北伐,攻破北元的都城應昌,戰功顯赫。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文忠被封為「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國公,同知軍國事,食祿三千石」。

  天下平定後,曾經英勇敢戰的猛將李文忠「恂恂若儒者」,經常勸諫朱元璋少誅戮,因此得罪的這位已成為皇帝的舅舅。1384年李文忠病重,朱元璋親自探視,並排人護送醫藥,不久後病死,時年46歲。朱元璋則將「諸醫並妻子皆斬」,追封李文忠為追封岐陽王。

  2.沐英(周捨)

  定遠人,1344年出生。沐英自幼父親早亡,追隨母親躲避戰亂,不料母親又病故。朱元璋與馬氏見他十分可憐,於是收為養子,賜姓朱,小名周捨。18歲時沐英被封為帳前都尉,守衛鎮江,從此開始了軍事生涯。

  洪武九年(1376年)沐英以征西副將軍的職務,與衛國公鄧愈討伐吐番,立下戰功,被封為西平侯。此後被任命征南右副將軍,同永昌侯藍玉從將軍傅友德取雲南。雲南平定後,沐英奉命留守雲南。

  當地土司酋長不服明朝的統治,掀起叛亂,「思倫發復寇定邊,眾號三十萬」。沐英率領精兵三萬,「置火炮勁弩為三行」。思倫發用披甲,攜帶這鋒利標槍的的大象作為前鋒,沐英下令炮弩並發,結果「像皆反走」,明軍乘勢反擊,斬馘四萬餘人,生獲三十七象,大獲全勝,沐英也因此威震東南。

  1392年遠在雲南的沐英得知皇太子朱標病逝的消息,悲痛萬分。此前養母馬皇后病逝時,沐英曾「哭至嘔血」,這次舊病復發,死於雲南,時年48歲。朱元璋下令歸葬南京(近年來沐英墓遭到開發商的蠶食毀壞),追封黔寧王。沐英的後代則世代鎮守雲南,直到南明滅亡。

  3.何文輝(道捨)

  滁州人,1341年出生。朱元璋攻下滁州後,收養了年僅14歲的何文輝,小名道捨。長大後何文輝與其他兄弟一樣鎮守地方。此後何文輝任征南副將軍,與平章胡美由江西取福建。何文輝名為副將,實際上更像是個監軍。

  攻打建寧時元軍不能抵擋,半夜派遣人至何文輝帳中求降。這讓主帥胡美很不爽,進城後竟然想要屠城,遭到了何文輝的制止。在何文輝的監督下一路上大軍軍紀嚴明、秋毫無犯。其他州縣聽說後,紛紛歸降。

  明軍北伐大都時,朱元璋親自坐鎮汴梁,並命令「義子」何文輝率軍扈從。此後何文輝先後鎮守成都、北平等地。最終何文輝1376年病死,時年36歲。朱元璋撫恤甚厚,下令將其葬滁州東沙河上。


  4.徐司馬(馬兒)

  字從政,揚州人。元末兵亂時徐司馬年僅九歲,無依無靠,朱元璋收留了他,賜姓朱,小名馬兒。徐司馬不同於其他兄弟,他一直隨侍在朱元璋的身旁。長大之後,才隨著常遇春、李文忠等人征戰四方。

  洪武九年徐司馬被任命為河南都指揮使,鎮守河南,與宋國公馮勝一起練兵。這時候星像有變,顯示在河南一帶。朱元璋囑咐兩人「王抵汴時,若宋國公(馮勝)出迓,則都指揮(徐司馬)居守;都指揮出迓,則宋國公亦然。」聖旨上稱呼官職不稱呼姓名,可見朱元璋對他十分倚重。

  1393年徐司馬病死於成都。他的兩個兒子後來牽扯進藍玉一案,因而獲罪。

  5.平安(保兒)

  滁州人。平安的父親平定早年間追隨朱元璋起兵,朱元璋收平安為養子,小名保兒。之後平安襲父職,升任密雲指揮使,追隨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多次出兵塞外。

  朱棣靖難起兵後,平安作為朝廷大軍的先鋒,連朱棣也對他十分忌憚,曾說「平安,豎子耳。往歲從出塞,識我用兵,今當先破之!」。結果幾次交戰,朱棣都被平安大敗,連手下的猛將王真也被平安斬殺。但由於主帥昏庸無能,最終平安被俘,諸將紛紛要求將其斬殺,但朱棣十分愛惜他的勇猛,將其留下。

  朱棣稱帝后,曾加封平安為北平都指揮使、後府都督僉事等職。1409年朱棣在奏章中發現平安的名字,言道「平保兒尚在耶?」。為保全家屬,平安選擇了自殺,朱棣還算厚道,「命以指揮使祿給其子」。

  6.其他

  朱元璋起兵前期大概收留了二十多位養子,上面五位是朱元璋養子中比較出名的,許多養子在統一戰爭中紛紛陣亡,沒有留下更多的資料,更多的甚至沒有留下姓名例,如下面這幾位。

  朱文剛(小名柴捨)曾奉命鎮守處州,後來處州發生叛亂,因不屈被殺;朱文遜在太平與陳友諒大軍激戰中戰死;此後還有金剛奴、童真(大名已經不詳)等人。

  時下「乾爹」這個詞已經被賦予了新的內涵,但同樣是做「乾爹」,朱元璋顯然是成功的太多,而他的這些養子們也沒有「坑爹」。話不多說,想必諸位看官心中自有一段評述!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