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夏定川寨之戰:只因士兵嘩變導致的悲劇性失敗
宋夏之間共有三場大的戰役,即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和定川寨之戰。其中定川寨之戰後,雙方開始握手言和,此後進入了一段「和平時期」。夏言和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與遼國的關係惡化,定川寨之戰後不久,夏遼大戰一場,此後夏遼關係惡化。本來形勢對宋很有利,但是宋朝卻不敢抓住這個極好的戰略機會復仇,反而積極找機會和夏議和,西夏自然借坡下驢,敲了一筆後就對付遼軍去了。為什麼宋朝態度如此懦弱?其間自然苦水很多。三戰之後,宋軍敗的已經不再表面而在心裡了,為什麼宋朝此後朝臣連發「改革」之議,原因也就在此。說白了,尤其是定川寨之戰,宋軍被打痛了,痛在自己知道不能再打,不敢再打了。為什麼呢?閒話不多說,言歸正傳。
定川寨戰役是宋夏戰爭中記載最為詭異的一場戰爭。根據原先記載,在戰爭中,宋軍被圍困在了定川寨,大將葛懷敏率軍突圍失敗,近萬宋軍活生生地「陷」於敵手,只有大將葛懷敏在內的十四名主將陣亡。這場戰爭的關鍵點有兩處:第一,近萬宋軍與夏兵並沒有發生激烈的戰鬥,那麼陷入敵手如何解釋?在第一次戰爭中,宋軍陣型大亂,但是不至於潰散,從後面的發展來看,宋軍很快穩住了陣腳。那麼,為什麼在後來的突圍中全軍覆沒呢?第二,葛懷敏是否是戰爭失敗的主要因素。作者認為葛懷敏是多年帶兵的人,出身行伍,文人說他不堪將才的說法顯然是以偏概全。
首先,作者認為這是一場遭遇戰。作者親身實地考察了定川寨遺址,寨子很小,很難容下萬把駐紮,所以,推測宋軍並不是到當地集結的。而一些記載來看,宋軍原本也是兵發四路,途中突然集體轉向定川寨,然後被圍困在此。此時,顯然是出現了突發情況,即定川寨出現夏兵,然後宋軍在救援時中計被圍。被圍困的宋軍與夏軍發生了一次交鋒,這時,突然刮起了一陣詭異的東北向「黑風」,宋陣逆風,夏軍趁機進攻,宋陣一時陣腳大亂,連主將葛懷敏都被擠下了馬,踩踏昏厥過去。關於「黑風」,作者李尋親身體驗過,戰場東北向是個山口,風的確很大,一旦風勢突起,容易加強後就地起沙,形成局部沙塵暴,當時時間是閏九月,大概已經是草枯木黃的秋末了,也確是頻繁起風的節氣。然後,宋軍陣亂,並沒有潰敗,在諸將惡努力下,騎兵從兩側包抄,很快穩住陣腳,葛懷敏此時被救至甕城,很快甦醒。此時,宋夏兩軍處於對峙狀態。對於戰前形勢,作者李尋推斷:一、葛懷敏的情報是清楚的,因為他一個上午行軍中兩次改變的行軍命令;二、與葛懷敏部遭遇的只是元昊派出襲擾圍困宋軍寨堡的「護路部隊」,元昊沒有親臨定川寨戰場,他率領他的主力兵團的本來目標是直抵長安,不可能參與對任何一個寨堡的圍攻。所以,與葛懷敏對陣的西夏軍隊,充其量超不過兩萬,可能只有一萬多,並不具有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否則,還算重視戰場情報又崇尚運動戰術的葛懷敏不會主動在定川寨列陣的,他也可以及時退回鎮戒軍或第背城,按照這種兵力對比,如果部隊聽從指揮,是不會造成慘敗的。
其次,作者李尋認為指出這場戰爭失敗的真實原因在於宋軍士兵的不戰而降,而葛懷敏等人只好獨自突圍最終壯烈犧牲,這正是這幾場戰爭中宋朝最無法接受的失敗,也是作者頗具突破精神的思考之處。在圍困的同時,夏軍截斷宋軍水源,宋軍試圖爭奪水源失敗。此時,宋軍陷於「死敵「,作者李尋描述說:當夜二更時分,葛懷敏在寨外大營之中召開軍事會議,討論下一步方案,葛懷敏的意見是全軍結陣而行,放棄定川寨,經安西堡(今地名待考)撤入鎮戎軍。這主要是因為定川寨是個小寨,太狹小,容不下這麼多軍隊,而且水源也被敵軍斷了,大軍在這裡無法長久堅持。會上沒有太多的不同意見,只有趙珣建議退往更南的籠竿城(今寧夏隆德),他是怕敵人在鎮戎軍方向有埋伏,但立刻被大家否定了,因為那條路太遠,趙珣不高興,爭執得很激烈,但被大家勸住了。葛懷敏發佈命令:明日黎明大軍結陣,聽見鼓聲後南行突圍。黎明時分,葛懷敏發現大軍安堵未動,根本沒做撤退的準備。他騎上馬要自己南下,被士兵拉住韁繩勸住,他命令騎兵先前進突圍,騎兵隊長借口進城去取草料,沒影了。葛懷敏氣得命令馬上行動,這時有親兵還拉著馬的韁繩不讓前進,葛懷敏揮劍要砍士兵,這群士兵哄散開了,葛懷敏策馬沿著寨壕內緣向東南方向衝去,跟隨他的只有十幾名軍官,在東南角的寨壕前,他們遇到了西夏兵的阻擊,葛懷敏、曹英、劉賀等十四名將領全部陣亡。而他們所帶領駐紮在寨牆外的那九千四百多士兵、六百匹戰馬竟然被西夏軍隊俘虜了,而寨牆內的1000多人宋兵,包括葛懷敏的兒子在內,居然躲過了這一劫,西夏兵沒有繼續向寨子進攻,而是撤兵走了。
如此詭異的結局,按常理是不能解釋的。在定川寨戰役相關敘述裡,作者找到了一些士兵嘩變的蛛絲馬跡。葛懷敏指揮的不是自己的部隊,很多還是招募當地黨項部落的「蕃兵」,在第一次交戰失敗後,為了阻止士兵潰散,葛懷敏斬殺潰逃士兵,引起士兵不滿。在夜晚討論突圍路線時,宋軍內部就已經就葛懷敏的命令出現爭執。在第二天葛懷敏等按計畫出發時,大軍「安堵未動」的情況說明士兵已經出現了對立情緒,窮途末路的葛懷敏只好帶著諸將領死戰報國。李尋認為,這是一場宋朝最不願意多說的戰爭,原因在於「蕃兵」政策讓宋軍「有苦難言」。宋朝對夏作戰的軍隊裡,有「東兵」和「蕃兵」,「東兵」即禁軍是宋軍裡戰鬥最強的,然而糧餉消耗太太大,為了減緩糧餉負擔,范仲淹等邊將建議大量招用「蕃兵」,「蕃兵」待遇低,省錢。然而,「蕃兵」大多是黨項人,與西夏同文同種,當兵就是求個生計,其「偽軍」性質曾也讓宋軍吃過苦頭,即戰鬥力很弱,但還能湊合著。然而,定川寨一戰,徹底打碎宋朝的幻想。從宋朝的對夏政策上看,定川寨之戰在某種程度上可謂是一個蝴蝶效應,引發了宋軍此後在制度和戰鬥力等問題上一系列問題的集中暴發的反思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