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故事全集:第二十二計關門捉賊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小敵困之。剝,不利有攸往。
【註釋】
小敵困之:對弱小或者數量較少的敵人,要設法去困圍(或者說殲滅)他。剝,不利有攸往:語出《易經.剝》卦。剝,卦名。本卦異卦相疊(坤下艮上),上卦為艮為山,下卦為坤為地。意即廣闊無邊的大地在吞沒山,故外名日「剝」。「剝」,落的意思。卦辭:「剝,不利有彼往」意為:剝卦說,有所往則不利。此計引此卦辭,是說對小股敵人要即時圍困消滅,而不利於去急追或者遠襲。
【按語】
捉賊而必關門,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復追,恐其誘也。賊署,奇兵也,遊兵也,所以勞我者也。吳子曰:「今使一死賊,伏於礦野,千人追之,莫不梟視狼顧。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人投命,足懼千夫。」追賊者,賊有脫逃之機,勢必死鬥;若斷其去路,則成擒矣。故小敵必困之,不能,則放之可也。
【解析】
關門捉賊,不僅僅是恐怕敵人逃走,而且怕它逃走之後被他人所利用。如果門關不緊,讓敵人脫逃,千萬不可輕易追趕,防止中了敵人的誘兵之計。這個賊,指的是那些出沒無常、偷襲我軍的遊擊隊伍。他們的企圖,是使我軍疲勞,以便實現他們的目的。兵書《吳子》中特別強調不可輕易追逐逃敵。他打了一個比方,一個亡命之徒隱藏在曠野裡,你派一千個人去捉他,也會十分困難,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怕對方突然襲擊而損害自己。所以說,一個人只要是玩命不怕死,就會讓一千個人害怕。根據這個道理推測,敵軍如能脫逃,勢必拚命戰鬥,如果截斷他的去路,敵軍就易於殲滅了。所以,對弱敵必須圍而殲之,如果不能圍殲,暫時放它逃走也未嘗不可,千萬不可輕易追擊。如果指揮員能統觀全局,因勢用計,因情變通,捉到的也可能不是小賊,而是敵軍的主力部隊。所謂「關門打狗」,就是這種情況。
【探源】
關門捉賊,是指對弱小的敵軍要採取四面包圍、聚而殲之的謀略。如果讓敵人得以脫逃,情況就會十分複雜。窮追不捨,一伯它拚命反撲,二怕中敵誘兵之計。這裡所說的「賊」,是指那些善於偷襲的小部隊,它的特點是行動詭秘,出沒不定,行蹤難測。它的數量不多,破壞性很大,常會乘我方不備,侵擾我軍。所以,對這種「賊」,不可放其逃跑,而要斷他的後路,聚而殲之。當然,此計運用得好,決不只限於「小賊」,甚至可以圍殲敵主力部隊。
戰國後期,秦國攻打趙國。秦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北)受阻。長平守將是趙國名將廉頗,他見秦軍勢力強大,不能硬拚,便命令部隊堅壁固守,不與秦軍交戰。兩軍相持四個多月,秦軍仍拿不下飯長平。秦王採納了范睢的建議,用離間法讓趙王懷疑廉頗,趙王中計,調回廉頗,派趙括為將到長平與秦軍作戰。趙括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堅守不戰的策略,主張與秦軍對面決戰。秦將白起故意讓趙括嘗到一點甜頭,使趙括的軍隊取得了幾次小勝。趙括果然得意忘形,派人到秦營下戰書。這下正中白起的下懷。他分兵幾路,指揮形成對趙括軍的包圍圈。第二天,趙括親率四十萬大軍,來與秦兵決戰。秦軍與趙軍幾次交戰,都打輸了。趙括志得意滿,哪裡知道敵人用的是誘敵之計。他率領大軍追趕被打敗了的秦軍,一直追到秦壁。秦軍堅守不出,趙括一連數日也攻克不了,只得退兵。這時突然得到消息:自己的後營已被秦軍攻佔,糧道也被秦軍截斷。秦軍已把趙軍全部包圍起未。一連四十六天,趙軍絕糧,士兵殺人相食,趙括只得拚命突圍。白起已嚴密部署,多次擊退企圖突圍的趙軍,最後,趙括中箭身亡,趙軍大亂。可惜四十萬大軍都被秦軍殺戮。這個趙括,就是會「紙上談兵」,在真正的戰場上,一下子就中了敵軍「關門捉賊」之計,損失四十萬大軍,使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故事】
公元880年,黃巢率領起義軍攻克唐朝都城長安。唐僖宗倉皇逃到四川成都,糾集殘部,並請沙陀李克用出兵攻打黃巢的起義軍。第二年,唐軍部署已完成,出兵企圖收復長安。鳳翔一戰,義軍將領尚讓中敵埋伏之計,被唐軍擊敗。這時,唐軍聲勢浩大,乘勝進兵,直逼長安。黃巢見形勢危急,召眾將商議對策。眾將分析了敵眾我寡的形勢,認為不宜硬拚。黃巢當即決定:部隊全部退出長安,往東開拔。唐朝大軍抵達長安,不見黃巢迎戰,好生奇怪。先鋒程宗楚下令攻城,氣勢洶洶殺進長安城內,才發現黃巢的部隊已全部撤走。唐軍毫不費力地佔領了長安,眾將欣喜若狂,縱容士兵搶劫百姓財物。士兵們見起義軍敗退,紀律鬆弛,成天三五成群騷擾百姓。長安城內一片混亂。唐軍將領也被勝利沖昏了頭腦,成天飲酒作樂,歡慶勝利。
黃巢派人打聽城中情況,說:敵人已入甕中。當天半夜時分,急令部隊迅速回師長安。唐軍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呼呼大睡。突然,神兵天降,起義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進長安城內,只殺得毫無戒備的唐軍屍橫遍地。程宗楚從夢中醒來,只見起義軍已衝殺進城,唐軍大亂,無法指揮,最後他在亂軍中被殺。黃巢用「關門捉賊」之計,重新佔據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