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英烈李貞乾:微山湖旁賣田舉兵抗日的義士 | 陽光歷史

 

A-A+

抗戰英烈李貞乾:微山湖旁賣田舉兵抗日的義士

2017年11月11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53 次

李貞乾,原名秉剛,1903年生於江蘇省豐縣李新莊。自幼為人篤厚誠實,性情豪爽。童年時,因兵禍匪患頻繁,只好隨親友顛沛流離,直到17歲才高小畢業。18歲考入徐州師範學校,在校期間,勤奮好學,成績優異,考試名列前茅,同時萌發了進步思想。他對腐敗的社會現實極為不滿,奮筆寫下了一些抨擊時政的文章和文藝作品,如短篇小說《謀生》,借描述一個窮苦學生的悲慘遭遇,深刻揭露了社會的黑暗。1927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徐州師範學校。

1928年,李貞乾受聘到豐縣師範學校任校長。他敢於主持正義,立志造福人民,成為當地文教界有名望的人士。當時國民黨豐縣建設局長馮守信,因鋪建縣城石板路費用不足,竟然提出取消師範學生膳食津貼,用以修路。這激起了師範學生的公憤,當即推出代表去找馮辯理。馮不在,學生代表們砸碎了建設局的門窗玻璃。事後,國民黨縣政府勒令豐縣師範學校查處帶頭鬧事的學生。李貞乾深感縣政府悖情逆理,仗勢欺人,遂藉故拖延不辦。他保護學生的正義舉動,得到全校師生的好評。後來,該校愛國師生在城隍廟戲台演出進步話劇《「五三」慘案》,又引起了國民黨縣黨部的不滿,竟出動警察入校搜查,並責令校方開除進步學生。李貞乾目睹國民黨當局腐敗無能,內心深為厭惡,故繼續對愛國師生予以掩護,使用拖延戰術,不開除愛國學生。因他當時身為國民黨縣黨部執行委員,縣黨部一時對他無可奈何,後來才藉故將其調往豐縣中學。

1935年春,李貞乾結識了被捕出獄的原中共徐海蚌特委秘書孫書平。他倆政見一致,志向相同,遂結為密友。有一次談起了時局和前途問題,孫叔平勸他退出縣黨部,專門從事教育工作。李貞乾接受了建議,毅然辭去了國民黨縣黨部執委,專任豐縣中學校長。從此,他和孫叔平往來更加密切。在孫的影響下,他閱讀了大量進步書籍,走上探索真理的道路。後來,他乾脆聘請孫叔平、劉尹栽等進步人士到本校任教。將國民黨設置的「黨義」、「修身」等課程改為講通俗哲學、社會科學以及魯迅作品等;還發動學生組織了讀書會,並從上海購買了進步書籍,以供研讀。

1935年12月,北平爆發了一二九學生運動, 李貞乾深受鼓舞,心情振奮。翌年8月,國民黨將領傅作義率部在綏遠抵抗日偽軍的侵犯並打敗了日偽的聯合進攻,收復了百靈廟。全國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援綏運動。李貞乾和孫叔平秘密領導了豐縣中學的援綏抗日活動,組織學生到街頭巷尾和鄉村集鎮宣傳抗日,並募集捐款寄給綏遠抗日前線的將士。因之,學生們對李貞乾校長備加尊敬、信賴。

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舉國震驚,反響強烈。豐縣國民黨當局聲討張學良、楊虎誠將軍是「叛逆」,而李貞乾卻和全國人民站在一起,理直氣壯地駁斥縣黨部。他說:「蔣介石置民族危亡於不顧,光打內戰不抗日,把東北軍和西北軍驅向內戰的前線,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公憤。張、楊兩將軍代表民族的利益,扣蔣是應該的,是正義的!」這番議論,引起了豐縣國民黨頭面人物的極大不滿,惡毒攻擊李貞乾「赤化」。

七七事變爆發後,李貞乾經常對學生發表演說: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中華民族已處於危亡之際,青年學生要動員起來、武裝起來,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他的話激發了學生們的抗日救國熱情。在他的倡導下,以豐縣中學為主組成了青年抗日救國服務團,演節目,搞宣傳,使抗日救亡的烈火燃遍了城鄉。當時學生們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和《電線桿子》等話劇,使廣大群眾受到了救亡教育,感動得流出眼淚。學生們的抗日宣傳活動,引起了國民黨豐縣當局的恐慌,他們揚言要逮捕「後台」孫叔平。要抓進步學生王效斌、梁步庭、王曉旭等等。為此,李貞乾義憤填膺,親自到國民黨縣黨部,義正詞嚴地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現在國難當頭,大家都應該抗日,何必抓這個逮那個的!」一番辯論駁得縣黨部官員們理屈詞窮,使豐縣中學的進步師生免遭誣陷。

不久,在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王文彬等組織成立了豐縣抗日動員委員會,李貞乾在王文彬的熱情幫助下,思想覺悟大大提高,在抗日動委會做了很多工作。國民黨縣黨部鑒於動委會深受群眾擁護,便向徐州國民黨第五戰區總動委會告李貞乾的狀,幸好遇上總動委會負責人郭影秋等受理此案,作出了「豐縣動委會複查」的批字,使此案不了了之。此時,李貞乾終於看清了國民黨假抗日、真反共的醜惡面目,遂宣佈正式退出國民黨。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得到全國人民的擁護,黨的抗戰主張成為千百萬群眾的行動綱領。李貞乾堅信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抗戰必定勝利。他曾多次教育幾個弟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誓死不當亡國奴!」1938年春,經王文彬介紹,報黨中央批准,李貞乾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年5月,在黨的領導下,他的家鄉——李新莊成立了豐縣抗日遊擊隊第六中隊,李貞乾任隊長。1938年6月中旬,在蘇魯特委領導下,在豐縣東南的華山鎮組建了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李貞乾任總隊長,王文彬任政委。當時二總隊經常活動在李新莊一帶。李貞乾全家26口人,從年近花甲的老人到幾歲的兒童,都參加了抗日工作,全力以赴支持抗戰。他把家裡的土地、糧食、槍支、馬匹和布疋等都獻給了部隊。當時,各區情報站送情報,各地報名參軍或有事找部隊,都要先到李新莊聯繫。李新莊一帶成了湖西抗日根據地的中心。

1938年夏末,日軍從碭山向單縣侵犯。李貞乾決定在單縣南部門廟、趙莊一帶公路兩側截擊日軍。李貞乾親臨前線,指揮作戰。部隊埋伏在公路兩側的高梁地裡,出其不意地向正在行進的日軍猛烈射擊,然後迅速轉移。日軍被打得懵頭轉向,找不到目標,又摸不清底細,只好把同伴的屍體拖走。李貞乾率領部隊神出鬼沒,運用這種遊擊戰術,和日軍周旋了兩天,日軍傷亡數十人,自己僅輕傷一人。二總隊首戰告捷,全體指戰員受到鼓舞。

1938年9月,李貞乾指揮二總隊會同豐(縣)、沛(縣)、肖(縣)、碭(山)、單(縣)等抗日武裝力量,集中到豐北圍擊漢奸王獻臣部,打擊了漢奸的氣焰。11月,王獻臣勾結日軍進行報復,襲擊二總隊的後方——李新莊、閔陳莊、溫廟等3個村。區中隊戰士和民兵們同日偽軍進行一天多激烈戰鬥,斃傷日軍20多人、偽軍30多人。終因敵眾我寡,彈盡無援,戰事失利,李貞乾的二弟李坤若和四弟李秉公壯烈犧牲。李貞乾的母親和妻子等21口被敵人俘去,所有財物均被搶劫,房舍被燒成一片瓦礫。李貞乾為抗日家破人亡,深感悲痛,但其抗戰決心卻堅定不移。他向身邊的幾個兄弟表示:一定要化悲痛為力量,堅決抗戰到底,為犧牲者報仇!敵人將其全家押到豐北常店據點,威逼其母親和妻子給他寫信勸降,遭到拒絕。敵人非常惱火,多次揚言要燒死他們全家老小,以此威脅李貞乾。李貞乾卻斬釘截鐵地回答:「寧肯犧牲全家人的生命,也決不向敵人屈膝投降!」

為打擊漢奸王獻臣的囂張氣焰,同年冬天,二總隊組成了以葉道友為首的突擊大隊,李貞乾的三弟李秉真率一個突擊小隊,奇襲了王獻臣的一個步兵連和一個騎兵連,並俘敵營長、連長各一名。12月27日,八路軍一一五師六八五團由晉東南進抵魯西南,首戰崔莊、韓莊,殲滅偽軍王獻臣部800餘人,大滅了日偽漢奸的威風,大長了抗日軍民的志氣。

1939年1月,二總隊與六八五團合編為蘇魯豫支隊。這一年春天青黃不接之際,群眾生活相當困難。有一次,部隊籌到的給養只有黑豆和發霉的乾糧,後勤人員要村幹部拿回去另換些好的,李貞乾立即加以制止,他說:「群眾現在很困難,他們給什麼,咱們就吃什麼,只要填飽肚子,就能打日本!」他說到做到,親自帶頭吃,大家很受感動。

由於長期與日軍浴血奮戰,李貞乾操勞過度,再加上營養不良,身體一天天消瘦下去。有一天,警衛員請伙房做了一碗羊肉湯,讓他補補身體,當警衛員為他端來羊肉湯時,李貞乾想到的是機炮連的炮手身患瘧疾,幾天來不能好好地吃飯,仍然堅持戰鬥不下火線,於是揮揮手說:「把羊肉湯端給炮手去喝吧!」警衛員哀求道:「首長,還是你喝了吧!」他用帶有命令的口吻說:「不!快給炮手送去!」警衛員心疼地望望他憔悴的面容,難過地走了出去。

1939年6月,李貞乾奉命率軍挺進魚台縣。谷亭一戰,消滅了偽軍700餘人,並活捉了偽縣長朱啟森。7月1日,李貞乾被魚台縣11個群眾團體選舉為魚台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

同年底,日軍從魚台、豐台、沛縣、南陽鎮等據點調動了1000多人,向駐谷亭的地方抗日政府進行合擊。李貞乾不顧個人病重,親自指揮部隊打退了敵人多次進攻。但因敵眾我寡,不能據守,戰友們要掩護他及早突圍,他婉言謝絕。大家撤退時,他臨危不懼,堅持留在後面阻擊敵人,直到同志們全部撤出谷亭,他才和警衛員衝出重圍。

在抗日軍民與日軍展開浴血奮戰之時,盤踞在湖西一帶的國民黨頑固勢力,卻忙於製造反共「磨擦」事件。他們不斷挑起事端,爭搶地盤,相繼製造了銅(山)北千里井慘案、沛縣六一三事件等等,迫使許多抗日誌士撤離原來的陣地,湖西地區的抗日救亡運動一時陷於低潮。但是,郝中士、郭影秋、李貞乾等正確地貫徹執行了黨的方針、政策,領導湖西人民艱苦奮鬥,克服險阻,戰勝敵人,扭轉危局,使湖西的革命形勢較快地由低潮轉向了新的高潮。1940年,在湖西地委的領導下,各縣都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不久,又建立了湖西行政專員公署,任命李貞乾為專員。1941年3月又由各縣選舉了參議員,在單縣黃堆區召開了湖西參議大會,正式選舉李貞乾為專員。

1940—1942年李貞乾任專員期間,正是敵偽集中兵力向湖西抗日根據地進行瘋狂「掃蕩」和封鎖的嚴重時期,再加之水、旱、蟲等自然災害相繼發生,致使湖西抗日根據地的生產受到很大破壞,財政經濟和軍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困難。

李貞乾牢記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教導,始終相信「這不過是日益接近勝利的暫時困難,只要我們認真地、徹底地發動群眾,爭取並團結一切可能的抗日力量,大力鞏固解放區,就能戰勝困難,堅持抗戰,爭取最後勝利。」

在地委的領導下,湖西地區按照黨中央制定的三三制原則,迅速建立了專、縣、區、村四級抗日民主政權。建立了縣大隊、區中隊和村民兵隊等地方武裝,成立了各級農救會、青抗先、模範班、婦聯和兒童團等群眾組織。根據地不斷鞏固壯大。

1942年春,湖西專署頒布了減租減息法令。李貞乾先派工作組到單縣搞了試點,取得經驗後在湖西區普遍開展減租減息運動。運動開展起來後,他深入到各村瞭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處理,掌握好政策,領導運動健康地向前發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烈擁護。

李貞乾身為領導幹部,時時處處以身作則。他常對身邊的同志說:「我們是黨培養的、人民選舉的革命幹部,是人民的勤務員,不是人民的上司,要勤勤懇懇為人民服務。」他對專署各科局的工作抓得很緊,每逢召開縣長會議或其他全區性的會議,他總是親自起草大會報告和總結,常常通宵達旦,徹夜不眠。每逢行軍,他的大黑馬不是馱著病員,就是馱著公用物資,他自己和機關的同志們一起步行。他的舊軍衣也是縫了再縫,補了再補。

李貞乾為民族的解放事業頑強地戰鬥,忘我地工作,深受湖西人民的愛戴。在1942年五一節全區黨政軍民聯歡大會上,單縣才堂區人民群眾請書法家書寫了「廉潔奉公」、「勤政愛民」兩幅匾,用小轎抬著,吹吹打送到專員公署,獻給湖西人民的好專員李貞乾。

1942年12月20日,日軍石井師團糾集步騎炮兵及湖西各縣日偽軍共1萬餘人,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從豐縣、碭山、單縣、金鄉等縣同時出動,用「拉網合圍」戰術,對湖西抗日根據地中心地帶大舉「掃蕩」。所到之處,一律燒光、殺光、搶光。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湖西專署專員李貞乾,率領專署機關和當地抗日武裝,在單縣以東馬橋一帶,與日偽軍展開激戰。21日上午,經兩個小時的奮勇拚殺,在敵我兵力懸殊的不利態勢下,李貞乾果斷地組織大家突圍。在即將衝出敵人包圍圈時,李貞乾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9歲。

李貞乾犧牲後,湖西人民為失去一位好專員而悲痛萬分,馬橋一帶的群眾眼含熱淚,掩埋了他的遺體。後將其遺骨安葬在湖西烈士陵園,並立碑紀念。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