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中七戰七捷:粟裕指揮的以一敵四的驚人勝利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7月至8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華中野戰軍在江蘇省中部地區,對進攻之國民黨軍進行的一系列作戰。
蘇中解放區西臨運河,東抵東海之濱,南瀕長江,北靠兩淮、鹽城,與蘇北解放區相接。該地區河流密佈,阡陌縱橫,物產豐富,是我黨在抗日戰爭時期艱苦創建的老根據地。人民群眾經過長期的戰爭鍛煉,加以土地改革開始較早,動員充分,組織嚴密,黨政軍民團結一心,支援戰爭的積極性高,潛力也大。由於蘇中是華東我軍的前哨陣地和糧食基地,且直接威脅著國民黨的政治、經濟中心南京、上海,因此,抗戰勝利後,國民黨就不斷發起對蘇中解放區的進攻。
是年7月,國民黨軍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以蘇中解放區作為主要攻擊方向之一。國民黨軍在長江兩岸的南通、靖江、泰興、泰州、揚州、江陰、揚中、鎮江等地,集中了整編第49、第83、第25、第21、第65師及第69師之第99旅共15個旅約12萬人,由第一綏靖區司令官湯恩伯(7月中旬由李默庵接替)指揮,企圖首先佔領如皋、海安,鞏固長江北岸陣地,爾後沿通榆公路(南通至贛榆)和運河線北進,策應由淮北、淮南向南、向東進攻的國民黨軍夾擊淮陰地區,侵佔整個蘇腕解放區,消滅華中野戰軍或迫其北撤,進而在山東地區與解放軍決戰。國民黨軍預定在7月15日向發蘇中解放區起進攻。
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考慮到在蘇中老根據地作戰,具有人力、物力、地形諸多有利條件,即向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提出先在蘇中地區打一仗暫緩西移的建議,經多次爭取,獲得批准,遂與政治委員譚震林一起,集中華中野戰軍主力第1、第6師及第7、第10縱隊共19個團約3萬餘人,利用國民黨軍分路進犯,間隙較大,兵力分散的弱點,採取集中優勢兵力,逐次殲滅國民黨軍的戰法,在蘇中地區連續進行七次戰鬥。
華中野戰軍在蘇中戰場的基本部署是:以第10縱隊及部分地方武裝扼守淮陰的南大門邵伯,阻擊可能由揚州沿運河北犯之敵;以主力第1、第6師及第7縱隊共15個團集結在如皋、海安地區,充分利用地形熟悉,補給方便和老根據地群眾擁護的有利條件,在蘇中解放區的前部海安、如皋、黃橋、泰興地區連續殲敵。為爭取先機,打亂敵人的進攻部署,創造爾後殲敵的有利條件,第一仗決心主動進攻泰興、宣家堡,求殲整編第83師的第19旅。
7月13日,華中野戰軍主力第1、第6師第7縱隊共15個團的兵力,各以五倍於敵的兵力,分別向守備薄弱的宣家堡、泰興守敵整編第83師之第19旅發起攻擊。經激烈戰鬥,至15日拂曉,除泰興的核心據點慶雲寺守敵一個團部外,第19旅兩個團及旅屬山炮營共3000餘人被我殲滅。
國民黨軍發現華中野戰軍主力在宣泰地區,即以駐江陰的整編第65師主力及駐靖江的整編第69師之第99旅於15日北援泰興;以整編第49師主力由平潮經白蒲乘虛向如皋進攻,另以整編第83師主力由泰州沿海(安)泰(州)公路東進策應。
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考慮到進犯如皋之敵對我後方威脅較大,決定除以少數兵力繼續攻擊泰興殘敵以迷惑國民黨軍,以蘇中軍區部分地方武裝及第7縱隊1個團堅守如皋外,主力於17日東移,以四倍於敵的兵力,出敵不意地奔襲進至如皋以南之敵第49師主力。17日,整49師師部率第26旅進至如皋東南的鬼頭街、田肚裡地區;第79旅進至宋家橋、楊花橋地區。我東進部隊經60多公里的隱蔽急行軍,於18日晚將國民黨軍分別包圍。在分區武裝有力配合下,經19、20日兩日激戰,殲滅第49師師部及第26旅全部、第79旅大部萬餘人。22日,因由泰興東援的國民黨軍整編第65師等部已逼近,我軍主動撤出戰鬥。該敵遂佔領了如皋。
如南戰鬥後,華中野戰軍將主力立即北移海安東北地區休整補充;並將由淮南撤出的第5旅和華中軍區特務團調至東台地區,以增強戰力。7月30日,國民黨軍又集中6個旅的兵力,分別由如皋、姜堰(今泰縣)合擊蘇中之水陸交通樞紐海安,企圖尋華中野戰軍在海安決戰。同日,中央軍委指示華中野戰軍:「在我軍主力未獲充分補充休息、恢復疲勞以前,及敵未進至有利於我之地形條件以前,寧可喪失一些地方,不可舉行勉強的無把握的作戰。」華中野戰軍以第7縱隊一部,在海安以南、以西地區,採取運動防禦,節節阻擊國民黨軍的進攻,保障主力繼續在原地休整,在給國民黨軍一定殺傷後,於8月3日,主動撤離海安,打破了敵人的決戰計畫。
國民黨軍佔領海安後,錯誤地判斷華中野戰軍放棄海安重鎮是傷亡過大,認為蘇中「共軍大勢已去」,不能再戰。因而調整部署,以4個旅分兵西開姜堰、泰州地區;以1個旅東開李堡地區進行清剿,力圖鞏固並擴大其佔領區,爾後繼續向北進攻。華中野戰軍主力經兩周休整後,士氣旺盛。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遂決心尋機殲擊分散清剿的國民黨軍。8月10日夜,華中野戰軍乘新7旅旅部及1個團在李堡與海安守軍第105旅旅部及1個團換防之機,突然向李堡發起攻擊,以第1師將國民黨軍新編第7旅旅部及第19團全殲。下午又在李堡以東地區殲滅了剛換防下來的第105旅1個團。尚在海安的新7旅旅長由於不明情況,仍率第2l團東開李堡接防。下午,當進至洋蠻河地區時,被第7縱隊和第6師伏擊殲滅。此戰,我軍僅用20個小時便殲敵8000餘人。
李堡戰鬥後,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於8月14日向中央軍委提出繼續在蘇中作戰的建議,認為「在蘇中作戰不僅群眾、地形、運輸、糧食均較淮南方便,且有足夠民力可用,同時威脅長江亦直接拖住敵人,不僅使其無法他調,且將吸引其繼續調兵來援。」蘇中敵人除被殲者外,其餘各部「均已遭很大消耗與損失,已很動搖,在殲滅敵人有生力量上說,亦較淮南為有利。」如主力西出淮南開闢新戰場,代價大,且不一定能調動敵人。中央軍委和新四軍軍長陳毅批准了粟裕司令員的建議。中央軍委並於8月13、15日指示華中野戰軍:蘇中地區各部分散的敵軍,有利於我各個擊破,望利用蘇中各種有利條件,「再佈置幾次作戰,即如交通總隊凡能殲滅者一概殲滅之。你們如能徹底粉碎蘇中蔣軍之進攻,對全局將有極大影響。」並強調指出:切勿驕傲輕敵,每戰均須精心計畫,充分準備。
這時,國民黨軍調整部署,將第7、第11交通警察總隊共7個大隊部署於丁堰、林梓至東陳鎮之間,控制南通至海安公路。依據中央軍委的指示,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等分析:如殲滅該部國民黨軍,既可打開西進走廊,又可威脅南通,孤立如皋、海安,便於調動國民黨軍於運動中殲滅。決定華中野戰軍經短期休整後,主力乘敵側後疏於防範之際,避開正面,於8月17日從海安、如皋東側南下,發起丁(堰)林(梓)戰鬥。第1、第6師和第5旅及軍區特務團於21、22日,先後攻佔丁堰、林梓、東陳等據點,全殲敵5個交通警察大隊共5000餘人,切斷了(南)通如(皋)公路,打開了我主力西進泰州、揚州地區的通道。
此時,淮北戰場的國民黨軍已進逼淮陰。蘇中地區國民黨軍為配合淮北敵人對淮陰的進攻,於8月23日以駐揚州的整編第25師主力沿運河線向邵伯、高郵方向進攻,企圖南北夾擊淮陰。為防備我軍由丁堰、林梓北攻如皋,同時令駐黃橋的第99旅加強如皋的防禦。
華中野戰軍為打退國民黨軍對邵伯的進攻,保障蘇中側翼和淮陰的安全,令第10縱隊及第2軍分區武裝部隊堅守邵伯;以第7縱隊箝制海安守軍;以主力第1、第6師和第5旅及軍區特務團,由丁堰、林梓地區西進,準備攻擊泰州,以逼迫進攻邵伯的整25師回援,伺機殲擊之。24日,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得悉由黃橋東援之敵第99旅和由如皋西出接應之敵第187旅附第79旅1個團即將出動,遂即命令西進部隊準備在如(皋)黃(橋)公路上與敵打預期遭遇戰。25日上午,黃橋之第99旅在如皋守軍西出接應下向東開進,果然與華中野戰軍主力在如黃路上分界、加力地區遭遇。華中野戰軍第6師迅速將第99旅包圍於分界地區;第1師及第5旅將第187旅和第79旅一個團包圍在加力地區。為了加速戰鬥進程,並保證全殲,華中野戰軍粟裕司令員採取了先打弱的,後打強的,「一個一個的吃」的戰法,隨後集中兵力,首先攻殲戰力較弱之第99旅。為此從包圍加力的部隊中抽出1個旅加強到分界方向,以五倍於敵的兵力,於26日首先殲滅了分界之敵第99旅。隨後向加力轉用兵力,於27日以15個團的兵力全力圍殲戰鬥力較強的第187旅和第79旅1個團,並乘勝於31日攻佔黃橋守軍第160旅5個連投降。此役,共殲敵共殲敵兩個半旅約1.7萬餘人。
與此同時,由揚州分三路向邵伯、丁溝、喬墅進攻的國民黨軍整25師,遭到第10縱隊3個團和地方武裝的頑強阻擊。國民黨軍整編第25師兩個旅連續猛攻四晝夜,傷亡2000餘人,僅佔領喬墅一地。戰至26日,由於我軍在如黃公路殲滅第99旅,嚴重威脅整編第25師的側背泰興、泰州。整編第25師被迫退回揚州、仙女廟(今江都)之線。至此,歷時一個半月的蘇中戰役勝利結束。
此戰,我華中野戰軍以19個團(8月中旬增至22個團)的兵力同優勢國民黨軍連續進行了七次戰鬥,均取得勝利,被譽為蘇中「七戰七捷」。作戰中,我華中野戰軍以傷亡1.6萬餘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6個旅、5個交警大隊共計53700人,其中俘敵31200人,斃傷22500人。中央軍委8月28日向全軍的通報中指出:蘇中戰役,我軍「每戰集中絕對優勢兵力打敵一部(例如八月二十六日集中十個團打敵兩個團,八月二十七日集中十五個團打敵三個團),故戰無不勝,士氣甚高;繳獲甚多,故裝備優良;憑借解放區作戰,故補充便利:加上指揮正確,既靈活又勇敢,故能取得偉大勝利。這一經驗是很好的經驗,希望各區仿照辦理」。
點評: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靈活用兵,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在解放軍戰史上和中國戰爭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對解放軍今後的作戰有著深遠的影響。作為全面內戰爆發後在主要戰場上進行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初戰,蘇中戰役帶有戰略試戰和戰略偵察的性質。這一戰役證明:依托解放區進行內線作戰,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從而為我軍進一步明確和完善戰爭初期的內線殲敵方針提供了經驗。這一戰役還證明,處於劣勢裝備的我軍,只要採取正確的戰役指導和正確的戰術,完全能夠殲滅全副美械裝備的敵軍。在解放區作戰之有利於我而不利於敵,這一點連國民黨軍也有深切的感受,國民黨的戰史在評述蘇中戰役時曾談到:共軍「行動自如,情報靈活,我軍則時有盲目作戰之感,常貽匪以集中兵力,襲擊我一點之機。」
此戰同時還充分顯示了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卓越的軍事才能。戰前,粟裕從戰略全局的角度出發,認真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情況,做到知己知彼,然後力排眾議,斗膽直陳,使中央同意此次作戰。在作戰過程中,沒有機械地教條主義地運用戰略指導原則,不輕易放棄一個戰略支點,但也不死守一地;戰略上採取了持久戰,堅決的執行了中央的指示;戰役戰鬥採取速決戰,迅速殲滅敵軍;戰術運用豐富巧妙,靈活多變,先後運用了遊擊戰、運動戰、奔襲戰、伏擊戰、攻堅戰、遭遇戰、殲滅戰、陣地戰、運動防禦戰等多種作戰方式;指揮各兵團協同作戰,集中炮火使用,並且在作戰中能夠始終集中優勢兵力,將敵人各個殲滅。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解放軍的作戰原則,受到毛澤東的高度評價。在總結經驗是,粟裕也指出了戰役中的不足之處:「一是協同動作上,還沒有做得很好。特別是攻擊部隊與鉗制部隊,不能很好的呼應與配合,第一線部隊與第二線部隊配合也差,各兵團還不能按照時間完成自己的任務。二是通信聯絡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做得很好。三是偵察警戒問題,主要是下面對敵情不注意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