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軍「軍都」:6萬勞工白骨築成 設有慰安所 | 陽光歷史

 

A-A+

關東軍「軍都」:6萬勞工白骨築成 設有慰安所

2017年02月28日 戰史風雲 暫無評論 閱讀 77 次

6萬名勞工的白骨構築「軍都」

1932年秋天,日本關東軍開進黑龍江省當時為一寒村的孫吳,修築北黑鐵路,開始實施以孫吳為中心的「北部正面」軍事基地建設。所謂「北部正面」,就是關東軍針對進攻蘇聯阿穆爾州而進行的邊境和縱深的軍事部署。

關東軍在孫吳縣遜別拉河兩岸集中修築關東軍第4軍第123師團指揮中心。來自遼吉黑、山東、河南、河北的6萬多名中國勞工在關東軍刺刀、皮鞭的威逼下從事非人的勞役。僅北孫吳工程結束時,勞工就死掉6000多人。無數勞工的白骨構築成關東軍龐大的「軍都」。孫吳鎮北郊北山腳下大片開闊地上,10萬間青灰色營房星羅棋布。有中將指揮官官邸、規模龐大的將校級軍官俱樂部;有陸軍醫院、通信隊、軍馬隊、野炮隊、照空隊,殘殺無辜的日本憲兵隊、狼狗隊;還有兩個軍中慰安所。

從1937年至1941年,日本關東軍在孫吳縣城修建了兩所兵工廠、兩座大型野戰貨物倉庫、3個機場。龐大的軍事設施從現在的孫吳縣興北鄉灑北村向東沿山邊草地,一直延伸到縣城東部的曾家堡北山,長達9公里。孫吳縣城西山有關東軍細菌部隊孫吳支隊,南山有軍用無線電台。如此龐雜的地上地下、立體交叉、多種用途的軍事設施,加上日本軍政界、商人、僑民的辦公、居住區,形成了一座相當大的軍事城。

關東軍以6萬名勞工白骨壘築成如此龐大的軍事基地,必然有它秘密的指揮中心。那麼,這個指揮中心建在哪裡呢?

解開「特倉」之謎

多年來,孫吳縣的文物管理、文史研究、地方武裝等部門,一直在共同尋找日本關東軍第4軍123師團的秘密指揮中心,經過多年探尋,終於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跡。

1990年秋天,一個前來孫吳的關東軍士兵旅行團帶來了一幅《123師團軍史》附圖。經分析查明,日本關東軍駐孫吳123師團司令部當年就設在北孫吳,即現在孫吳縣亞麻原料廠內,由此向北是步兵267、268連隊的防地。這裡有大範圍的工事群,後來經過探查,陸續發現了交織成網的戰壕、十分隱蔽的通道、地下發電站、糧食倉庫、水井和沿軍用公路兩側的射擊掩體、重炮堡壘、扼守山口的碉堡。這些構築好像是在護衛著一個重要的目標。

這個目標一定是123師團的指揮中心。但它在哪裡?答案仍然撲朔迷離。

1993年夏天,又一批日本關東軍老兵旅遊團來到孫吳,臨走時贈送給孫吳文史工作者一本厚厚的史料書———《松風·第123師團(孫吳)戰史》原著。書中詳盡記敘了日本關東軍從入侵孫吳到戰敗潰逃的史實。原師團通信隊有線隊長外村善藏的文章特別引起了探查小組人員的注意。現摘錄如下:

在北孫吳「腹部」陣地花見山,有個通常被叫「特倉」的永久性地下建築物。在戰前,不隨身帶特別許可證的人,即使是少尉以上的軍官也不能靠近。這「特倉」正是孫吳陣地的中心部———師團司令部。它就設在地下隧道裡。稱為「特倉」,是因為花見山的中心部位有彈藥庫、糧食庫等很多倉庫(地下建築物)。為了偽裝其中的司令部駐地,所以起名叫「特別倉庫」,簡稱「特倉」。

「特倉」內部有師團長室、參謀部、作戰室和通信室等。師團的中心機構都集中在這裡。陣地內的電台總機是師團通信有線交換機。師團通信隊和「特倉」內部電台構成聯網。

文章中還有幾幅附圖,詳細說明指揮中心的位置、山勢走向、建築結構和附屬設施方位。這些珍貴的資料,使關東軍第4軍123師團秘密指揮中心的地點清晰起來。

「特倉」撩開神秘面紗

1993年9月,孫吳縣文物管理、旅遊外事、黨史研究與地方武裝部門聯合組成的探查組,開始了最後尋找「特倉」陣地的行動。小組人員頭頂秋陽,撥開叢生的荊棘,攀援於野嶺荒丘之上,仔細地尋找。在孫吳縣城北部,被日本關東軍稱為花見山的一處地勢險要的地方,先找到了一座全水泥構築的地下建築物。這就是地下發電站。循著這個線索,他們又陸續找到了3個已被燒燬的木結構半地上工事,與地圖對照,認定為野戰醫院、炊事房和糧食倉庫。這裡,前有軍用公路,後有數條塹壕。那麼,在建築群落之中間、草深林密之處,定然會隱藏著一座龐大的工程。依據這一分析,調查組分3路向中間聚攏。最後,他們一齊發現了這個謎中之謎的日本關東軍123師團地下指揮中心———「特倉」陣地。

這是一片毀於戰火的廢墟。幾十噸重的水泥塊被爆炸拋於數十米外。前面是深深的山谷,東西兩側翼是散兵工事群。草原下面數十米處有南北兩個隧道口。狹窄的入口,只能容一個人彎腰通過。越過前面的射擊孔,往下走幾級就到了地下陣地的走廊。這是一座長70米、寬10米、高2.5米的大型建築,全部用1.5米厚的鋼筋混凝土澆築而成,在當時足以頂住重炮和重型炸彈的轟炸。1945年8月12日,123師團司令官北澤中將就是在蘇軍飛機空襲孫吳時經過秘密通道、進入地下指揮中心負隅頑抗的。8月15日,日本天皇發佈投降詔書。蘇軍攻入「特倉」,考慮到是戰時狀態,所以把「特倉」陣地夷為平地。

藏匿於草莽深處、沉寂了半個世紀的「特倉」陣地終於被發現了。

如今,踏尋「特倉」陣地,映入眼簾的是被完全炸開的70多米長的全鋼筋水泥澆鑄成一體的地下工程,像一頭碩大的怪獸被開膛破腹,肚腸裸露於光天化日之下。當年的日本關東軍123師團的指揮中心已成為那場戰爭留下的廢墟,就像是戰敗的日本關東軍,狼狽不堪。

歲月流逝,硝煙散盡,但劫後的余痛猶存。給中華民族帶來巨大災難的日本應當進行深刻反思。而曾飽受侵略之苦的中國人民,則更應增強國防意識,建設強大的國防。


標籤:



給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