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華北:八路軍能夠在敵後壯大的六個秘訣
八路軍為何能夠在敵後壯大?
當1939年初汪精衛因叛國而被開除國民黨之際,中共所領導的第十八集團軍則已在華北敵後站穩了腳跟,並正在發展壯大。對於八路軍是怎麼做到的,國內學界已有相當多的研究。此處,惟依據已公開披露的部分檔案文件,做一點經驗層面的管窺。
秘訣一:根據前線戰況發展,及時調整全軍戰略部署
全面抗戰爆發之初,八路軍本擬在恆山山脈創建根據地。但太原會戰的演進,使該計畫面臨了預想之外的困難。1937年9月17日,毛澤東致電八路軍總部,對之前的戰略部署,斷然作出了修正。毛澤東指示:
「敵之戰略計畫是以大迂迴姿勢,企圖奪取太原,威脅平漢線中央軍而最後擊破之,奪取黃河以北。……判斷恆山山脈必為敵軍奪取冀察晉三省之戰略中樞。因此,過去決定八路軍全部在恆山山脈創造遊擊根據地的計畫,在上述敵我情況下,已根本上不適用了。此時如依原計畫執行,將全部處於敵之大迂迴中,將完全陷入被動地位。……(所以)擬變更原定部署,採取如下之戰略部署……」
秘訣二: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爭」
要實現上述戰略部署的及時調整,保證八路軍自身部隊指揮的獨立性,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對此,毛澤東也早有指示。1937年9月12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明確要求八路軍必須堅持以「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爭」為作戰的基本原則:
「在晉、在冀、在京,均著重解釋我軍『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爭』這個基本原則,取得他們的徹底瞭解與同意。此原則中包含:(一)依照情況使用兵力的自由。現在蔣鼎文還在說劉(伯承)師應速上前線。彼等用意,或者不明白使用大兵團於一個狹小地域實不便於進行遊擊戰爭,如果是這樣,可見我們對此原則並未向他們有過徹底堅持的說明;或者他們含有惡意,即企圖迫使紅軍打硬仗。(二)紅軍有發動群眾、創造根據地、組織義勇軍之自由,地方政權與鄰近友軍不得干涉。如不弄清這一點,必將發生無窮糾葛,而紅軍之偉大作用決不能發揮。(三)南京只作戰略規定,紅軍有執行此戰略之一切自由。(四)堅持依傍山地與不打硬仗的原則。」
1938年,河北八路軍某小分隊集合留影,太平洋學會成員George E.Taylor拍攝
秘訣三:不受國民黨干擾,堅持「軍政黨民之一致」
國共合作抗日期間,國民黨賴以限制八路軍發展的一條重要措施,就是「不准干政」,即不允許成立地方政權。對此,八路軍進行了堅決的抵制。1939年1月23日,中央下達指示:
「(國民黨)限制八路軍重要方法之一部,為不准干政與籌款籌糧,我應公開表示,抗戰部隊與遊擊隊不能不吃飯,如能加餉,可考慮改變籌糧辦法。已建立之政權未到萬不得已時,絕不應輕易放棄。」
2月10日,中央再度指示:「敵後抗戰形勢,要求軍政黨民之一致,應由當地高級指揮官兼地方行政官。……使敵後軍政黨民不一致,使指揮間不統一,限制排擠八路軍等之政策是錯誤的,是對抗戰有害的。長期下去勢將引導失敗,因此必須加以糾正。……政府發餉甚少,八路及遊擊隊不能不就地籌糧。」
秘訣二: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爭」
要實現上述戰略部署的及時調整,保證八路軍自身部隊指揮的獨立性,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對此,毛澤東也早有指示。1937年9月12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明確要求八路軍必須堅持以「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爭」為作戰的基本原則:
「在晉、在冀、在京,均著重解釋我軍『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爭』這個基本原則,取得他們的徹底瞭解與同意。此原則中包含:(一)依照情況使用兵力的自由。現在蔣鼎文還在說劉(伯承)師應速上前線。彼等用意,或者不明白使用大兵團於一個狹小地域實不便於進行遊擊戰爭,如果是這樣,可見我們對此原則並未向他們有過徹底堅持的說明;或者他們含有惡意,即企圖迫使紅軍打硬仗。(二)紅軍有發動群眾、創造根據地、組織義勇軍之自由,地方政權與鄰近友軍不得干涉。如不弄清這一點,必將發生無窮糾葛,而紅軍之偉大作用決不能發揮。(三)南京只作戰略規定,紅軍有執行此戰略之一切自由。(四)堅持依傍山地與不打硬仗的原則。」
1938年,河北八路軍某小分隊集合留影,太平洋學會成員George E.Taylor拍攝
秘訣三:不受國民黨干擾,堅持「軍政黨民之一致」
國共合作抗日期間,國民黨賴以限制八路軍發展的一條重要措施,就是「不准干政」,即不允許成立地方政權。對此,八路軍進行了堅決的抵制。1939年1月23日,中央下達指示:
「(國民黨)限制八路軍重要方法之一部,為不准干政與籌款籌糧,我應公開表示,抗戰部隊與遊擊隊不能不吃飯,如能加餉,可考慮改變籌糧辦法。已建立之政權未到萬不得已時,絕不應輕易放棄。」
2月10日,中央再度指示:「敵後抗戰形勢,要求軍政黨民之一致,應由當地高級指揮官兼地方行政官。……使敵後軍政黨民不一致,使指揮間不統一,限制排擠八路軍等之政策是錯誤的,是對抗戰有害的。長期下去勢將引導失敗,因此必須加以糾正。……政府發餉甚少,八路及遊擊隊不能不就地籌糧。」
秘訣四:大量吸收知識分子
八路軍深入敵後廣泛建立起根據地之後,很快就面臨一個嚴重的短板,那就是幹部的不足。對此,聶榮臻曾有生動的回憶:
「根據地的創立,所屬部隊的擴充和發展,提出了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就是缺乏幹部。四面八方都說『要幹部』,沒有幹部也硬要。」
解決這一短板的藥方,是大量吸收新知識分子。1939年6月25日,八路軍總政治部發佈訓令,要求各部隊重視對知識分子的吸納:
「由於工作開展,老幹部不足,吸收革命知識分子參加軍隊工作,成為目前幹部政策上的一個重要任務。……必須教育所有的老幹部重視和清楚瞭解新的革命的知識分子,大膽吸收和耐煩帶領他們。」
隨著日軍的推進與平津、滬寧地區的淪陷,大批知識青年選擇奔赴延安和根據地,恰與根據地對幹部的需求合拍。以「抗大」為例,1938-1940年乃是其招生的最黃金時期。其中僅第五期(1939年1月至1940年1月),招生即高達4962人之多。1940年,中央軍委再度發出指示,要求各部隊:「大批收容知識分子,只須稍有革命積極性者,不問其社會出身如何,來者不拒,一概收留。」
秘訣五:重視「秘密工作」,最大限度地隱藏、保護黨的力量
關於敵後根據地的「秘密工作」,可以區分為兩種。一種是在敵占區。1939年5月15日,中央曾指示,在敵占區:
「一切技術機關,應秘密建立在群眾中,特別加強秘密交通網的建立,以保持上下聯繫,並施行秘密技術的訓練。嚴重注意保存幹部,不適於壞環境的送到上級黨部訓練和派到八路軍遊擊隊中去工作……在敵人統制較嚴重區,黨的組織要轉入非常秘密的形式。」
另一種是在「友軍」地區——抗戰初期,曾有相當數量的國民黨軍隊滯留在敵後。與敵占區一樣,「友軍」地區的「秘密工作」同樣被高度重視。1939年4月12日,中央曾有指示:「凡在友黨、友軍統治地區的黨委及黨的機關:甲、不得保存秘密文件,所有秘密文件,在閱讀後立即銷毀。過去的秘密文件(如工作報告、通知等)須立即清查銷毀。乙、不得印刷登記表去登記黨員及幹部,過去已有登記表須立即銷毀。……」
秘訣六:重視建設「精良的正規軍」,使用正確戰術
1939年10月25日,第十八集團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在一次內部幹部會議上,曾有一番長篇演講,其中從軍事角度,重點談到了「如何才能長期堅持敵後抗戰」這個問題。
1938年,八路軍某部途徑華北某村莊,George E.Taylor拍攝
彭德懷認為,首要之務,是要有質量上乘的正規軍——「要在華北長期堅持敵後抗戰,首先必須有精良的正規軍和普遍的遊擊隊」,其次,「必須有普遍的地方武裝,每個村都要有自己的幾支槍……」。此外,還「必須有三民主義的抗日政府」、「必須把一切人民動員起來,組織起來」。這些因素中,以正規軍最為重要。
此外,彭德懷還重點介紹了對付日軍的具體戰術:1、為抵禦日軍掃蕩,「一般地說,我們應當消滅敵人一個大隊(營)為主,使敵人至少要以一個聯隊(團)為單位作一路進攻,倘若少於此數,比如以連為單位,那麼敵人一個師團就可以出幾十路兵,將大大增加我們的困難。」2、鑒於日軍佔領點、線,兵力分散,「我們的大兵團運動將感到很大的困難,遊擊戰、分區戰和支隊戰的需要就要增加。為了適應這個需要,大量培養團、營、連級幹部的獨立作戰能力,是異常必要的。」3、以襲擊為主要作戰手段,「襲擊不奏效或估計無法奏效時,應當機動靈活地、適時地退出戰鬥。向某攻擊點衝鋒,亦不應超過三次。」
略言之,八路軍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已成為華北地區舉足輕重的軍事、政治力量,此中秘訣,必然不止於此。上述六點,僅是窺豹之管。